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九十年來,為了尋找一條強國富民之路,一代代的共產黨人在不停地探索。作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我們也沒有停止過思考,也想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問題研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的。

本書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形成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三大理論形態的內在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整合建構的原則方法與結構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實踐路徑等問題,進行了較為係統的研究。它是在廣東省思想政治教育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曆史地位研究”基礎上進行的擴展性研究。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感到壓力很大。本書的寫作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寫作的框架就幾經改動,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但令我們高興的是,如今終於順利完稿。為了能夠圓滿完成本書寫作,寫作組的成員查閱、搜集了大量資料,這個過程辛苦而又快樂。

在這裏要特別感謝的是華南師範大學的政治與行政學院博士生導師陳金龍教授。初稿完成時恰逢春節,當我在年初三把書稿發給陳教授的時候,感到特別愧疚。陳教授在收到書稿後,並沒有因為春節而拖延,而是加班加點審閱,很快反饋信息,給了我大量的指導。可以說,沒有陳教授的全程指導,就沒有本書的出版。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廣東省教育廳思政處袁本新處長多次給予鼓勵;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文清、院長湯少明、黨委副書記徐啟揚、副院長陳傑倫分別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勵。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傅義強教授也給本書提出了寶貴意見,在這裏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

本書由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方燕統籌,明確宗旨、擬定主題,製定大綱、規劃篇目。葛陳榮、鄒開明、王世海、曾名沁、趙愛琴參與寫作。全書由方燕和葛陳榮進行統稿和修訂。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考並吸收了國內外馬列主義學界同仁有價值的思想、觀點,除注釋、參考文獻標明外,恕難一一列出,謹致謝忱。

本書作為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的擴展性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觀點,但是有些觀點還很不成熟,也不一定準確。由於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研究時間很短,加上本書由多位作者執筆,在寫作風格上有所不同,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作者

2011年2月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