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頭疼的契丹(2 / 2)

“字字玄機,頭頭是道。”中書令吳書上前一步拱手,搶先發聲,“六殿下如洞若燭火,看得明明白白,縱觀趙唐燕三國百年來戰爭交往。南唐令出多門,門閥節度使暗中串聯,朝廷有心無力。屢次進犯連大江上解煩一軍都無法突破,不足為慮。”

“西燕侵犯勢頭十足卻後繼無力,秦鳳路,永興路二路軍民眾誌成城,誓死抵抗。不知攪碎了多少屍骨。如今二路堡壘遍地,邊民成軍,足以抵擋西燕軍司。西燕雖不時入侵可不得前進一步,可嚴防之放置一邊。”

“我大趙雖然四麵皆敵,百年以來可有隕落之憂。足見我大趙得天時之穩。”皇帝趙奢臉紅了紅,知道吳書故意沒提二十年前的伐燕之敗,給皇家留著麵子。

“故臣以為,六殿下先北之策乃金玉良言。東北契丹實力遠遠弱於我大趙,之所以沒被我大趙遠驅大漠,一是契丹一直與西燕同氣連枝,互相呼應。二來也是我大趙不甚重視的原因。認為契丹不過一地之患,過於輕視。結果就是這小小的契丹每每關鍵時刻就跳出來牽製我大趙兵力,讓人煩不勝煩。”

吳書剛說完,中書左臣薛令出列點頭讚同自己的頂頭上司說道:“現大趙東北雖有長城在手,可當地氣候寒涼,土地貧瘠,軍民甚少。長城防線也是年久失修,契丹年年寇邊掠劫,不停再放我大趙之血。微臣也讚同先解決這最易解決的契丹為上。”

“唔。眾卿之言有理。可有什麼方略?”趙奢點點頭認可了上書房五大臣已經統一的看法,問到。

“可學秦鳳路,永興路二路做法,修築堡壘加強兵力步步為營,蠶食契丹的休養之地。”尚書右丞張留提議道。

還沒等皇帝發話,何至卿就苦笑著搖頭說道:“不可,秦鳳,永興二路修築堡壘就已經讓戶部叫苦連天,頭疼不已。要是在上京州與東京州再次修建堡壘,怕朝廷負擔不起。戶部要撂擔子不幹了!而且駐守的兵員又從何而來,再征兵?戶部的日子真的不用過了?”何至卿一直以來就是負責國內的糧商一事,戶部的底子如何,他一清二楚。

“那又當如何?”皇帝皺著眉頭問到,戶部的情況他也是知道的,再在那裏修堡壘,還要一直修出去用來控製地盤,朝廷真的負擔不住。至於加稅這個想法從來就沒在他腦海裏出現過,五大臣們也無人敢提。

眾人相顧無言,契丹盤踞長城以外已經多年,能解決早就解決了。不是打不過,無論京四軍調那隻軍隊都能把契丹打得滿地找牙,特別是神武軍,更是追著契丹打。隻可惜契丹從來不與你正對麵的硬碰,你來我走,你走我再上。弄得大趙完全沒脾氣。再加上契丹又不同於中原的任何一個國家,完全沒有駐地一說,就連皇仗也隨水草而遷移,想打都不知道怎麼打。貿然出兵,打掉一兩個部落於大局無補,徒耗錢糧。

常駐邊軍嘛,一個是財力上吃不住,畢竟還有南唐與西燕這兩個有可能覆滅大趙的生死大敵在那杵著,對比之下,契丹不過是時不時來你家偷些東西的小偷,無傷大雅。而南唐與西燕就是時刻想把你全家砍死的強盜了,誰重誰輕一目了然。

第二就是一些不好說的東西了,不符合大趙強幹弱枝的政策。畢竟前唐隕落於節度使的事實還在那擺著。

眾人默默無言互相看著,方向是有了,方法卻還是個死結。一時間大殿裏麵的氣氛有些沉悶。

“要不,招六殿下來問問?”懷恩瞧著這樣下去也不回事,在一旁提議道。

“小六回來了?”

“剛剛回到自己的寢宮。”

“招吧。”趙奢搖搖頭無奈的說道,“想不到這難題還難倒了我大趙的整個上書房啊。”

“微臣愚昧,微臣有罪。”一句話讓上書房大臣全跪下去了,要不是知道皇帝是無心感歎,他們都得上表請辭,有問題你沒辦法解決怪誰來著,上書法大臣要幹的就是給皇帝解決問題。

“起來吧,是朕貪心了。”趙奢意味索然擺擺手,讓五大臣起身,“契丹困擾大趙這麼長的時間,能解決早就解決了。不是眾位大臣的得失。”

大殿裏的大臣們起身相視苦笑,為什麼一沾上六殿下就沒什麼好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