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個都沒有想好以何種關係出現在新政府中……談到政治伴侶,我們當然不認為我們國家的首都比阿肯色州的態度更加保守。——《親曆曆史》
大選結束幾天後,迪克·莫裏斯和希拉裏就已經開始在電話上討論她應該在新政府中擔任什麼職位。和傳聞不同的是,實際上莫裏斯和希拉裏的關係比和克林頓的關係還要親密,因為他發現影響州長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通過他的妻子,所以他非常清楚兩人在婚姻和政治上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在自己的政治策略和計劃遭到克林頓拒絕後,他經常通過希拉裏使克林頓重新考慮。
現在莫裏斯和希拉裏又通了電話,這次他們商議的內容是規劃希拉裏在全美政治舞台的前景。在大選勝利後不久的談話中,希拉裏告訴莫裏斯,《時代》雜誌認為她會是一個不錯的白宮辦公廳主任。過去擔任這一職位的都是經驗豐富的政壇人物,比如布什家族的老朋友詹姆斯·貝克,裏根總統的得力助手、來自田納西州的前參議員霍華德·貝克以及尼克鬆時期的霍爾德曼。
莫裏斯認為出任白宮辦公廳主任不是個好主意,因為這個職務的部分職責就是替總統頂罪。總統必須能夠解雇他的辦公廳主任,這一點很重要。“我當時說,這就像是棒球隊老板能夠解雇經理一樣。”莫裏斯回憶說,“有些事情可能並不是經理的錯,但是必須得找個人來承擔責任,而克林頓永遠也無法解雇她。”
據莫裏斯說,希拉裏似乎接受了他的這一邏輯,然後又提出憑借自己的法律背景是否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司法部部長,就像博比·肯尼迪在他哥哥的政府中擔任的職務一樣;或者憑借自己在兒童、家庭福利和教育改革方麵的經驗合情合理地出任教育部部長。
莫裏斯用帶有濃重鼻音的紐約口音回答說:“教育部部長也許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她最好承擔一項具體任務,擔任某項具體工作的負責人,借此建立自己的聲望。她說,‘然後在第二個任期中出任教育部部長?’我告訴她說,‘我想這樣可能會比較好。’”
希拉裏還和其他幾個人討論過出任白宮辦公廳主任,或者克林頓的國內政策代表的問題。幾乎所有人都不讚成這個想法。
最後,希拉裏接受了莫裏斯的建議,決定擔任某項具體工作的負責人,並且選擇了一項對於克林頓夫婦和整個美國都至關重要的事務。她希望這項工作能夠成為自羅斯福新政後最重要的國內社會政策改革,完成民主黨幾十年來無法企及的目標,而自己將成為這項偉大工程的總策劃師。美國沒有全民醫療保障或類似的體係,這是美國與其他發達民主國家相比最大的不足。而且,克林頓夫婦相信大部分美國人都讚成這種全民體係,甚至會強烈渴望。為所有美國人提供平價、有保證的醫療保障體係是克林頓競選中引起選民共鳴最強烈的承諾。而且民意測驗顯示,這也許是克林頓獲勝最重要的原因,盡管老布什和第三黨競選人羅斯·佩羅特都沒有看好這項計劃。
希拉裏和克林頓認為,醫療保障也是適合她發揮聰明才智的理想之選。盡管她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是代表公司客戶的律師,但是她最出色(和報酬無關)的工作還是在保護兒童權益方麵。而且,她在處理家庭、兒童和醫療保障等社會工作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給美國最弱勢群體提供她和克林頓所認為的公民基本權利——合理的醫療保障,這個想法不僅合理,而且十分有意義。
這一考慮顯然還包含政治因素,就像他們入主白宮10天後和白宮工作人員談到的那樣,兌現競選中關於醫療保障體係的承諾會幫助比爾·克林頓在1996年連任,這是選民們最大的要求,他們隻能全力以赴。憑借克林頓夫婦的年輕活力、克林頓的魅力、希拉裏的才幹,再加上美國民眾的支持,公眾和國會怎麼可能會不接受這樣一項計劃呢?美國怎麼可能不邁向一個完善的社會政策新時代呢?
克林頓和希拉裏挑選內閣人員的過渡時期,工作人員陸續聚集到小石城。他們很快發現,希拉裏將會成為新總統最親密的顧問和不可或缺的代表,這種類型的第一夫人還是美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她要參與過渡時期關鍵問題的決策,有些問題甚至連準副總統都不知情,包括麵試內閣成員候選人、選擇白宮工作人員、決定如何實施競選中的重大主題。毫無疑問,她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當其他過渡時期工作人員晚上都回到酒店後,她仍然和準總統在一起,早晨他們還沒有到來之前也是如此。當然,克林頓相信她的判斷力,而且他還曾不止一次說過,希拉裏·克林頓是他所見過的最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