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學是創造性的勞動,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是人們的共識。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第一次明確提出和比較係統地論述了教育藝術(包括教學藝術)的思想。他認為“教育人是藝術中的藝術,因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複雜、最神秘的”。法國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爾》一書中多次提到教師的藝術,教育的藝術。
他說:“教師的藝術絕不是要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瑣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斷地使他接觸他將來必須知道的重大關係,以便使他能夠正確地判斷人類社會中的善惡。同學生交談的時候,必須善於啟發你在他心靈中所培養的思想。”日本著名教育家齋騰喜博說,“我認為,教師是教學藝術家”。“我一直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藝術”。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蘇靈揚也說:“教師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創作,而且比藝術家的創作更富有創造性。”可見,對教師教育教學藝術的認識,無論今古中外,都是基本相同的。
對教師教學藝術性的研究,構成了教學藝術論的主要內容。關於教學藝術論的研究成果很多,近年來也出版了不少的專著,這對於推進教學研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承擔著傳授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職責,而且更重要的是肩負著鍛煉能力、深化認識、提升覺悟、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是一項使學生崇高而又使自己崇高的偉大事業。因此,作為教學的一種特殊類型,毫無疑問它同樣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更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廣大教師和理論研究工作者不斷地進行研究。
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才能不斷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切實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但勿容諱言,目前這方麵的研究還相當薄弱,特別是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藝術進行的係統研究更為薄弱,研究成果還很少,這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學工作中的地位、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2005“新方案”實施的相關要求、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藝術的迫切願望都極不適應。
聶彩林同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藝術》一書的出版,在這方麵作出了積極的可喜的探索,這是值得欣慰和鼓勵的。
該書既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藝術的相關理論、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又緊密植根於該課的教學實踐;既透視著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全局的科學審視,又充滿對該課教學各環節的縝密思考;既具有邏輯的聯係和力量而不瑣碎,又致力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概括而具有操作性。
相信該書會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教學研究者有所裨益。因為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著“教授不甚得法”“教學不甚受學生歡迎”“教學針對性、實效性較差”“對2005新方案、新教材不甚適應”等等困擾,解除困擾的途徑固然是多方麵的,但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藝術水平應該是最為重要的。
因此,該書應該可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水平的重要參考書。
當然,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書中亦有一些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某些看法或見解也隻是一家之言,有些研究還需要做得更紮實、更深入和更科學,但這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相信通過作者的進一步努力,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藝術的園地中辛勤耕耘,會收獲更多更好的成果。
徐開來
二OO七年四月於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