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古人雲:“君子不可不修身”。孔子在《大學》中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說明良好的個人修養是成就事業的前提。

修養是一個人待人處事的態度、修身養性的程度、文化理論的水準,修養是一個民族的道德準則、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現,修養也是現代人的立身之本,必備的基本素質。

《易經》乾卦上說:“天行鍵,君子自強不息。”坤卦上說:“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是我們國家最知名學府清華大學的校訓。可見,品德修養影響人的一生,決定人生的高度。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裏特說:“修養是有修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人生不能沒有一種品質,人生不能沒有一種情操,人生不能沒有一種美德,人生不能沒有一種修養。

美國成功學大師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維博士指出,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須由內而外全麵塑造自己,首先從自身的品性修養做起。凡是不能由個人修養做起,而期望改善取得成功,都將徒勞無功。

柯維博士為了“確定地找到成功的鑰匙”,曾經對1776年美國建國後200年間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論著加以研究。他發現,前150年中的作品強調“品德”為成功之本,包括正直、謙遜、樸實、耐心、勇氣等,也就是圓滿的生活、恒久的快樂、真正的成功與人的品性修養是密不可分的。

今天我們看似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大差別,但是我為什麼會有不同的人生呢?差別就在個人修養上。修養是道德品行的核心體現,追求良好的修養,其實就是追求自己全麵性的“卓越”。想要達到全麵、長久的卓越境界,務必要有良好的修養作為基礎。修養就是一種力量,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句話比知識就是力量更為正確。

有一則新聞似乎正可佐證。報載,2008年7月,重慶理念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學生。但在隨後不到4個月的時間裏,該公司陸續開除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僅僅留下1名大專生。據該公司反映,這些大學生被開除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不能勝任公司的人才需求。

比如,兩名計算機高材生因粗心而遺失價值3萬多元的設備受到批評,卻還振振有詞並以“學生犯錯是常事”為自己開脫責任。這是缺乏承擔意識的表現。一位女生被開除,卻是因為喜歡睡懶覺、上班經常遲到,並且在上班時間上網聊天,經多次警告仍置若罔聞。還有一位男生在與客戶吃工作餐時,誇誇其談,大聲喧嘩,不但使公司領導無法與客戶交談,而且席間還張嘴把痰吐在客戶腳邊,嚇得客戶跳了起來,但該男生卻啥事沒有,繼續吃飯。此君不懂基本禮貌,行為粗俗,令人生厭,炒之實不足惜。這樣的年輕人,怎不令人搖頭歎息和失望?

這則新聞告訴和警示人們特別是年青人,個人道德修養關乎人的立身之本,不可小覷。在我看來,良好修養不僅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而且是現代社會職場競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一個人所具有的良好修養是其人生最有價值的一種資源,不僅能夠促進他的人生發展,而且有利於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平時我們要注重從禮儀修養、品質修養、職業修養、語言修養、性情修養、精神修養等方麵入手,不斷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及綜合素質,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