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認識來源於實踐,也應當高於實踐,隻有通過對不斷發展的實踐進行深刻的總結和提煉,認識才能上升為能夠指導實踐的知識、經驗和理論。迄今,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執政60多年、領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堅持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製度創新,不斷增強黨的創造活力。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麵臨著新的形勢與新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深入總結近年來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經驗,從高校自身實際出發,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運行機製和實施路徑,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麵,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黨組織麵臨的核心課題,也是引領和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1年4月,在清華大學慶祝建校10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特別指出,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必須大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高校不僅是高層次人才的孵化基地,承擔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也是研究科學、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重要承載體。學為人師,行為示範。無論幹部、教師和學生,他們居信息之前沿,秉知識之總彙,創精神之新異,已成為或將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中堅力量、對民族和大眾具有精神感召力的群體。學校黨組織擔負著聯係師生、宣傳師生、組織師生、團結師生,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學校各項決定的重任,是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實現教育目標的戰鬥堡壘,為此,唯有不斷從理論和實踐上積極探索和加強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進一步增強黨在高校的戰鬥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動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始建於1954年,是一所以“立足重慶基礎教育,服務教師專業發展”為辦學宗旨,以“鍥而不舍,止於至善”為校訓,具有悠久的辦學曆史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的公辦普通本科院校。近年來,學校黨委在重慶市委、市委教育工委的領導下,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以辦人民滿意的大學為目標,著力抓全局謀改製,抓班子塑形象,抓隊伍強素質,抓思政促成長,抓機製重管理,注重以理論指導實踐,做好“抓黨建、促三風、建三高”、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工作,使全校黨組織和黨員政治更加堅定、組織更加堅強、作風更加務實,在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等方麵進行了一係列探索實踐,也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製度成果,形成了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和新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