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創始人口述篇(1)(1 / 3)

雪球是如何滾起來的

作者:方三文,雪球創始人、CEO發表於2012-12-10,原文鏈接:http://www.pingwest.com/xueqiucaijing/

從開始做雪球的第一天起,我就常常被問及一個問題:雪球的參照物是什麼?每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我都有點為難。好像我們經常聽到的創業故事裏都有一個美國藍本。創始人對這個藍本進行“中國式加工”,成功做出一款屬於自己的產品。

但是雪球的確沒有美國藍本。我都有點不知道應該怎麼講我的創業故事了,所以我幹脆講講我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的故事吧。

一名普通投資者的需求

2006年,我還在另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工作,因為公司給我發了一點期權,我漸漸對投資股市產生了興趣。作為一名股票投資者,我有兩個基本需求。

第一,我要跟蹤我關注的股票,查看它們的價格漲跌、看跟它們有關的新聞,偶爾也看幾眼分析師報告。第二,我對別的投資者在想什麼、看什麼也很感興趣,我希望和跟我關注同一家公司的投資者交流,看看他們對公司的看法跟我有什麼不同、他們的信息和思維有沒有我未曾觸及的地方。

當時我有什麼服務可選用呢?界麵塞滿花花綠綠的“K線圖”的炒股軟件,根據編輯判斷而不是我的需求編排的財經新聞網站,擠滿了我素未謀麵、但自稱有“內幕消息”的股民的聊天群,以及銀行向我推銷的各種號稱能滿足我“個性化需求”的投資理財產品……

我雖然接觸投資不久,直覺卻告訴我,這些服務都滿足不了我的需求。

既然如此,那我為什麼不自己做一個呢?

這就是我做雪球的出發點:我相信有這些需求的投資者遠不止我一個,並且認為有更好的方法來滿足這些需求。

如何個性化

現在是信息過載的時代。因此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信息個性化的問題。

正如前麵提到,我第一希望關注我感興趣的股票,第二希望關注我感興趣的人。因此信息個性化其實就包括了這兩方麵:定製化的信息(公司新聞、公告)和定製化的投資者討論。

隻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股票信息和用戶發言,無非是為了提高讀取信息的效率。因為雪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投資的、垂直的社區,我們有股票代碼這種天然的標準化標簽。所以我們無非是把和某家上市公司相關的新聞、公告準確並實時地送達到用戶麵前,把用戶關注的人的發言一條不漏地推送給用戶,甚至允許用戶屏蔽他們不想看的人。

這樣,通過大家已經很熟悉的follow 匹配關係,雪球就滿足了傳統財經網站無法滿足的信息個性化需求。

“有水平”的交流

如果事情真這麼好搞,也許我就不用做這件事了。完成了個性化以後,我又發現了一個新層次的需求。

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傾向於隻跟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流,比如大家都樂意跟微博上的“加V大號”對話、期待他們的回複。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號”們會願意搭理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我想大概是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可以用來衡量水平的靠譜標準。“水平”本身是一種主觀認知,它是動態而且個性化的。這有兩層意思:第一,沒有人能夠精通所有領域,在某一領域,他不懂的、你可能正好是專家;第二,你以前不懂的,不代表現在不懂;他原來懂,現在認識可能已經過時,你正好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