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改進工作作風、改善黨群關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麵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麵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
重溫習近平同誌重要講話精神,對於進一步深刻認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踐行群眾路線、堅持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先進性建設,繼續努力解決黨員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深化體製改革和企業改革、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和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中,充分發揮黨員和黨組織的先進性,仍然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項迫切任務。
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推行公有製多種實現形式,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製力和影響力。國有企業作為公有製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發展先進生產力、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競爭能力至關重要。國有企業廣大職工群眾是黨執政的重要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職工群眾是國有企業的主體,隻有全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才能保證國有企業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國有企業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總體情況是好的,黨群、幹群關係是好的,黨員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著與黨員先進性要求不相適應、不相符合的問題。少數黨員理想信念動搖,黨性意識淡薄,組織紀律鬆懈,難以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少數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理論素養、政策水平不高,存在淡化和削弱企業黨組織作用的傾向,脫離群眾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少數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強,不能有效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有的甚至軟弱渙散、不起作用。這些問題嚴重影響黨的先進性,影響國有企業黨的工作,影響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在國有企業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做好國有企業的群眾工作,對於始終保持黨組織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對於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對於深化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改革,提升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黨風問題和反腐敗鬥爭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黨內存在的各種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是加強黨風建設麵臨的最直接、最現實、最嚴重的障礙。當前黨內存在的“四風”問題的種種表現,在國有企業也是存在的,有的甚至還比較突出。尤其是近年來國有企業在反腐倡廉中查出的一些大案要案,觸目驚心,損失巨大。這些問題和不良風氣如果不堅決抵製,勢必會妨礙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發展事業的順利推進,妨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國有企業黨風建設,要堅決懲治腐敗,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切實遏製和有效解決貪汙受賄、商業賄賂、買官賣官以及隱匿、侵占、轉移國有資產等突出問題。因此,在國有企業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強黨風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
在國有企業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按照黨中央要求,全麵理解群眾路線的內涵,堅決反對“四風”,檢修作風之弊,掃除行為之垢,著力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自覺把全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國有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轉換思路、轉變作風。國有企業深入基層一線、深入職工群眾,在與群眾直接接觸中“接地氣”,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集中、徹底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真正在提升組織競爭力上下功夫,借助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化國企作風建設。
國有企業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把黨的群眾路線具體化、實踐化,要始終與實踐相結合,用實踐來檢驗,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國企領導,特別是大型國企領導,要善於抓住契機,從思想認識和企業文化、製度和流程建設、作風和執行力等層麵對企業做一次“升級”。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要靠不斷的製度化建設,通過製度化、流程化的長效機製提升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進一步樹立黨員幹部為民務實清廉的正麵形象,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為了配合國有企業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在相關專家學者及從事國有企業黨務工作的同誌的指導下,編寫了這本學習材料,供企業黨員領導幹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參考。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