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死了, ”程瑜白玉般的手指捏起一小塊綠豆糕, 圓圓的小臉上全是不滿, “四姐原本是個靈巧人, 卻被人管呆了, 而這位女大夫徹頭徹尾是個呆人!”
“瑜兒!”程四小姐忙喊了妹妹, “說了你多少回了, 你怎麼總是冒犯周大夫呢。”
程瑜沒有絲毫愧疚,小心咬了一口糕點,喝茶潤了潤口:“看吧, 那人看癡了,根本就沒聽到我說什麼呢。”這不就是個呆子嗎。
程四小姐放下手裏的繡活,接過丫鬟遞上的帕子, 幫妹妹細細擦了擦手:“哪怕人家真沒聽到, 你也不應該這麼說話。”
她又細聲叮囑程瑜:“咱們就快要出肅州了,你可不能再這樣鬧了。”平緩地語氣卻讓人聽出幾分焦慮。
程瑜有些不高興:“四姐都說了多少遍了!”她歎了口氣, “我快悶死了!”
程四小姐露出半絲微笑, 試著提議:“那你去問問周大夫, 什麼書看得那麼入迷啊, 我真是好奇呢!”說完便看向周敏那邊。
等程瑜走過來, 看那醫書上寫滿了小字, 像天書一般:“你怎麼寫得這麼亂!”
周敏倒也不惱:“我自己能看懂就行了。”說著把桌上的墨盒挪到了一邊,這是李氏用剩下的胭脂做的紅墨。
不過她覺得程瑜說得對,這本書的筆記太密了。
自從和程家上路後, 車隊管得很嚴, 百姓不得靠近,周敏和周順沒什麼機會接診,姐弟倆便一個背書,一個看書。
程四小姐又總喊周敏到程家的馬車傷來,這裏空間大,還有小桌,所以她每次都帶上醫書和筆墨。
程瑜看周敏又從青囊裏掏出個新本子,另一套筆墨:“你又要幹什麼?”
“多謝你之前的提醒,我把這些筆記謄一下……”周敏不慌不忙地研了墨,從第一頁細細抄了起來。
程瑜皺了眉,她可沒想給這女大夫提什麼醒,不過還是大方地回了句“不用謝。”
她無聊得很,趴在小桌旁,又問看起來一點也無聊的周敏:“你這樣勾畫,以後可怎麼看書啊?”
“沒事,這書太亂就重新默寫一本。”周敏微微一笑,一點也不覺得麻煩。
程瑜聽後頭都大了,他家幾個上學的哥哥都沒這麼用功,一本書居然要反複抄寫。原本她很羨慕周敏得了皇帝的嘉獎,可如今親眼看到這番苦功,第一次打心底裏佩服起周敏來,也覺得她有什麼樣的功績都是應得的,倒真有點像母親所說的大智若愚。
“您抄的到底是本什麼書?”程四小姐好奇極了。
“《傷寒論》。”
這五年周敏主要讀的是《傷寒論》,默寫下來後仔細研究,筆記寫滿了就再默寫一本,這樣反複,到剛剛這一本已經是第六回了。
經典之作本來就是十分耐讀的,每次看依舊會有新的見解。而張仲景也說:“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
穿越之前,關於中醫的學習資料浩如煙海,各家各派學說應有盡有,周敏也習慣了參考各種資料,對原文的研究遠沒有如今透徹。
一開始周敏很難形成自己的觀點,直到讀了十幾遍,才寫了少許筆記,雖然之後證明這其中大部分筆記是不對的,但這種慢慢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對她的思維鍛煉是非常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