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同誌”的黃金時期:明清時期男風泛濫(2)(1 / 2)

明朝滅亡後,取而代之的清王朝雖然是滿洲人建立起來的,男風時尚並未因此銷聲匿跡,反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另一個高峰。清朝的統治者對性的控製也是十分嚴酷的,不但嚴禁滿漢通婚,嚴禁亂擾民間婦女,又嚴禁宿娼,禁男女無媒交接。至於同性戀,因其對政權並沒有什麼危害,因此就為滿清的統治者所默許了。於是,同性戀在清朝就成為上許下行的社會風尚。與明代中晚期比起來,清代的男風有所不同。一是士大夫所狎昵的男色多半是優伶,二是男妓盛極一時,三是在士子相互之間或和書童、孌童搞同性戀的多。在清代,文人雅客多將“男風”視為風雅之事,例如著名書畫家鄭板橋與戲劇家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據說,鄭板橋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錢財可謂不計其數,年老之時仍熱衷此道。

知識鏈接: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乾隆時進士,曾任山東濰縣縣令。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

知識鏈接: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為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著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散文 ,尺牘等30餘種。其所著神怪筆記小說《子不語》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袁枚還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係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

2、明清的那些“同誌”皇帝

在持續數百年的這股“男風”熱潮中,許多身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就是著名的“同誌”,通過他們的故事,後人可以更深刻得體會到當時這種奇異風尚的流行程度。

眾所周知,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農民之家,然而這位生活儉樸的帝王可能不會想到,他的許多子孫卻很快就將祖先的教誨拋到了九霄雲外,對各種稀奇古怪的風尚都極為熱衷。有記載顯示,明代宮廷似乎一直有喜好男風的傳統。例如在官方史書《明史》中,就專門有關於帝王男寵記載的《佞幸列傳》。不僅如此,明朝的“同誌”皇帝們在引領同性戀風氣方麵似乎格外賣力。據《萬曆野獲編》記載,早在明英宗時,一位名叫馬良的少年就曾因姿色出眾而受到皇帝的寵幸。此人當時經常與皇帝同臥同起,因此官運亨通,最終位居極品。不過從狂熱程度上講,明朝最著名的“同誌”皇帝當屬正德了。

明武宗正德皇帝堪稱明朝最荒淫無度的帝王,而在好男風方麵更可謂空前絕後。據說他特別喜歡年少英俊的孌童,所擁有的男龐不計其數,身份也很複雜。據史書記載,正德皇帝在宮廷中整日與多名男寵廝混,並慷慨地封這些男寵為“義子”,賜姓朱,為他們起造豪華府第,允許他們參與政治活動,甚至掌握軍權。其中,尤以錢寧、江彬等人氣焰囂張,這些小白臉恃寵幹預朝政,權勢炙手可熱。例如錢寧因被封為皇帝義子,其名片上幹脆寫上“皇庶子”的頭銜。他經常與正德皇帝同睡一屋,一起飲酒作樂。而每當皇帝喝醉後,甚至枕在錢寧的大腿上睡覺。第二天,當大臣們前來上朝時,不得不忍氣吞聲地在門外一直等待。綜合各種文獻記載,後人完全可以猜測得出正德皇帝的性傾向。這位以放蕩著稱的皇帝,酷好標新立異,同性戀對他來說顯然更具有刺激性。據說,雖然擁有後宮佳麗三千,但正德皇帝卻似乎並不懂得憐香惜玉。因為他幾乎整日與一幫男寵鬼混,每月僅有四五日到後宮看望一下如花似玉的後妃們。在冷落後妃的同時,這位皇帝反倒以各種方法搜羅男寵,不斷從宮裏的太監中鱗選孌童作為貼身隨從,當然也與他們進行性娛樂活動。或許這還嫌不夠,他又頻頻外出遊幸,其目的之一便是四處搜羅孌童。

一看皇帝好這口,大明王朝的男風自然刮得愈加猛烈。於是為了獲取皇帝的歡心,進而謀得升遷和賞賜,一些無賴士人競相呈獻男寵。麵對這種可怕的狀況,朝中許多大臣再也坐不住了,因為他們擔心,如果皇帝一味沉溺於男風,那他恐怕連繼承人都沒有了。鑒於這種考慮,當時許多大臣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對皇帝進行了規勸。事實證明,大臣們的擔心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這位皇帝果然沒有留下子嗣。不過有趣的是,這些大臣完全是從延續皇家香火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對男風本身並沒有絲毫的反對。正德皇帝縱情聲色的生活雖受到當時官員士人的普遍指責,卻也對社會上的縱欲風氣產生了相當的影響,隨後,酷好男風的性傾向在社會上迅速蔓延開來。正德之後,包括萬曆、嘉靖乃至南明小朝廷的福王等人,都是典型的男風喜好者。可以說,明代宮廷內的這些奇聞正是當時社會上男性同性戀盛行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