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元
重視和加強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政治優勢和鮮明特征。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時期,黨的領導人都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同誌針對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對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提出了全麵要求,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作風建設的理論。
一、江澤民同誌關於作風建設的論述,是新世紀新階段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強大理論武器
江澤民同誌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問題,在《江澤民文選》中有16篇文章進行了專門闡述。這些論述回答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基本問題,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係統性、科學性和實踐性。概括起來,主要體現為五方麵的內容:
一是江澤民同誌深刻揭示了一個重大命題:作風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江澤民同誌總結了我們黨80年作風建設的豐富經驗,在汲取世界上執政黨沉浮更替的曆史教訓的基礎上,提醒全黨一定要重視黨的作風建設。他指出:“我們黨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一個領導著十二億多人的發展中大國的大黨,是一個帶領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政黨,黨的作風狀況,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關係國家的前途命運。”他多次強調:管理好我們這麼大的隊伍不容易。
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他著重指出:抓住作風建設,就抓住了新形勢下推進黨的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抓住了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切入點。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催人警醒。
二是江澤民同誌突出強調了一個首要的任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作風建設的第一位任務。江澤民同誌有句名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他指出,在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第一位的,因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首先是黨的思想路線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和我們黨的活的靈魂問題。他強調,不解放思想,教條主義盛行,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離開實事求是,脫離實際,脫離億萬群眾創造性的實踐,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他要求全黨同誌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製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可以說,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江澤民同誌關於作風建設問題論述的一個鮮明特點。
三是江澤民同誌強調作風建設要“全麵加強”,提出了:“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江澤民同誌著眼於從全局上、整體上認識和把握作風建設,提出作風建設是由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學風和幹部生活作風等方麵建設構成的係統工程。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要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能堅持做到“八個堅持”和“八個反對”。他強調,抓好作風建設,關鍵要落實到解決問題上,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抓緊解決那些不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不符合人民群眾意願和要求的突出問題。這“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體現了新的曆史條件下黨的作風建設的現實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作風建設理論的創新成果。
四是江澤民同誌提出了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江澤民同誌有句精辟的論斷:“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曆史和現實表明,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發揚好,這是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他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他反複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和方針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以最廣大人民滿意不滿意為根本準則。因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要緊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