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2)

巳時是欽天監擇定的吉時,九十九掛爆竹鞭響後,駐蹕關防的上萬名軍士沉聲靜氣,踏步列隊,隨後金甲侍衛打前,無數太監乘後,鍾鼓司的供奉在旁吹打奏樂,乾元帝的禦輦及皇後妃嬪等人的鳳駕浩浩蕩蕩地從皇道駛出,一見車駕出宮,跪在地上的成千上萬京城百姓們終於忍不住躁動起來,引頸翹首地想要瞻仰天顏,挨挨擠擠地跪爬向前,順天府衙的衙役和兵馬司的衛兵手持鞭杖,不輕不重地敲打著前頭的百姓,彈壓沸騰的人群。一聲又一聲的“皇上萬歲萬萬歲”聲浪不絕,在鍾鼓司的大作韶樂更顯響徹雲霄。

先前乾元帝已有旨意,京中六十以上的老人都得兩斤肉與一壺酒,此刻更傳令下來,讓有司賞賜新錢給跪地迎駕的百姓們,好在戶部銅政司早有準備,跟協防主官們商量了賞賜事宜,以避免擁擠踩踏等事。

五城兵馬司白指揮使在冷風裏打了個噴嚏,安排軍士們將戶部禮部合作準備的一筐筐新綠銅錢搬運出來,平民百姓們聽聞將有賞賜,都興高采烈地往前爬擠。瞅著禦駕遠離,白指揮使對順天府尹嶽知府道:“這一路撒下來賞錢可不得了,還有先前給京中老人厚賞,咱們皇上著實天恩浩蕩,我們做臣民的都是感激涕零不勝欣喜。”

嶽知府笑道:“這萬壽節備辦下來京城及各地花銷怕不是得上百萬兩,也就是如今九邊安定,丈田順利,戶部多了無數餘銀,才能辦得如此氣派。”兩人正感慨間,瞧見主管駐蹕關防的裕王領著隨從軍士下馬過來,忙得都上前迎接,才寒暄上一兩句,就被問起查驗焰火棚子燈棚子等事,兩人一一作答,回完正準備組織軍士下去放賞時。

卻聽裕王身後的一少年笑道:“燈棚彩坊的防火事宜各位大人也是提前做了準備的,概不會有什麼大事,隻是皇上忽然有了聖恩讓放賞,咱們不可掉以輕心,這內外城裏也有幾十萬人等著,小民一旦爭先恐後地來搶錢,隻怕要出踩踏傷亡,昔年元宵大火,棋盤街擠死了不少人,今日要是倉促行之,隻怕也釀成禍事。依我說,當將順天府衙的衙役和兵馬司的士兵們編成多隊,從內城向外城放賞……”

這少年又說了一些組織條陳,信手拈來經驗老到,倒不似這年紀的見識,嶽知府和白指揮使對視一眼,心知這是裕王的下屬幕僚,因見裕王含笑點頭,也都不敢輕視,細細聽了,俱都很是實用,於是稱是。又聽著少年語氣稍沉,講:“方才來時瞧著衙役兵士為了維持秩序驅趕人群,要麼用鞭子要麼用水火棍擊打人群,有身子弱的當場就倒地不醒了,惹得百姓吵鬧不樂。如此倒不太妥。在內城外城跪地等候的百姓們都是為了仰慕天恩,一片愛國誠心,衙役兵士們用棍棒驅趕他們,手下一旦忘了輕重傷人性命,不說百姓可憐,若被聖上知道,隻怕聖上也覺掃興造孽。”

白指揮使眉頭一皺,想要反駁說這可是最便捷的辦法,卻聽這少年頓了頓,悠悠道,“前些日子就為了穎王殿下不甚醉酒毆傷侍衛,都被好一頓責罰,皇上是真正的愛民如子,兩位大人焉能為圖一時便宜,放縱手下人行此懶政?”

嶽知府和白指揮使聽到此處,心神一凜,原曉得五皇子在萬壽節前和七皇子一同被關進了自家,不許出來露臉,竟錯過了此次盛事,但卻不知內情,如此說來,若今日兵士傷了百姓,自家卻難逃問責,但若不用水火棍,又怎麼能維持秩序呢。二人正犯難間,見這少年笑道:“倒不如用冷水墨汁鑼鼓驅散擁擠不安的人群,今日為防走水,沒幾步就有太平缸,若不夠用,各地督撫布政使司建造的彩坊裏頭,也有涼水鑼鼓備下,可以一借……”

二人聽到此處,神情一鬆,看向裕王,見他微微一笑,撣了撣石青吉服上飄落的煙火碎屑,吩咐道:“立時傳令,讓你們手下的人按她說的做。”二人連忙應下,又聽裕王及此少年細問了些戍衛防火的事,不一時將各要緊而瑣碎處調度得一清二楚,敬服不已。

二人見裕王一行人準備騎馬上車往他處巡視,但要相送,沒走兩步,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調轉回來,因知這貌似好女的魏大人官位雖不算絕高,但直接向皇上負責,萬不好得罪,二人忙得上前,硬著頭皮敘了幾句寒溫就趕緊各自退去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