第八十章·生財有道(2 / 3)

阿愁一個沒忍住,不由就側頭笑了起來。那首長詩她也讀過,據說是某個遊學才子,在看到廣陵王府二十七郎君的豐姿秀色和過人聰慧後,有感而發所著。什麼“餐花飲露”,“謫仙玉人”,都是那詩裏用來形容李穆的話。

話說,如今隨著這孩子日益長開,那眉眼竟是越發的精致了。每回照過鏡子後,再看到李穆,阿愁總有一種克製不住的嫉妒——他一個男娃要生得那麼好做甚?!

她那裏走著神時,就聽李穆又道:“這筆到底是阿愁做出來的,我看也帶上她一份吧。也不需要她另外出資,隻拿這製筆的方子抵了。你們覺得呢?”

?!

阿愁一驚,霍地抬頭。

隻見李穆正看著她微笑著。

二十三郎也看了看阿愁,笑道:“這是應該的。”

“可是……”

阿愁想要拒絕來著,李穆已經不耐煩地衝她一揮手,示意她下去了。

阿愁:“……”

封建社會沒人-權啊!天知道,她隻是想要問一問,她這“技術股”所占的比例而已……

*·*·*

直到後來,阿愁才知道,就在李穆往她身上投資,籌備要開個脂粉鋪子的同時,其實他早在其他行當裏下了手。

說起李穆的“生財之道”,簡直可以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一開始時,雖然宜嘉夫人主動要給他一筆資助,李穆卻很有骨氣地拒了。

而他的第一桶金,其實是筆無本買賣。

當初李穆帶著阿愁去過的那家波斯商鋪,那波斯商人在聽說李穆的身份後,差點要將他買的那些東西都白送了他。不過李穆並沒有答應,倒是借著他那身份,從波斯商人那裏賒了一筆貨,派他奶娘的兩個兒子運去京城發了一筆小財。以田家兩位大郎的意思,就該直接帶著錢回來了,小郎卻要求他們繞到南方帶回來茶葉等波斯人喜歡的東西,然後用以物抵物的方式,抵了當初賒的那筆貨款。等回頭結清貨款,那田大和田二險些嚇死——這一進一出,他家小郎竟賺回當初那批波斯貨的一半來!

這筆錢到手後,李穆並沒有像大唐其他富戶們那樣將黃燦燦的銅板藏進私窖,而是將那些錢分作了三份。一份派田大南上北下買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農莊;一份命田二以大唐特產入股波斯商鋪做起進出口買賣;一份由田三出頭,和漕幫合股成立了個船行。

大唐是個農耕社會,不管是皇家還是平民,一旦有了閑錢,要麼是藏進私窖,要麼就是置辦田地。李穆買農莊之事原屬常情,倒也不引人注目,叫人側目的是,他竟下令將其中好幾處農莊上的莊稼都給拔了,改為種花種草。而雖說廣陵城裏自來就有“春風十裏路,栽花如種田”的美譽,可這原隻是一種藝術上的加工,真個兒要拔了莊稼種花……得虧李穆是上了玉牒的正經王府小郎君,自出生起就有著種種特權,若是換作別人,便是鄉鄰們不來阻止,官府也得來找麻煩了。

那新改換了主人的莊頭兒蹲在田梗上對著一田的花苗樹苗默默流淚時,阿愁卻在聽說莊子上種的都是月季、玫瑰、油茶樹等可產出香料或精油的植物後,臉色一陣古怪。等到了來年莊上收獲了第一批的玫瑰花,竟果然叫李穆製出一瓶玫瑰油後,他於阿愁心裏頓時就更加坐實了一個“盜竊商業機密”的罪名,直到她最終明白真相——當然,此乃又是後話了。

而,雖然在認識到花花草草也一樣能夠養活人的時候,那莊頭的眼淚就止住了,可作為老老實實種了一輩子田的莊稼漢,他心裏依舊止不住地一陣打鼓:“地裏都改種花了,大夥兒吃的糧該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