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序言:榜樣的目的
序言:榜樣的目的
西方有一句諺語:“一頭獅子率領的九十九隻綿羊可以輕易打敗一隻綿羊率領的九十九頭獅子。”這是對領導作用的最直觀形象的論述。當有了出色的領導人物,一個團隊會迅速變得團結、有序、高效,那些看似無法達到的目標,也能在領導人物的籌劃、安排、堅持下,輕而易舉地達到。
在中國有一句俗語:“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說的是優秀領導人物的稀有程度。沒有領導,精英的組合也可能是一盤散沙,每一個團隊都渴望強大的領導,但人們對領導的理解,對優秀領導的心理期望,以及在領導崗位的人對自我的要求,常常出現偏差,導致領導空有其位,卻缺乏真正的領導力,不能有效地控製和指揮他負責的團隊。
在中國,有關領導力的傳統理解,導致人們對領導的力量期望過大,也導致領導的自我意識過度膨脹。於是,家長式管理、一言堂式管理、淩駕式管理和主仆式管理成為管理的主流。在西方,早就有學者研究管理、研究領導的角色,他們推崇的領導是嚴格規範的現代企業製度和領導力的結合,這無疑更能保證團隊的秩序和生命力。
管理大師柯林斯的“第五級領導人”理論,倡導領導者是仆人,他首先將領導者分為五個等級:能力強的個人,團體貢獻者,優秀的經理人,有效力的領導者,而第五等級,則是“具有極端謙卑和強大決心的領導者”,這要求領導者必須有服務意識。但這畢竟是理論的想象,在現實管理中,領導始終是自上而下的,出於人性的弱點和組織的要求,極少有人能做到“極端謙卑”,相反,人們更多地看重他們的其他能力:決策、魄力、洞察力、眼界。
也許人們所期待的管理者是一位可以仰視的榜樣。他並非嘮嘮叨叨的家長,把員工所有的事處理妥當,他隻需要建立一種威嚴、一種原則,讓員工們自動自覺向他看齊,並以此為榮;相反,倘若一位領導隻讓他的員工感受到剝削、壓榨、弄權或者無能,他們會自發疏遠、背離這位領導。眾叛親離的困境,足以說明一位領導在做人做事上的失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位有領導力的領導能夠建立有效溝通,能夠保證團隊成員各在其位,能夠保證團隊目標的實現。這就完成了人們的心理期望。此外,領導力還包括優秀的觀察能力、高效的執行能力、出色的計劃能力、強大的控製能力,這都需要在位的領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汲取來自各方麵的智慧。畢竟,領導不是天生的,榜樣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樹立的。
本書的目的,是與領導們探討領導力的成因,探討建立領導力的規則。激發領導自身的潛力,靠的是不斷的嚐試和積累、外部的刺激,以及智慧的補充。領導力的智慧來自何處?來自對社會各個方麵的觀察,領導的眼睛應該始終觀察著時代,時代政治的風雲變化,時代風貌的沿承變遷,時代技術的日新月異,時代潮流的潮起潮落,時代商機的萌生變換……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積澱,在積澱中尋找機遇、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