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眉筆
第二天, 阿愁等六人回到夫人府裏時, 卻是才知道, 那甜姐兒的“鐵口神斷”竟成了真——這一回的月考, 她們六人還真是全都過關了!
而, 許是因為第一個月她們六人全都過關了, 便叫梁冰冰以為姑姑們這是認可了她們, 學習上多少有些懈怠。於是,第二個月的月考下來,梁冰冰被無情地淘汰了。
梁冰冰的淘汰, 頓時給剩下的五人全都敲響了警鍾。之後誰都沒敢再懈怠,直至三年後,居然五人全都堅持了下來……當然, 此乃後話。
之前把六個小徒弟分成兩組, 原就是上麵幾位姑姑玩笑的話。如今隻剩下了五個,且阿愁還搬去“幫”李穆了, 白姑姑又時不時需要下鄉去莊子上視察, 於是這分組之事便不了了之了, 嶽菱兒和林巧兒也都搬去了餘小仙她們的屋子。
至於阿愁她們的課程, 因各人原就有基礎, 再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後, 從六月起,兩位姑姑便不再特意授課,而是每天給她們出一個命題, 由五個小徒弟各自施為, 然後再由兩位姑姑評點優劣。偶爾夫人來了興致,也會親自過來評點一番,卻是令阿愁等人受益良多。
這期間,阿愁等人照例依舊於每日早晨侍候兩位姑姑跟前的大侍女們梳妝,順帶著練手。可自七月起,兩位姑姑忽然就宣布,以後她們服務的對象將是全府所有三等以上的大丫鬟們。這些大姐姐們相中誰的手藝,就可以直接指著誰來服務。等到月底時,兩位姑姑會根據她們被人“點單”的數量排個序,第一的,可以從夫人那裏得到一份賞賜;而連續三個月墊底的,則將要麵臨淘汰——不用說,這促狹的主意,自是那閑極無聊的英太太提出來的。
這主意,不僅令同樣也嫌生活平淡無趣的夫人大感興趣,更是叫底下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大丫鬟們一陣興奮——誰不願意自己豔冠群芳呢?
如今府中上下,幾乎人人都知道,那餘小仙是餘娘子的高徒,嶽菱兒是嶽行首的女兒,林巧兒和甜姐兒的母親也是行會裏的老人兒了。想著“名師出高徒”,人人都願意找她們替自己梳頭,甚至一開始時,那餘小仙每天三個梳頭的名額都被人瘋搶著。
和她們這些有“名師”的相比,阿愁的“生意”就慘淡多了。她師傅莫娘子,在行會裏幾乎是名不見經傳,且她為人一向低調,一開始時,竟是除了瓏珠等李穆身邊的大丫鬟外,就隻兩個姑姑身邊知道她手藝深淺的常點著她的名。不過,就如那句“好酒不怕巷子深”,沒個幾日,看到她做出來的“作品”後,她的名頭便漸漸在府裏傳開了。
明明是同樣的一個垂鬟髻,阿愁梳成的,總跟別人梳成的略有一些差異。甚至,同樣是她梳出來的相同發式,隻換了個人,給人的感覺竟就不同了。更奇妙的是,她給同樣的人連著兩天梳同樣的發式,隻因妝容配合著服飾略有變化,竟給人的感覺又大大不同了……
外行之人不知究竟,在這一行當裏浸染了半輩子的宜嘉夫人和兩位姑姑,自然一下子就注意到,阿愁做出來的妝容,總是極講究整體的搭配效果。兩位姑姑欣慰地誇著阿愁:“你算是入門了。”
連宜嘉夫人也道:“才小半年就有這樣的進步,讓我很是期待你們學成後會變成什麼模樣。”
作為府裏地位最高之人,宜嘉夫人從來不吝嗇於往下拋散她的恩惠,哪怕隻是一些口頭上的誇讚和鼓勵。雖然她的表揚是“陽光普照”式的,依舊給了阿愁滿滿的信心。
後世有種說法,說自信是自己給的,可其實自信更是需要別人承認的。不管是阿愁還是秋陽,其實缺的一向都是別人的認可。加上她防衛心重,便是當初秦川其實也一直在認可著她,她總認為那是他的“愛屋及烏”。如今不說別的,隻阿愁每天也跟餘小仙一樣是三單全滿,這就足以用事實慢慢培養起她對自己的信心來了。
當初李穆將阿愁圈在身邊,原就是心疼她天天都要早起侍候人的。卻不想,他能把人圈在身邊,卻圈不住阿愁自己“心生向外”。自梁冰冰被淘汰後,原本一心撲在“試驗”上的阿愁不由警醒起來。可她又不願意放開她感興趣的“試驗”,於是便隻能自己辛苦著“兩手一起抓”了。便是她上午不用去執役,每天早晨依舊趕早,和餘小仙她們一同去幫那些大侍女們梳妝。後來,英太太想出那個促狹的主意後,她就更忙了——每天早起忙完前一天預約下的三個姐姐後,她便鑽進她的“工作間”裏去做那些“試驗”,下午則是跟著其他四人一同去認真習藝,晚上還得被李穆抓去練大字……每天忙得跟個陀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