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裝在沙漏裏的時間
◎懶人的自辯書
懶人的腦袋裏都在想什麼呢?住在布魯克林的懶人史丹利給我寫來一封洋洋灑灑的自辯郵件。他說:“很多人都說這個世界其實是由懶人推動的,我以前每次聽了都搖頭,深以為恥,但現在卻覺得這話說得並非沒有道理。我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懶人,這我承認,但我認為這沒什麼可丟人的。世界各地的發展與我沒什麼關係,我沒必要去了解;別人的工作好壞與我又有何幹呢?我亦無須傷神。我就是我,一個愛做白日夢的年輕人,但至少我現在過得不賴!”
史丹利真是一個善於為自己的懶惰尋找借口的人。我料想,平素你也是如此,在一係列的壞習慣中,你可能唯獨對“偷懶”情有獨鍾。沒錯,我們是這個星球上最擅長浪費時間的動物了。每當我們感到疲倦和懶惰之時,就能立刻找出乃至創造出一堆不去做某件事的借口。
“沒有時間”的借口——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相信幾乎所有的人都對自己或別人說過這句話。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都在第一時間拿這個借口掩蓋自己的懶惰。人們很輕易地相信自己“真的沒時間”,被自己的謊言所欺騙,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思考這種偷懶的伎倆上。
假如把這些時間統統拿出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局麵呢?你會發現自己處理哪怕最艱難的工作,也擁有綽綽有餘的旺盛精力。
因為討厭所以不去做?
有的人告訴我,他們之所以喜歡偷懶,是因為討厭這份工作。“我恨死這個職業了,我真想轉行!”曾去歐洲留過學、目前在北京一家IT公司當程序員的嚴先生說。他每天都在寫代碼,這是一個辛苦的工作,而且讓他深為厭惡。有時他覺得自己的人生真是黑暗,竟然淪落到了這種境地,難道一輩子都要在這個泥潭中打滾嗎?基於這種“自認為人生倒黴透頂”的心理,他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種拖延和無所謂的心態。
由於自己的討厭而浪費掉寶貴的時間,無疑是一種愚蠢和幼稚的行為。如果你真的憎恨一件事情,為什麼不趕快離開它或換一個環境呢?你不喜歡寫代碼,可以重新規劃職業生涯,比如,未來5年投身廣告行業、文藝領域或向管理層麵進軍。相對於逃避或偷懶,後者才是一種積極的作為。就好像你麵對一盤難吃的菜,最佳方案是到廚房用10分鍾的時間炒一盤喜歡吃的菜,而不是麵對著這個盤子沉默半小時。
我很累——出現次數最多的絕妙借口
在辦公室或臥室門口,一句“我很累”,頓時就沒人敢威脅或逼迫你。你是一個很累的人,下班回家就一頭栽進沙發睡著了,連鞋都沒脫。於是,其他的事情你都可以置之不理。即便在工作中,麵對上司我們也經常使用這個理由:“老板,我很累,真想歇一歇啊!”
上司礙於你的“身體狀態”,往往不敢過分催促——誰知道這名下屬的身體是否真的存在狀況呢?萬一倒在工作崗位上,誰來負這個責任?上司這時麵臨兩難的選擇,他們一方麵鄙視你,另一方麵也不會強迫你。多數情況下,除非碰到了不通情達理的嚴厲上司,你往往都能過關。所以,懶人喜歡這個借口。
然而,真正的事實是什麼呢?有時候我們的疲勞恰恰是太懶導致的。比如你早晨起得越晚,起床後就感到身體越疲勞——這也是一種很累的感覺。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就感覺很累,那麼一定不是工作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作息習慣需要改變了。現實中,我看到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後者。
◎“總有一天我會……”
在北京工作的小李說:“我感覺自己已經得了幻想症。今年我28歲了,卻還在上學。我的計劃是讀完研究生,再去讀博,爭取拿到博士證書後,再去找一份適合我的工作。我就這樣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衣錦還鄉,再娶一個漂亮的妻子……”
小李講了半天,全都在描述他的理想——寫在紙上的未來。這沒錯,理想是可以講的,但現實是什麼呢?他還在學校花著父母給他寄來的錢,甚至沒有找過一份實習工作。當假期到來時,同學們都去打工賺錢,補貼學費。小李呢?他在宿舍讀書,去郊外旅遊,或回家睡大覺。對於明天,他充滿了想象,同時也有著太多的恐懼。時間在不停地流逝,而他卻還不知道應該如何抓住現實。
他自己也覺得應該調整目前的生活,但卻不懂用什麼樣的方式。小李最後告訴我:“高老師,我自我調整了一年多,差點患上抑鬱症,試著找過心理谘詢,也沒什麼成效。我知道這是拖延症,但我就是不願意去麵對,過不了心理這一關。”
小李的問題出在哪兒,他應該怎麼辦?
他所有的時間幾乎全部用來幻想了,沒有精力去實幹,也沒有心情去執行自己的計劃。這樣的人很多,我在谘詢中經常遇到,他們談及明天時眉飛色舞,好像未來就是美好的,自己一定能成功,但談到現在時,卻變了一副態度:“現在不著急,我再等等,我還沒準備好……”有的是理由。
還有些人則自稱“完美主義者”。他們對自己的一切事情都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同時又對現實很失望。因此,對抗的方法就是把結果留到不可測的未來——在遙遠的未來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隻不過不是糟糕的現在。於是,“總有一天”就成為了他們的托詞。
第一,必須讓自己的意圖與行為變得一致起來。
有拖延壞習慣的人,往往無法根據自己的意圖采取相對應的一致行動。比如明明製定了計劃,確立了目標,但就是在行動時表現得像一個背叛了靈魂的家夥。為此,你應該保持內我的一致性,既然有意圖,就得付諸明確的行動,努力地讓行為與想法保持同一個方向。
第二,先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