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俗稱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在古代,由於受限於科學技術,人類對月球是陌生的,人們不知道月球的真麵目,並給予了豐富的想象。實際上,月球是一個沒有空氣、沒有生命的寂靜世界。月球是環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也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其本身並不發光,隻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月球對地球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潮汐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月球是神秘的,它的許多現象還等待人們去探索:月球究竟從何而來?月球土壤能殺菌嗎?
月球真麵目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衛星,它的平均直徑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徑的1/4稍大些。月球表麵麵積有3800萬平方千米,略小於亞洲的麵積。月球的質量約735×1019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像這種個頭在太陽係中可以稱得上大衛星了。
在太陽係中,木星有4顆大衛星,其中有2顆比月球大,另外,土星和海王星也各有1顆比月球大的衛星。然而,木星、土星和海王星都是巨行星,而像地球這樣小的行星居然也有如此大的衛星,這就非常令人驚奇了。就地球之小和月球之大而言,地球和月球似乎共同組成了一對雙行星。另一個將地球和月球看做是雙行星的原因是其他行星還有質量更小的衛星,而月球隻是地球唯一的衛星。
神奇的月球還好,1978年發現遙遠的冥王星也有一顆相對較大的衛星。冥王星比月球還要小,它的衛星卡戎就更小了,不過它的大小達到了冥王星的1/10。在是否是雙行星這點上,地球和月球的地位僅次於冥王星和卡戎。
月球以102千米/秒的速度在稍扁的軌道上繞地球公轉,離地球最近時距離363300千米,最遠時達405500千米,公轉一周的時間是27日7小時43分115秒,為一個恒星月。像地球一樣,月球也在自轉,由於月球自轉與公轉同步,即月球自轉1周的時間恰好等於公轉1周的時間,所以月球總以同一麵對著地球。有人說,這是月中嫦娥眷戀親人,自己舍不得轉向,也不肯讓月亮轉過臉去。
月麵的重力差不多相當於地球重力的1/6,地球上一個60千克重的人,到了月球就隻有10千克重了。由於月球上的引力小,因而它不容易吸住空氣和水汽。月球是個荒漠和死寂的世界,沒有人,沒有任何生命,沒有風雨變幻,甚至聽不到一點聲音。白天是一片刺眼的陽光,晚上是一片漆黑,沒有黎明和黃昏,太陽剛一落山,就是一片黑暗。
由於月球的自轉周期長,它的晝夜也比地球上的長得多,在經過2個星期漫漫長夜以後,緊接著就是2個星期的烈日當空。由於沒有大氣的調節作用,因此,那裏的白天酷熱無比,溫度高達127攝氏度,夜裏又奇寒無比,溫度降至零下183攝氏度,溫差竟達310攝氏度,如果月球上真的有人,也是無法生活下去的。
如果月球真是地球的姊妹,那兩姐妹可真是一個天上,另一個在地下。
月球上是一個無大氣、無水、無生命、冷熱劇變的寂靜世界。根據月麵的地形特征(山、海、陸地、溪、穀、溝、湖、灣、沼、丘陵、坑或盆地及輻射紋等)可粗略地劃分為3類:高地(月陸)、月海撞擊坑和火山地形。月球上沒有水,上述水域的名稱是借用地球上的術語。
月球正麵
月球正麵是永遠朝地球的一麵,其顯著地貌為深色的月海,早期宇航員以為真的是海洋。當熔解的岩石從月球外殼滲出,填滿隕星撞擊留下的窪地處,這些注滿熔岩的盆地就形成了。在月麵上即使是最大的風暴洋也比地中海小。月球表麵密密麻麻布滿了坑洞,包括環繞它們的月海和山脈。到目前為止,所有登月宇宙飛船都是在月球的正麵著陸的。
月球背麵
月球背麵總是背向地球。在1959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的太空探測器“月球3”號運行到月球背後並發回第一批照片之前,月球背麵的地貌始終是個謎。
月球背麵的高地和海與月球正麵的相比差異很大。月球背麵分布著深深的撞擊坑,而月海很少。月球背麵的表麵起伏比正麵大得多,月球正麵從最深的撞擊坑底部到最高的中央峰頂部高度變化大約5千米;而在背麵,表麵高度變化達到16千米,這相當於從地球最深的海溝底部到珠穆朗瑪峰的距離。
無所不在的環形山和撞擊坑
在明亮的月球表麵分布著一些陰影,古人把這些陰影想象成月球上的人影;伽利略認為月麵上的陰暗部分可能是廣大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