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參考文獻(1 / 1)

[1]高校“兩課”教育教學熱點難點問題解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秦宣.鄧小平理論研究述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3]劉守旗等.教育的藝術[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4]張武升.教學藝術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北生.教學藝術論[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

[7]張蔚平.思想教育的科學和藝術[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

[8]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藍明光等.思想政治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0]劉廷友.啟迪心靈的藝術[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89

[11]嫁夫.思想教育方法古今談[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

[12]譚祖源.思想政治工作100法[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

[13][美]H.韋辛格.批評的藝術[M].北京:圖書出版公司,1989

[14]郭政.政治理論課講授藝術[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

[15]曲嘯.青年思想教育改革與探索[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16]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17]熊高仲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18]胡興鬆.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19]張寶臣等.課堂教學藝術[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

[20]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文獻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1]張小元.藝術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2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3]許汝羅,王永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生輔學讀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4]羅映光.形勢與政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25]楊鳳城.毛澤東思想研究述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6]顧海良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7]周華虎等.毛澤東思想概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8]管文虎等.鄧小平理論概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9]賴廷謙等.思想道德修養.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30]思想道德修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1]徐誌宏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2]馮文廣等.德育藝術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

[33]陶行之教育文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34]跨美紐斯.大教學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5]亞裏士多得.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36]盧梭.愛彌爾.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37]蘇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長的談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38]陳正安等.大學德育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39]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