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序 一)(1 / 3)

十七屆三中全會認真考慮和把握我國農村改革發展全局,把創新農村基本經營製度、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作為今後一段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明確指出,要“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導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這就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迎來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春天。

一、深刻理解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重要性的認識

(一)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是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然選擇

現代農業是 廣泛應用先進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以及現代經營管理方法的專業化、社會化的農業生產形態。其特征是產業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產品規格化、經營規模化、過程機械化、技術標準化、質量可溯化、資源節約化、環境生態化的農業。其中,現代經營管理方法即指合作經營管理,其載體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國外稱為“農協”。農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表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協)主導下的“合作社(協會)+公司+農戶”的新型產業化機製,可有效地組織千家萬戶的小農按照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國內外市場的要求進行規模化、規格化、均衡化生產。這樣,既利於推廣先進的標準化、機械化、良種化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又能發展“訂單”生產,繁榮農產品流通,抵禦市場風險,規避無序競爭,維護農民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農民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低,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性約束,加快和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切實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化程度,是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然選擇。

(二)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是壯大集體經濟,建設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係的方向轉變,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這就進一步豐富了“雙層經營”體製的內涵,為發展新型合作組織、壯大集體經濟、建設新農村指明了方向。近幾年來,我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迅猛發展,特別是“支部+合作社”村社互動的生產經營方式,既盤活了村集體“三資”,又收到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的實效,成為壯大集體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深受農民歡迎。

(三)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是統籌城鄉,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重要載體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農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實踐表明,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農協在對接城鄉市場、發展農業物流、開展農產品貿易和承接國家的農業補貼、農業產業化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載體。我們要樹立“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把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擺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