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主要參考文獻:(1 / 3)

1.教育部社科司組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陳萬柏、張耀燦著.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劉新庚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張耀燦等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瑞蓀等.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7.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8.扈中平.教育目的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9.孫美嚐.文化價值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

10.江澤民.江澤民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

11.張正義.論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3)

12.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99-06-16

1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4.荊惠民等.思想政治工作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0)

15.張耀燦、鄭永廷、劉書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6.徐誌遠.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範疇學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7.本書編寫組.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學習出版社,2000

18.孟誌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3)

19.於曉雷.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研究回顧與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7

20.朱燕.淺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構成.前沿,2005

21.葉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論.前沿,2004

22.田曼琦、白凱.思想教育係統工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3.李秀林、王於、李淮春.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7.貝塔郎菲.一般係統論.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叢刊,1979

28.張世貴.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探析.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

29.沈國權.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論.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2

30.張耀燦、劉偉.論教育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要素.江漢論壇,2006

31.黃獻清、賀爭平.論思想政治教育客體主體性的培育.現代企業教育,2009(2)

32.張耀燦、徐誌遠.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概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3.駱鬱廷.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客體及其相互關係.思想理論導刊,2002(4)

34.楊帆.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客體的主體性特征探析.求實,2002(9)

35.周建鋒.加強主體與客體的和諧互動.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9)

36.王煒.信息論對教育發展的啟示.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8)

37.袁桂林.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8.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9.張革華、彭娟.從教育者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湖北社會科學,2000(11)

40.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1.盧嵐、徐誌遠.思想政治教育客體: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重要範疇.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42.倉道來.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