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科學與帝國的聯姻(3)(1 / 3)

雖然偶爾會有某個雄心勃勃的統治者或冒險家,展開長途的征討或探險,但通常都是順著早已成形的帝國道路或商業路線進行。以亞曆山大大帝為例,他並未建立新的帝國,而是推翻並接手了原本就已存在的波斯帝國。最接近現代歐洲帝國的例子,在古代是雅典和迦太基這兩大海上帝國,至於中世紀則是位於現今印度尼西亞泗水一帶、曾在14世紀掌控大半印度尼西亞地區的滿者伯夷(Majapahit)海上帝國。但就算是這些帝國,它們也很少會貿然前往未知的海域,如果和現代歐洲人的全球大航海相比,古代的帝國可說隻是地方事業。

許多學者認為,中國明代鄭和下西洋,不但時間早於歐洲,而且規模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在1405~1433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抵達了印度洋的彼端。規模最大的一次,艦隊有將近300艘船,成員近三萬人。{87}他們曾抵達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印度、波斯灣、紅海和東非。中國船隻曾停靠在沙特阿拉伯一帶主要的港口吉達(Jedda),也曾停泊在肯亞沿海的馬林迪(Malindi)。相較之下,哥倫布在1492年的船隊隻有三條小船,帶了120個水手,簡直就像是小蚊子碰上大飛龍。{88}

然而,這兩者有一項關鍵的區別。鄭和下西洋四處探訪,對擁護明朝的各國君主提供協助,但並未試圖攻占或殖民他國。此外,鄭和的遠征並沒有深厚的中國政治文化基礎。因此,在15世紀30年代明宣宗派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後,便突然告終。曾叱吒一時的偉大艦隊遭到解散,珍貴的技術和地理知識亡逸,從此再也沒有具備此等眼界及資源的航海探險家從中國出航。接下來數百年間,中國的君王依循著先前數百年的做法,其興趣和野心僅僅及於四方鄰國而已。

鄭和下西洋得以證明,當時歐洲並未占有科技上的優勢。真正讓歐洲人勝出的,是他們無與倫比而又貪得無厭、不斷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而在過去,雖然他們可能也有能力做到,但古羅馬從未試圖征服印度或北歐,波斯從未試圖征服馬達加斯加或西班牙,中國也從未試圖征服印度尼西亞或非洲。中國曆代以來,甚至連鄰近的日本都相安無事。原本,這一切就是如此自然。真正奇怪的,是為何現代早期的歐洲人忽然有了這股狂熱,起航前往遙遠而完全陌生、充滿異國文化的地方,不僅踏上他人的海岸,還立刻大聲宣告“此疆已歸吾王所有”。

如同來自外層空間的侵略者

約在1517年,原本待在加勒比海群島的西班牙殖民者開始聽到傳言,似乎在墨西哥內陸有個強大的帝國。不過短短四年後,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就隻剩下悶燒的廢墟,整個帝國成了過去式。墨西哥成了一個新的西班牙帝國,掌理一切的就是荷南·科爾特斯。

而且,西班牙人並沒有停下腳步來慶賀,甚至可以說連喘口氣的時間也不浪費,立刻向四方展開了同樣的“探索、征服”行動。不論是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Toltecs)或是瑪雅人,兩千多年來,這些中美洲過去的統治者幾乎不知道有南美洲的存在。然而,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後短短不到10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不但發現了南美的印加帝國,還在1532年就把它滅了。

如果當時阿茲特克和印加人對於周遭的世界多一點好奇,知道西班牙人把自己的鄰居給怎麼了,就有可能更積極而成功地抵禦西班牙的入侵。從哥倫布第一次抵達美洲(1492年)到科爾特斯登陸墨西哥(1519年),西班牙人已經征服了大多數的加勒比海群島,建立起新的殖民島鏈。對於受奴役的當地人來說,這些殖民地就像是人間地獄。殖民者既貪婪又無情,以鐵腕政策逼迫他們在礦場或農場工作,隻要他們敢有一絲反抗,就會立刻遭到殺害。不論是因為極度惡劣的工作環境,還是搭上征服者便船而來的歐洲疾病,當地原住民快速大量死亡。不到20年,整個加勒比地區的原住民幾近滅絕。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得從非洲進口奴隸來填補空缺。

這場種族滅絕的浩劫可以說就發生在阿茲特克帝國的家門口,但等到科爾特斯終於踏上帝國東海岸的時候,阿茲特克人對這一切仍然一無所知。對他們來說,西班牙人的到來,幾乎就像是有外星人來訪。阿茲特克人深信自己早就認識了全世界,而且相信絕大多數都在阿茲特克帝國的控製之下。對他們來說,帝國以外竟然還有像西班牙人這種玩意兒,簡直是無法想象。所以,等到科爾特斯和部下來到今天的韋拉克魯斯(Vera Cruz)一帶,登上了陽光明媚的海灘,這是阿茲特克人第一次碰到了完全陌生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