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的實驗家

巴曙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像索羅斯這樣複雜而且多麵的有影響力的人物,最大的特征是,他既可以出現在媒體的財經版,也可以出現在媒體的哲學版,還可以出現在媒體的娛樂版。當我邊閱讀這本書邊考慮如何寫這本書的序言時,不由想起了這一點。

這兩天我正好在香港出差,看了幾份手邊的報紙,首先是財經界關注索羅斯宣布退休不到兩年後出手,這次的對象既不是英鎊,也不是東亞新興經濟體貨幣,而是日元。2012年11月份以來,日元對美元彙率直跌20%。從開始便做空日元的索羅斯在這次投機中淨賺10億美元。不僅市場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即使日本金融監管局也是直到2013年2月份才察覺到索羅斯所持有的空頭倉位。這位金融大鱷在貨幣市場上的又一次大獲全勝再次印證了其“寶刀未老”,索羅斯投資思想的核心——反身性理論——又一次成為市場的關注熱點。對於紐約、倫敦、香港這些金融中心來說,索羅斯都是廣受關注的投資家。

我還在娛樂版看到了索羅斯,他的前任女友起訴索羅斯沒有如約給她一套位於紐約的房子,而是把房子送給另外一位女友;索羅斯則反訴她用燈具打他的手臂。

索羅斯自己常常把自己視為哲學家,投資隻不過是他實踐相關哲學思想的一個過程。

反身性理論是索羅斯在投資市場上廣受關注的最重要武器之一,也是索羅斯最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標誌之一,其在對衝基金中彪炳的戰績也為反身性理論增添了神秘色彩。他管理的量子基金在1969~2011年的42年間年化收益率近20%,與西蒙斯等基於量化投資技術實現的持續性業績不同,在索羅斯的投資曆史中,經常出現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的大對決。強大的英格蘭銀行麵臨索羅斯的貨幣攻勢,在不足半個月的時間裏,英國不得不在這場貨幣戰爭中高掛白旗。索羅斯也因此一戰成名,由之前的華爾街“金融天才”變成全球聞名的金融大鱷;他不再是一名簡單發現投資機會的基金經理,而是能夠左右一國金融局勢的金融巨頭。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恰恰印證了這一點。首當其衝者——泰銖,即使泰國央行麵對索羅斯的攻擊而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也不得不放棄原先的固定彙率製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也無一幸免。

反身性理論出自1987年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一書,書中對其多年來金融市場縱橫捭闔中所奉行的金融理論基礎及投資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中的核心就是反身性理論。反身性是指思維的認知功能與操縱功能同時發揮作用形成的關於思維和現實之間的循環反饋環路,兩者之間互相影響產生的不確定性因素導致市場參與者的思維與實際動態之間出現了偏差,市場參與者的意圖與最終結果之間也缺乏一致性。與傳統的經濟學和金融學中的有效市場理論和理性預期的假設不同,他認為金融市場的所有參與者都是非理性的,這導致了金融市場整體上的混亂性、無序性及不可測性,同時經濟學領域所提及的“均衡點”也是遙不可及。在實際活動中,參與者對周圍金融環境的認知決定了其最終的投資決策行為。參與者由於無法對影響到證券走勢的所有因素全部獲知,以及自身認識上存在主觀性,投資決策的製定主要取決於對當前金融環境的認知以及對環境發展趨勢的預判,也即參與者對證券市場存在客觀性的“偏見”,而這一偏見無論肯定還是否定,都將導致股票的上漲或下跌,使得證券的市場價格並不能完全反映證券的實際價格,而更多地由參與者對當前證券市場未來走勢的預期所決定。即當前證券市場的價格及其他環境因素影響了參與者對市場的預期,同時參與者對市場的預期將反作用於證券市場的價格和環境。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都有不計其數的上述反饋環路,但所有的反饋環路都可以劃分為兩類:正反饋環路與負反饋環路。正反饋環路強化了當前盛行的誤讀,負反饋環路則起到了扭轉的作用。大多數情況下,這兩個類型的反饋環路會相互抵消。隻有在少數情況下,正反饋環路的作用才會超過負反饋環路,從而產生泡沫。正反饋環路和負反饋環路相互交織,使市場處於劇烈的波動和不穩定狀態,形成“盛—衰”序列的周期性循環。在索羅斯看來,投資的贏利之道在於基於反身性原理的思維框架推斷出金融市場中即將發生的預料之外的情況,判斷未來金融市場的盛衰拐點,逆潮流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