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2]第八章 良好的修養,從點滴開始3(1 / 3)

[BT2]第八章 良好的修養,從點滴開始3

[BT1]勇於麵對自己的錯誤

當你犯了錯誤導致失敗時,不要氣餒,不要自責,更不要逃避。這時應該勇敢地麵對現實,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隻有這樣,你才能進步,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再聰明的人也總有考慮不周的時候,都會不可避免地犯錯。有錯誤就可能會導致決策失誤,行動失敗。有一些人明明是錯了,卻始終不願承認,以為這是丟人現眼的事。這正是一種心高氣傲的表現,而且這也暴露出了他內心的怯懦,這種做法不僅於事無益,而且還會讓人鄙視。

如果能夠誠實認錯,知錯則改,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姑且不論犯錯所需承擔的責任,不認錯和狡辯對自己的形象有強大的破壞性,因為不管你口才如何好,又多麼狡猾,你的逃避錯誤換得的必是“敢做不敢當”之類的評語。最重要的是,不敢承擔錯誤的行為會成為一種習慣,使自己喪失麵對錯誤、解決問題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所以,不認錯的弊端遠遠大於所得到的眼前利益。

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對的。當我們得出正確的結論時,我們會感到特別高興。當老師對學生說你答對了的時候,學生會覺得驕傲和快樂。相反地,如果老師說:“你答錯了!你沒有通過考試”,那麼學生就會因此害怕自己又答錯,反而會答錯更多。

許多事情,很少有人能準確判斷哪些是百分之百正確或百分之百錯誤的。然而,不管是在學校也好,公司也好,還是在運動場上,我們所有的社會係統都隻能接受我們做出正確的事情。結果很多人都在充滿防禦的心理下長大,而且學會掩飾自己的錯誤。還有一種人,他們在被指出錯誤之後,因為害怕再犯錯,幹脆就什麼事情也不做——他們會變得既緊張又有抵觸的心理。

當然,如果對任何事情都認定我對你錯,這也是不明智的。一句俗話講的好:“或許你會因此而贏得某場戰役,可是你最後可能會輸掉整場戰爭。”有些人不僅堅持認定自己時時刻刻都對,而且他們在辯贏了之後,還會對別人幸災樂禍,自我吹噓一番;這種人是典型的令人無法忍受的,他的為人和裝出什麼都懂的樣子,隻會讓別人討厭而已。

對這些人我們要奉勸:與其裝出一副自己什麼都對、洋洋得意的樣子,倒不如做錯事情的時候勇敢承認比較明智一些。如果有人在你做錯事情的時候貶抑你,你內心應明白這個人的心理大概有問題。同樣的道理,對於那些斬釘截鐵地說自己對,並常常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人,人們也會對他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人不可能永遠都正確,也不需要永遠都正確,犯錯在所難免,失敗也總是會不時地光顧,但隻要我們內心不放棄對正確的探索與追求,隻要我們犯了錯誤之後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我們就可以是一個具有崇高品德、受人敬仰的人,我們最終也必將迎來屬於我們的那一份成功的喜悅。

承認錯誤要很大的勇氣。雖然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我們還是要麵對它。假如不去麵對,就等於逃避,逃避就等於犯了第二次錯誤。錯誤是人生必修的一課,每個人都要細細研讀。錯誤很有可能是再一次錯誤的開始,如果知道錯了,就不難把錯誤根除。我們既要“大度能容,容天下之事”,也要勇於麵對錯誤並承認錯誤。

[BT1]避免與他人正麵爭吵

在我們的生活中,爭吵似乎無處不在,越是親近的人之間越容易爭吵。爭吵往往不是為什麼大事,而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事雖不大,吵起來卻傷了感情、傷了和氣。所以說,爭吵的雙方永遠沒有哪一方會獲勝,就算你在爭吵中占了上風,卻輸了感情,丟掉了自己的涵養。

[HTK]三國時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選擇。長子曹丕雖為世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華,文名滿天下,很受曹操器重,於是曹操產生了換世子的念頭。

曹丕得知消息後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貼身大臣賈詡討教。賈詡一方麵做曹操的工作,一方麵對曹丕麵授機宜。賈詡對曹丕說:“願您有德性和度量,像個寒士一樣做事,兢兢業業不要違背做兒子的禮數,這樣就可以了。”曹丕深以為然。

一次曹操親征,曹植又在高聲朗誦自己作的歌功頌德的文章來討父親歡心,並顯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卻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話也說不出。曹操問他什麼原因,曹丕便哽咽著說:“父王年事已高,還要掛帥親征,作為兒子心裏又擔憂又難過,所以說不出話來。”

一言既出,滿朝肅然,都為世子如此仁孝而感動。相反,大家倒覺得曹植隻曉得為自己揚名,未免華而不實,有悖人子孝道,作為一國之君恐怕難以勝任。畢竟寫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國才能吧。曹操死後,曹丕順理成章的登上了魏國皇帝的寶座。[HT]

其實剛開始時,曹丕是極不甘心自己的世子之位被弟弟奪走的,他想拚死一爭,卻又明知自己的才華遠在曹植之下,勝數極微,一時竟束手無策。但他畢竟是個聰明人,經賈詡的點化,腦瓜頓時開竅: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與其爭不贏,不如不爭,我隻需老老實實恪守世子的本分,讓對方一個人盡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後,這場兄弟奪嫡之爭,以不爭者勝而告終。

儒家思想主張“不爭”,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君子之爭”。所謂“君子之爭”,在現代看來,就是要有君子的風度,要按照遊戲規則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爭。爭並不一定是壞事,能使人向上,能促進事業的發展,但不正當的競爭就會抑製人們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成為社會發展的道德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