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你怎樣,你的愛情就怎樣
你是怎樣的人,你的愛情就是怎樣。你不相信自己,你的愛情也沒辦法相信你。
小謝和張柏芝高調秀恩愛數年,卻在有了兩個孩子之後仍曝出了離婚的傳言。娛樂版傳的有板有眼,說是因張柏芝一直要求財產轉到她名下而終於激起小謝不滿,已經鬧到分居。於是乎,媒體蜂擁而上,繼私奔之後微博有了新的熱點話題——“你還相信愛情嗎?”
劉燁和謝娜分開,各自有了新伴侶,劉燁動作更是快到嬌妻嬌娃左擁右抱。於是,很多人傷心地說,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那麼轟轟烈烈高調秀恩愛的姚晨和老淩也離婚了,女方再披嫁衣了,男方也有了新歡,看似互無損失。但是,很多人傷心地說,還能相信愛情嗎?
普通人總難免借由明星的悲歡離合感慨自身,雖然八竿子打不著。但這世間有無數女人都靠八卦雜誌打發閑暇時間,說起明星富豪的前仇舊恨如數家珍,自己卻一如既往地跳進解不開的糾結裏。
你還相信愛情嗎?你願意和我私奔嗎?這樣鄭重的話題,如今提起來像個冷笑話。
某天,我問女友你還相信愛情嗎?她突然一怔,然後笑著說:“我很久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了。”也許你早已發現,一直問自己是否相信愛情的人,其實是對愛情寄予最多希望的那一個。就像問你是否願意和我私奔的男人,一定是最沒有勇氣的那一個。
感情這東西,沒有定論。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左右都看不上的男人,別人卻很可能如獲至寶。
閨蜜說,她最憎恨的事,莫過於那些死纏爛打過的男人,總愛找機會出來秀圓滿,而且還要強調是在被拒之後迅速搭上下一位。你問還相信愛情嗎,不如問現在誰還沒有備胎?
有多少人一邊曖昧一邊相親,有多少人訂婚之前還不放棄出席單身聚會類的場合,隻為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出現。有人捏著一副牌,不知道該打出哪張,更不知道留著哪張才是贏。有人用心無比,到最後卻兩手空空,連個像樣的吃飯看電影的陪客都找不到。說什麼靈魂伴侶,隻會被看成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份子。大家關心的是:你什麼時候能實際一點,可以有幾個拿出來比硬件看軟件,最後幫你選到一個綜合分數最高的那一位。
就像相親節目裏的很多女嘉賓,有沒有合適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萬千矚目。那些到了台上變成所謂公主的姑娘,就極盡挖苦刻薄之能事……別跟我們說,你在尋找愛情。
愛情是什麼?相信又是什麼?全世界的文藝工作者都在拚命挖掘這個命題,不管靠譜不靠譜,不管觀眾是哭是笑,隻要從裏麵挖到一桶金就好。它變成一種最實效的上位工具,它變成最容易表達卻最不容易實現的事。
可是它原本不是人類最深沉的一種感情嗎?它原本是那種可以讓人類拋棄任何財富、地位、身份、地域分歧的情感。所以,你是怎樣的人,你的愛情就是怎樣。你不相信自己,你的愛情也沒辦法相信你。
你的愛情並不想辜負你,那不是它的本意。你相不相信愛情,對它來說都不重要。因為它不過是你的一麵鏡子,映照出你當時當下的狀態。它真實,它真實的有些殘忍,它又真實的令人迷戀。
每個人在愛情裏,得失的都是自己的虛榮貪婪又或者卑微懦弱。而愛情的模樣一直都不曾改變,千百年來的愛情故事,其實也都是一樣的。
看到婚姻的殘酷,才懂如何相守
甭管誰比誰沒有文化,隻看生死輸贏,那才是男人的世界觀。
朱天心說:“所有的愛情到最後都是這樣,看到它的殘酷,才懂如何相守。”朱天心,我不愛,但是我愛這句話。
王朔說,這句話是他半生對感情的領悟:“婚姻怎麼選都是錯,你願意與我將錯就錯嗎?”於是最後,《非誠勿擾》裏,舒淇放下不甘心,立地成妻了。是因為她感受到了命運的無常嗎?還是因為孫紅雷死前對他們說:“我看好你們喔!”
我是不相信那個結局的,因為像舒淇飾演的梁笑笑這般的女子,可以有太多的選擇,可以有太多的寵愛,她缺的不是被愛,她要的是與眾不同的愛。在她們的眼裏,與眾不同的,才是真愛。
這世上的許多女子,她們的心智並不會隨著年齡而增長。她們的愛情,隻應該是電光石火。她們的愛情,可以忘乎所以、赴湯蹈火、天涯海角。那些為了相守,向生活向世俗投降的女子,是她們眼裏拋棄真愛的懦夫。
有人求一個相守的男人而不得,有人可以挑來揀去不如意非要蹉跎等待……愛情世界比財富世界,還要不公平的多。相比起來,婚姻反而是大大的公平多了。
初入社會的小姑娘們,時常感歎,為什麼某某老總、某某經理的妻子竟然是那樣一副尊容?為什麼某些成功人士背後站著的卻是如此學曆、如此品味的女人?
她們怎會想到,這就是時光的魔力。因為有一個甘願平凡並給予他們溫暖安定生活的女人,十年後,他們才成了如今的模樣。而現在,太多的女人並不願意賭上自己的青春,更別說當男人的墊腳石,成為他的養料。
這是婚姻與愛情截然不同的成功定律。對愛情期望過高的人,往往很難走進婚姻。而婚姻裏的成功者,一定必須要很坦然地向世俗投降。
所以,為什麼那些沒有物質要求的姑娘,那麼難找到意中人,甚至比要求房產財產不動產的姑娘還要難?因為她們覺得自己高尚得無所求,因為無法摒棄自己的愛情理想,因為無論如何也沒辦法成為那個躲在男人背後見不得光的女人。
“我都不求你有房、有車、有存款了,你怎麼還可以這樣沒氣質、沒文化、沒內涵、沒談吐以及沒情趣呢?”這是她們內心的潛台詞。因為不稀罕有錢、有勢、有學曆,所以可以輕蔑地說對方渾身散發暴發戶的氣質,所以才認為應該匹配更有品位、更有水準的男人。
這世界上兼備內涵、談吐、情趣的男人本來就為數不多,因為在男人的世界裏,從來不是以文化內涵情趣取勝。男人一定會偶爾羨慕那些會玩情趣、會搭訕美女的同類,但是他們內心裏卻會認定“財富和權勢”才是終極魅力所在。
一把槍加一個委任狀換一車銀子,甭管誰比誰更無賴,甭管誰比誰沒有文化,隻看生死輸贏,那才是男人的世界觀。他們的邏輯是:“請問,女人,你是選贏的那一個?還是選帥的那一個?或者,你是選有錢的那一個,還是選會哄你的那一個?”
“我想選很帥,而且最後贏了的那一個!”
“我想選有錢,又很會哄我的那一個。”
……
做出這樣回答的人,通常都容易愛上別人的丈夫。她們都是無法甘心求仁得仁的女人,卻又瞧不起那些已求仁得仁的女人。
她們哪裏知道,當你愛的那個人,變成丈夫,他就隻有心思演好一個角色,不是情人,不是知心哥哥,隻是“丈夫”。
不然,亦舒怎會感歎:“好好一個男人,怎忍心逼成‘丈夫’?”
不要以善之名行凶
在生命有限的時光裏,寧願心隨我動的放肆,也不願隨時像一個垂死者一樣向旁人乞求幫助,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敬意與尊重。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迷戀跳傘的富翁因事故造成脖子以下癱瘓,於是高薪聘請一位全職陪護。在諸多應聘者當中,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位毫無經驗並且剛從監獄釋放的混混。身邊人都不理解,他給出的回答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這樣兩個背景迥異的人,主仆之分,卻出人意料地相處融洽。午夜他病發,他推他出門,在街頭同享一根煙。一起打賭,演戲騙警察為超速的他們帶路。躲著所有人去山裏跳傘,領略從高空俯視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幫他打破癱瘓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歸。
這個真實的故事後來被搬上熒幕,成為當年法國票房冠軍。這樣一個老套的故事,被拍的有趣、真實、自然、動人。我想,假使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本國,情況或許就是這樣:衣不解帶的服侍、犧牲自我、容忍病人的一切壞毛病和壞脾氣。我們字典裏的感動,常常就是這樣被定義的,變成一種超越人性、超脫世俗的大無畏。
然而在這部電影裏,生與死都不再是拿來當噱頭的淚點。在生命有限的時光裏,寧願心隨我動的放肆,也不願隨時像一個垂死者一樣向旁人乞求幫助,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敬意與尊重。與感動無關,雖然無時無刻令觀看的人感受到溫情。
在電影後半段,富翁不想再讓他陪著一個病人度過餘生,於是他換了另一名看護。那位始終小心翼翼、稍有問題就以“他有病”來與旁人解釋的專業看護,令他的心一日日蒼老,越發懷念那個陪他玩、陪他瘋,甚至拿癱子這件事開玩笑的朋友。
在這個故事裏,人性的光輝閃耀,並不在於他們之間誰為誰做出了更大的犧牲,僅僅隻是在於:你給我所想要的安靜與尊嚴,我給你所願的認可與提攜。他們的學識、身份、地位迥異,卻在這一點上有著空前契合的態度:不要用你以為的善意,去讓對方感激。
每個成年人都有一個無法被陌生人輕易觸及的世界,不管是健康的人,抑或者身患重症的人。他們隻有在遇到同類的那一刻,才會釋放出一種夾雜著欣喜的善意。這種善意,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善,而是相信並且看重彼此的能量、真誠地表達自己,以及不把自認為的善強加給對方。
不要以善之名行凶,這或許是太多人都未能領悟的事。你認為她需要安撫和勸慰,而她其實隻想著能不能一個人獨自穿過黑夜。你以為他應該選擇更好的那一個,於是百般勸阻,卻不知道有些路隻能自己走,有些選擇或許是錯的但卻是心中所向。
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朋友,毫無疑問都是真心關懷我們的人。可為什麼,真正到了艱難之處,卻對他們難以言苦,甚至想逃離他們?人與人之間,必須隻能是在善惡觀上達成一致,才可心心相通。旁人認為的善,往往於自身更像負累。旁人認為的惡,卻是你認為的自由在高處。
他們為什麼能超越階層成為心靈知己,並且即使後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仍然常來常往?那是因為,他們讀懂了對方的善。更因為,他們首先把對方視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自由人,其次才是朋友。任何以情意為籌碼,就想左右控製對方人格自由的,最終的結局都必然是毀了那情意。
悲傷是自找的,快樂也是自找的
沒有人可以一直贏。敵視隻能讓生活裏所有不如意的事變成癌細胞,逐漸侵吞其餘正常並且健康的部分。
朋友的母親對她說:“如果有可能,最好嫁一個父母雙亡的男人。”她也苦笑,知女莫若母,一個隻會做土豆和雞蛋、熱衷買朋克首飾的女人,如何去討好公婆,簡直感覺比環遊世界更龐大費勁。
另一個和公婆同住數載的朋友,已然從長期鬥爭中成長為一名熟女中的戰鬥機、人妻中的蘇格拉底,成為諸多女同學心目中的生活導師。
那些中文係畢業的文藝青年們,曾經對與婚姻有關的詞彙及言論全部嗤之以鼻,如今人到中年,發現清高與文藝完全於事無補,生活既講不得道理,也沒辦法一廂情願的陽春白雪,轉而投靠成功的主婦們,得一兩招點撥,轉而豁然開朗。
有一部美劇一度非常風靡,據說連小布什夫人勞拉都至為迷戀。在那部劇的開頭,一個平靜的早晨,在做好早飯,丈夫和兒子離家之後,穿戴整齊的中年夫人拉開抽屜取出一支小巧的手槍,對準自己的頭。這是毫無預兆的一個悲劇。她的丈夫和孩子都不明白到底是什麼令她如此絕望。大幕拉開,主婦生活裏那些隱秘的絕望,被一一道來。
已婚女人的世界到底承受著多少壓力?撫育孩子、照顧老人、職場辛酸,然而最大的問題都莫過於——你的伴侶,他不懂你的傷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男人總是更熱衷去征服高深而廣闊的世界,但是一旦深入他們的平實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不過如此而已。平淡的生活,除開責任,男人們很難從中獲得樂趣,更很難去探究這其中的奧秘與真知。於是麵對生活,已婚女人們往往陷入孤軍奮戰的困境當中。同一屋簷下,除了自己,再沒有人懂得你,這是比艱辛瑣碎更難以翻越的高牆。
那位戰鬥機兼蘇格拉底的中年熟女,為了請月嫂的事鬥爭月餘,終於讓男人和公婆攤手,並且知曉請一位專業的月嫂對產後的婦女而言是多麼天大的事。但是她不再傷心亦不再流淚,這已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第二天的太陽照常升起,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帶娃的帶娃。
當年輕的姑娘們無法忍受對方的一點點忽略,更無法忍受對方把熱情全部付諸於工作的時候,人妻中的蘇格拉底卻在考慮著,換新房的時候一定要留一間書房給丈夫,因為他比這家庭的任何成員都更需要獨立的空間。我笑她,果然好老婆就是半個媽。她卻很平靜地說,隻有學會退,你才能進,這就是婚姻的戰鬥哲學。
再恩愛的夫妻,也沒有誰能一直容忍對方,總有一方會站在下方。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各司其職,各取所需,蹺蹺板一般輪流上下,終而皆大歡喜。沒有人可以一直贏。敵視隻能讓生活裏所有不如意的事變成癌細胞,逐漸侵吞其餘正常並且健康的部分。
十年來,從隻知退讓和哭泣,到爆發和任性,再到一邊隱忍一邊戰鬥。終於明白,如何在對待自己底線的時候,寸土必爭,絕不妥協。又如何在對待他人底線的時候,體現出最大的包容和諒解。我想,這不僅僅是婚姻的哲學,也是生活的戰鬥哲學。
因為堅守自我,才能不絕望。因為慈悲寬容,才能不丟失愛。生活就是一碗酸辣湯,在酸與辣中找到平衡與快樂。於是,你不懂我傷悲,這個話題在某一天就變成了偽命題。
可以被愛情收服,卻不該被它消亡
人生隻得這麼長,求一個細水長流,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男人與女人,為了婚姻,各自都總歸要付出些代價。男人的代價是負擔與自由,女人的代價是歲月與羅曼蒂克。因而,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婚姻這種體製,總有人活一輩子,要的都隻是戀愛,都隻是光鮮的約會。
職業“小三”的蜂擁而上,與其說是社會浮躁,不如說是物化的環境,大家都學會了各取所需。有人用錢忘記悲傷,有人拿青春換衣食無憂。但若你以為,美麗和青春還能換來更多,那恐怕是小覷了時光,你也未必做得到。
每對情侶,每對夫妻,都有屬於他們的暗語、他們的語境。若讓外人去評斷,很難真正明了。那些看起來荒誕不經的情節,它就真的發生了。別人看著是奇怪,他們自己一步步走來卻是覺得合情合理。若非不能放下,何苦會讓自己身陷一個男人的世界?若非不是總有必需,男人又怎會娶一個女子?不管是醜女配帥哥,還是美女嫁醜男,無法理解的都是外人。
他們求的什麼,他們要的是什麼,他們自己明了。求仁得仁,你求的是往後漫長的歲月,求的是後半生的經年累月,求的是正宮娘娘之位,那有很多是你必須要放下的,不得不放下的。
遲早有一天,再怎樣相親相愛,討好寵溺,也不是曾經那樣的電光石火了,如何會不失落?但真到了那個時候,看完那些匆匆過客,很多東西即便失落,也不去計較了。求仁得仁。
朋友的媽媽交代她,結婚前睜大眼,結婚後睜隻眼閉隻眼。
男人這種生物不似女人,再金龜都禁不起推敲,一旦碰觸太近,難免會有些地方令你啼笑皆非。不要管那些過往,遲早會被“在一起”的長久歲月打敗。你要的是往後三十年,這是個合算的買賣。人生隻得這麼長,求一個細水長流,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愛是那般的絢麗迷幻啊。可婚姻背後的煙花,一地雞毛,都要女人去背。“小三”們,哪裏會懂得這些瑣碎?明眼的男人知道,還是家裏那個適合去背負這些。
而一個已婚女子所能做的,隻能是保有自己,保有自己的快樂,不要讓他以為已經攻城略地,無所不占。而你,不是那個在此之後著睡衣穿行、睫毛膏也不刷的女子。你,隻是被他暫時收服,而不該是被他消亡。你不是一個不體麵的亡國奴。
女人啊,不要以為你圈住一個人,就一勞永逸。起初隻是需要本能,無需太多技巧。往後的往後,才更需要仰仗智慧。當然,一定會有人不願走這條路,她們無法學會從瑣碎平淡中找到樂趣,求的是把你溺斃的愛,求的是煙花四濺。
每個人的選擇都無可厚非,隻要她願意,過的了自己那一關。隻是,一個女人,一生又得綻放幾次?紅顏彈指老,總歸有一天,該放下的還是要放下,該背負的還是要背負。一個人,到了最後,就知道,該相信的必須相信,該退步的必須退步。
誰是你值得一輩子去愛的男人
如果你愛她,請先從尊重她的閨蜜開始。因為,那才是她內心世界裏必不可少的支柱。
我記得,《欲望都市》的最後一集,MR BIG在巴黎街頭向凱莉求婚。
其實,我一直都不怎麼喜歡MR BIG,因為他每次的傷害都是那麼突然到來,讓女主角手足無措。這個喜歡保持適當距離的大男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讓她在感覺到幸福的時刻,毫不留情地劃一個戛然而止的休止符,然後又總是在她以為找到下一站幸福到來時現身,擾亂她的心智。
某一集中,她終於對著他在街上怒吼:“你是裝了雷達嗎,為什麼每次我覺得幸福要到來的時候你就出現?”看對麵那個男人,無言以對,我卻頓時精神振奮。如果真有因果報應,為什麼從來不見在愛情裏出現呢?
愛情與因果,似乎從來都是對立的。越付出越傷心,越沒有底線越沉淪到穀底。愛情讓人學著變成壞人,不瘋魔不成活。
六年了,她對他不是沒有怨恨的。可是在巴黎的街頭,她打電話給米蘭達說:“你不要笑我,我有一點想MR BIG。”
找一個80分的戀人,比找一個90分的情人要難得多。畫家是一個90分的情人,懂得彈鋼琴,懂得做早餐,懂得念詩歌給她聽。MR BIG在這六年裏也是一個好情人,可是他要懂得怎樣才是80分的戀人,卻經曆了那麼漫長曲折的道路。
到了最後,所有的求愛語言,不是說“我會愛你直到永遠”,也不是說“嫁給我,我會讓你幸福一生”,這是多麼可笑又可悲的事情。
對於凱利來說,真正讓她相信是他愛她,並且真心誠意願意娶她,是因為他對她的閨蜜說:“你們才是她的最愛,哪個男人能在凱利那排到第四,已經謝天謝地了。”
隻此一句,她知道:他是真的懂了她的世界,他是真的接納了她的世界,他是真的誠意要求融入她的世界,屈尊做一個第四名。
很多女人對婚姻伴侶的選擇,並沒有那麼複雜,不過是“若你沒有誠意走進我的內心,就不要拉扯我走進你的人生”。可惜,很多男人都不懂,什麼叫作“誠意”地走進一個女人的內心。與此同時,他們也難以理解“閨蜜”在女人生命中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閨蜜”往往是讓女人心潮起伏不平的罪魁禍首。
凡是要求妻子的世界隻有老公和孩子的男人,一定都是在自尋煩惱。不是嗎?一個要求做國王的男人,蠻橫隔開她通往其他心靈別墅的道路,卻沒有能耐為女人建一個無所不能的城堡。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實在愚蠢至極。
女人的女朋友和男人的男朋友一樣,都是財富,誰動了那些財富,都需要付出代價。如果付不起,麻煩不要武斷隔斷這些聯係。畢竟,誰也給不了誰一個至為完整的天堂。
《傲慢與偏見》裏,伊麗莎白的父親說,他最愛的女兒應該嫁給一個值得的人。女朋友之間的愛,就是那樣一種混雜父愛與母愛的情感。在成年之後再也無人庇佑的感情缺失裏,她們互相偎依取暖,彼此成為彼此的避風港。
史蒂夫說:“米蘭達,在你的心裏,你的女朋友們都是無人可匹配的。”其實不是這樣。隻是他不懂,她們要的不是匹配,是值得。這個詞裏,含有無限的深厚愛意。因為比旁人更懂得那份珍貴在哪兒,因為比外人更明白那真正的脆弱在哪兒,才能看到那個人是否值得。
所以出身名門的夏綠蒂嫁給毫不講究的猶太律師,女強人米蘭達嫁給一個小酒保,公關皇後薩曼沙愛上了年輕的餐館服務生史密斯……他們都不是那個最強大、最浪漫的戀人,但可以在她們最脆弱、最羞愧、最束手無策時候,站在他們的身後。
隻有女人,才能真正理解女人的憤怒、失落、脆弱、妥協。所以,她們難免對於她的婚姻伴侶有著更高的要求。
其實,女人,更多的時候,她們要的不是結果,是姿態,那份讓她們覺得這份愛是值得的姿態。她們就是那麼虛偽的動物啊。你是否能給她全世界,從來都不重要。她隻是不想見到讓她去懷疑愛的姿態。因為在愛情裏麵的她們,討厭懦弱,討厭忽視,無法忍受任何微小的閃躲。
如果你愛她,請先從尊重她的閨蜜開始。因為,那才是她內心世界裏必不可少的支柱。
歲月靜好,隻因有一個愛回家的男人
細水長流,歲月靜好,需要一顆不折騰的心,更需要一顆明白的心。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一個空間。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吃飯,他說:“有一段時間我很害怕回家,周末甚至寧願加班。”聽得我心裏一震。
想起閨蜜有次跟我說,他先生買車之後,回家之前總喜歡在車上坐一下,什麼也不幹,聽聽音樂發發呆,才願回來。她說:“他隻有單獨和我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做自己,多可憐。”回到家就是父母和孩子一大幫子人,父母要哄,孩子要哄。要是我,也一定會覺得很累。
然而,又有多少女人懂得男人為什麼那麼“怕回家”?又有多少女人懂得“喜歡回家”是一個丈夫對妻子最高的肯定?
傳統女性在婚姻中為了確定自己占據著家庭的絕對中心地位,往往逼得對方毫無空隙可躲藏,這或許讓自己得到心安,卻是對感情最大的傷害。
在婚姻中,最怕的是某一方隻顧及自己的感受,忘記了將心比心。他內心有一個天真的小孩,他其實所求不多,或許隻是希望能安靜躺一下,或許隻是吃一頓很簡單的家常飯,一起看個電視,玩一下遊戲,然後旁邊坐著他愛的女人。
在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很多人都會因此痛苦煩惱,懷疑是不是愛情變少了,是不是不那麼在乎了。
其實大多數男人在家裏時,容易變成一個很傻很呆的人,沉默寡言,不再健談,喜歡不動腦子不思考的狀態。所以他們討厭雞毛蒜皮,就想做一個任性的小孩,卸掉回家前的那些成熟穩重的麵具。他們也會有抱怨,也有疲憊,也有迷茫,有懶惰,有逃避,有再也隱藏不了的失落感。
很多年輕女孩子抱怨:“為什麼他表現的比我還要脆弱,還要不堪一擊?”不要隻用眼睛來判斷你的愛人,要用你的心。之所以他可以放下一切防備和武裝,之所以他變得不再那麼強大,那隻有一個原因:他相信你是這世上最可以信任的人。
有一天當戀愛變成婚姻,男人搖身一變,不再幽默,不再極盡討好,不再佯裝堅不可摧,那是因為你不再是他的獵物,而是他的伴侶。他不用再武裝起一切,不用時刻準備好戰鬥。他因為在進門的那一刻放下了警惕,而顯得疲憊不堪。恰恰相反的是,家庭才是女人時刻保持敏感與嗅覺的戰場,所以,她們難以理解男人為何愛以這樣一副“漫不經心”的姿態出現在家庭生活中。
其實,我認為,所謂的夫妻,更像一起成長的兩棵樹。不管外人眼裏,他是如何,你知道他真的苦與樂,你也知道他真正的平凡和俗氣。
這可能是婚姻中最令女人失落的一麵,卻是你不得不承受的一麵。他不是不再能讓你依靠,他亦不再是心裏不再有你。其實那是感情的另一種升華。有你在的那個家,就像子宮一樣的,天然適合他的憩息,給予他喘息的空間,供給他的能量,那是他想要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