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期選舉已剩下不到3周的時間。金裏奇估計,在這次選舉中,共和黨將憑借反克林頓以及支持彈劾這兩點贏得22個席位。他發誓說:“隻要我還是發言人,在以後的每次講話中,我都要談到這一個主題。”
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打出的一條廣告中,許多母親大聲疾呼:“你對孩子們都講了些什麼?”在10月29日NBC/《華爾街日報》的民意調查中顯示,68%的公眾不滿意國會對總統彈劾的方式。反對之聲不隻是針對共和黨,國會中的民主黨也沒有形成一條統一戰線。有些人認為,應對總統實施有計劃、有步驟的處罰,從而使他免遭彈劾的厄運;還有人認為,應當確定幾條彈劾的原則,從而放慢事態的進程,並且使彈劾過程能夠體現出公平(共和黨所采用的方式看不到這一點)。
猶他州的詹姆斯·漢森是熱衷於彈劾的眾議員之一,他在前一周的電台節目中說:“90%以上的共和黨人讚成彈劾,他們也讚成譴責以及其他許多近乎瘋狂的懲罰方式。有些人甚至讚成暗殺,這一點我不能讚成。”
眾議院已在月初以絕大多數票通過了授權司法委員會正式實施彈劾的決議,其中有31名共和黨人投了讚成票。迪克·格普哈特預言:“我們將反敗為勝。”白宮則希望11月的中期選舉將使彈劾一事不了了之。而且很明顯,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不管總統犯了什麼罪,彈劾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11月2日,中期選舉的前一天,薩利·奎因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3700字的整版文章,闡明了華盛頓和整個美國對彈劾一事的不同看法。她寫道:“除了個別事情,整個華盛頓的當權派都為總統的所作所為感到不恥,並且希望總統能夠正式承認其行為的嚴重性……不僅是為了局部和諧,而是為了整個國家大業以及總統更好地執政……然而整個國家的民眾對此已經厭倦,但仍希望國家事業能夠正常進行下去。自然,克林頓不是第一個撒謊的美國總統,但其撒謊的內容和場合卻激怒了華盛頓的當權派……如果說華盛頓是一個部落,那麼總統則是這個部落的酋長,人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對部落成員撒謊。”她還寫道:“讓華盛頓民眾憤怒的是,他們華盛頓圈子裏一開始就訂立了規矩,但是現在看上去已經不再時興和適用。”她建議克林頓“辭職”,以免華盛頓“再度蒙羞”。
克林頓的幕僚們大吃一驚,他們又一次領教了自稱為這個城市統治階級的人們的偽善。他們給克林頓複印了這篇文章,而克林頓卻有些得意地把它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
選舉之夜,克林頓和下屬們一起在約翰·波德斯塔的辦公室一邊吃比薩餅,一邊通過電話和互聯網了解民意測驗的情況。希拉裏、副顧問雪莉爾·米爾斯和瑪吉·威廉斯則在白宮劇院一邊等候測驗結果,一邊看著根據托妮·莫裏森寫的小說《寵兒》改編的電影。
第二天,民主黨在眾議院獲得了5個席位,從而將共和黨的席位從223個降低到211個。在參議院,共和黨仍保持55個席位,領先民主黨的45個。無論是基於人們對當前總統即將卸任的判斷,還是鑒於選舉的特殊形勢,這一結果都有些令人琢磨不透。許多新聞界的專家原來都認為,共和黨將會在中期選舉中大撈參眾兩院的席位。美國曆史上,上一次的總統黨在第二任期內仍獲得席位的情況要追溯到1822年。希拉裏認為,如果民主黨能夠在反彈劾一事上更加團結和堅決,中期選舉結果會更好。
選舉前輿論認為將席位不保的巴巴拉·鮑爾斯獲得了勝利;在紐約州,舒默擊敗了達馬托,這令希拉裏非常滿意;同樣令她滿意的是,在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勞希·費爾克洛斯被擊敗。希拉裏懷疑,費爾克洛斯在任命斯塔爾為獨立檢察官一事上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星期五,紐約州的另外一名參議員莫伊尼漢在曼哈頓接受了電視新聞記者加布·普萊斯曼的錄音采訪。莫伊尼漢說,今後兩年之內,他不會競選第五任期。星期五晚上,這條消息便人盡皆知了。紐約哈萊姆區國會議員、克林頓總統的熱烈擁護者查爾斯·蘭赫爾打電話給希拉裏說,她應該考慮參加參議員的競選,以彌補莫伊尼漢的空缺,他認為她能夠獲勝。早在10個月之前,民主黨紐約州女主席朱蒂斯·霍普就告訴過希拉裏,她相信莫伊尼漢不會參加2000年的參議員競選,並且勸她盡快考慮參選一事。
希拉裏後來說,她告訴蘭赫爾,她並不打算參選參議員,因為她還有許多個人和政治上的事情需要解決。其後的兩周時間裏,《紐約時報》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結果顯示,希拉裏的支持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70%,是醫療保障改革失敗時期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