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十八次,個人投資者,發布於2014/2/20
每天都收到很多網友發來的信息,谘詢某某股票走勢這樣那樣還能不能怎樣怎樣的信息,實在無力一一回複,於此再列一文,也算是做一個方向性的答複。
股市不是一個勤者多得的市場,或許這樣說不對,而是應該說,如果你沒有穩健的、實踐可行的盈利模式,就算每天8個小時守在電腦麵前,也不會增加你多少財富,反而,會令你心疲力竭。
我曾對很多年輕人說,不要隨意談職業炒股,這個行業,如果你不是有穩定的現金流支持或者有財團在後麵做你的支援,單純地要從炒股這個方向謀取巨額財富,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許你有暴富的機會,但如果僅從交易的長期結果而言,激進的風格也往往伴隨著大起大落。
今天你看到混跡市場而存活的所謂大人物,大體都有著不可複製的曆史機遇或者淵源。而從這些機遇和淵源發生的概率而言,那隻是極少的一個存在。冒著巨大失敗的風險去找這種機遇,可能有成,但假如一旦失敗,也往往會毀人一生。
包括我自己,當初也絕對不是想著要職業,而是無意在投資的過程中,恰巧遇到了對的事和對的人。如果沒有那些人和事的發生,我依然會把投資當成是閑置資產的一個理財方式,而不會成為我職業的一個方向。真正的職業人,也往往是從管理他人的資金模式上獲取穩定的財富,雖然現在也談的是零管理費,但那也建立在之前對的人和對的事已經有積累的基礎上。
我經常去反思自己目前的所得,並不是真的很會把控每天K線的進出,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了市場邏輯、情緒、國家政策、行業發展規律,明白所有盈利都需要時間的等待,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有捷徑可循。我並不太喜歡炫耀那種一買就翻倍暴漲的機會,因為那不可能是常態,遇到了,也僅僅隻是運氣的問題。
但一旦我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方式,結果往往會在長期的投資中獲得回報。
我早期的博客中談到,中國目前有兩個大的機會:一個是新興行業從無到有的機會,這包括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方式,新的管理模式,等等;一個是行業從小到大的機會,這些機會,伴隨著諸如人口規模,需求變化而客觀存在。這也是我們會關注TMT和醫藥的關鍵所在。
而醫藥,我們說了,中國進入老齡化這種曆史機遇,是前所未有的。而縱觀全球醫藥行業中上市公司的走勢,無不表現出長牛的趨勢。所以,結合這個趨勢,去理解這個方向上的需求,結合公司的市值規模、產品構成、研發儲備,等等,你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好的標的。現在,你再翻翻A股裏大部分醫藥股,是不是依舊還是表現出這個趨勢3年前人們都認為醫藥股超過了2008年的高點有泡沫,而2014年的今天,很多醫藥股,依舊還在創新高,這就是規律和趨勢的力量。
所以,很多醫藥股,市值不大,前景又都明確的,花上時間守,你一樣可以穩健地獲得財富的增值。很多人說,漲太慢,也經常有網友在和我交流的時候,談到預期要到半年1年後才能實現,等不了。我經常回複,慢就是快,為什麼因為這種增長方式,體現的是年複一年的複利,上去了就很難下來,但是如果你是反複在題材股裏進出,可能一個階段有收獲了,但是如果不及時在高點收手,一樣會在後麵的回撤裏損兵折將。而且,玩題材,玩波段,大部分人完全無法判斷什麼時候會潮起或者潮落,買了每天提心吊膽,養成了四處打探消息、到處發帖問人的壞習慣,久而久之,精神衰落、易怒,這樣的投資者我在之前的單位做管理的時候沒少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