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努力提高監督能力有序開展黨內監督
李大倫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頒布和實施,標誌著我們黨的自身建設進入了製度化、規範化的新階段。我們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堅決執行、工作中狠抓落實。
一、強化監督意識,提高黨內監督的自覺性
強化黨內監督意識,必須立足於加強思想教育。各級黨委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和大力宣傳《條例》,真正做到讓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精通《條例》,全黨同誌熟悉《條例》,全社會了解《條例》。要通過學習《條例》,使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認識到,加強黨內監督是發展黨內民主、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是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舉措;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執政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的必然要求。要通過學習《條例》,使廣大黨員了解黨內監督的方針、任務、內容與方式方法,從而解決“不敢監督”和“不會監督”的問題。要通過學習《條例》,使全社會認識到任何人都必須接受監督,黨內不允許有不接受監督的特殊黨員存在,從而拓寬監督渠道,營造一個“人人敢於起來監督”的良好監督環境。
二、創新監督製度,構建黨內監督的長效機製
實踐證明,沒有以製度為載體的監督是軟弱的監督。我們必須強化製度創新,嚴密監督體係,把製度監督真正貫穿於工作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幹部隊伍的各個層麵,體現到權力運行的各個階段。要努力實現黨內監督的“四個轉變”:一是由滯後監督向超前監督轉變。對領導幹部的監督要堅持規範在前,預防在先。二是由柔性監督向剛性監督轉變。采取經濟責任審計、公開述職、廉政測評、實行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等措施,加大監督的強製性。三是由定性監督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監督轉變。把黨內廉政建設工作逐項量化,根據不同部門和不同職位及職責情況,確定不同的黨風廉政監督控製量化標準,形成對黨員領導幹部的量化監督管理。四是由明查式監督向明查與暗訪並重轉變。
三、拓寬監督渠道,形成黨內監督的整體合力
《條例》明確提出了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的原則,這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監督規律認識的深化。在突出抓好黨內監督的同時,要拓寬監督渠道,優化監督資源,充分發揮黨外監督的作用。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機製,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推行民主評議和質詢、聽證等製度,使群眾監督經常化、製度化。要充分發揮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用,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暢通民主監督渠道。要重視和支持輿論監督,重視輿論監督推動和改進工作的作用。要通過強化各個方麵的監督,使黨內監督與國家專門機關的監督、民主黨派的監督、群眾監督與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形成監督合力。
(作者為中共郴州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