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詹伯慧教授小傳(1 / 2)

詹伯慧教授,1931年生,廣東饒平新豐鎮人。1953年畢業於由王力教授創辦的中山大學語言學係。從師中國語言學大師王力教授和著名方言學家袁家驊教授。曆任武漢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30年,1983年調入廣州暨南大學任教授,1985年任暨大複辦後首任文學院院長,兼任漢語方言研究室(1994年更名為漢語方言研究中心)主任。現為暨南大學中文係教授,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兼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辦評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在暨南大學中文係建立第一個博士點——現代漢語博士點。1991年開始招收攻讀漢語方言學博士研究生。迄今詹教授已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29人,碩士研究生9人,其中包括來自港、澳、台的博士生5人,碩士生2人。1994年我國首批5名攻讀漢語方言學的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授博士學位,其中出自詹伯慧教授門下的就占了4位。如今詹教授的門生都已成為漢語方言學界的骨幹力量。

詹伯慧教授從教57年(1953-2010)來在漢語方言、漢語辭書、漢語應用和漢語規範等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教學工作,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海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望。他早年參加由北京大學袁家驊教授主持的《漢語方言概要》的編寫工作,負責編寫粵方言和閩南方言兩章,約占全書50萬字中的三分之一。此書為我國第一部全麵論述漢語方言的著作,在海內外學術界影響很大。他在辭書的編纂方麵也有卓著成就,曾擔任《漢語大字典》編委多年,主持該字典的收字審音工作。他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中方言分科的副主編,撰寫了許多方言方麵的條目。近期他正負責主編《中國語言文字大詞典》中的漢語方言卷(約300萬字),此書作為我國曆來最大型的方言及方言學大詞典,預計三五年內便可問世。20世紀80年代以來,詹教授屢屢受聘到境外一些著名的學府講學。1980年至1982年,他作為我國首位教育部推薦的語言學者受聘到日本東京大學講學兩年,為中日兩國語言學界的學術交流開了先河。當年他在日本培養的學生,如今都已成為日本漢學界的知名學者。此後詹教授先後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1990)、新加坡國立大學(1998)、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1998)、香港大學(1986、2000、2004-2010)、香港中文大學(1987、1992)、香港科技大學(2005)以及台灣中央研究院(1995)等著名學術機構擔任客座教授或開設講座。他所授的課和他所作的學術講演都給聽講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了普遍的讚譽。

詹伯慧教授已刊著作逾30多部,發表論文300多篇。先後出版過《漢語方言文集》(日本東京龍溪書舍,1982)、《語言與方言論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方言共同語語文教學》(澳門日報出版社,1995)、《漫步語壇的第三個腳印——漢語方言與語言應用論集》(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增訂本2006)、《詹伯慧(1953-2008)語文評論集》(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等五部個人論文選集。他主編的廣東省社會科學“七五”、“八五”、“九五”規劃重點研究項目成果《珠江三角洲方言調查報告》(三卷本,1987、1988、1990)、《粵北十縣市粵方言調查報告》(1994)和《粵西十縣市粵方言調查報告》(1998)等多次獲評為國家教委和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他主編的全國高校通用教材《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獲評為國家教委第三屆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進入21世紀以來,由他主編、粵港澳三地一批粵語學者共同編纂的《廣州話正音字典》(2002)以及由他主編、他的幾位博士生協力完成的《廣東粵方言概要》(2002)相繼出版,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讚賞。《廣州話正音字典》為我國第一部方言正音字典;《廣東粵方言概要》於2005年5月榮獲廣東省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政府獎),這是廣東語言學科大量著作中獲此殊榮的唯一一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