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推讓可以增加GDP,提高個人身價,這點似乎被有識之士普遍認識到了,所以欲擒故縱成了國人最喜歡使用的謀略。諸葛亮原本早就有意加盟劉備集團,但為了炒作個人身價,以便提高將來在集團中的地位,硬是忍著,折騰了劉備三次,最後攢足了麵子才出山。這招的使用者其實很多,不過需要謹慎,畢竟劉備這樣好脾氣的主公不多。曹操聘請司馬懿時,司馬懿也許真不願意去。一度借口自己有風痹病,屬於殘障人士,不便為國效力。曹操並沒有親自上門探視,而是派情報人員晚上偷偷去偵查。司馬懿料到有這一招,演得很投入,一晚上躺著一動不動,於是曹操暫時作罷。過了幾年,曹操又想起了司馬懿,這次根本不管司馬懿有沒有病,直接吩咐使者,司馬懿再推辭,就抓起來。這回,司馬懿害怕了,馬上就去簽名報到了。曹操還算有修養的,換了朱元璋,你第一次推讓,說不定第二天人頭就落地了。
當然另外也有一種情況,本來打算等人家三顧茅廬就出山,結果遇上沒有耐心的主公,等不到推第三次,人家就不來了,欲擒故縱者難免會為此後悔不已。
受聘要推,辭職也可以作為欲擒故縱的一種伎倆。《圍城》中韓學愈、汪處厚們就經常玩辭職,辭職書一遞,配合以一臉孤傲的表情。領導往往會賠上笑臉,予以挽留。一挽留就收回辭呈,顯然沒有麵子。必定要再辭,一般大約經過三個回合,加工資、升職位……慰留的條件差不多都被滿足了,於是就可以一臉苦惱地收回辭職信,勉為其難地再幹上幾年。豬八戒摔耙子,並非真的不幹了,是想換個金耙子。
繼位要“三退讓”,求賢須三顧茅廬……這些雖然影響辦事效率,因為屬於喜事範疇,尚可被人理解。投降也要推上一番,著實就有些做作了。
相傳洪承疇被俘,起初絕食數日,拒不投降。皇太極知道洪承疇好色,每日提供10多位美女作為性賄賂。洪承疇居然能控製住荷爾蒙大量分泌造成的衝動,咽下口水,作視而不見狀。後來皇太極派出重量級人物範文程去勸降,洪承疇虛張聲勢咆哮了一番,似乎下定了當烈士的決心。最後皇太極親自出場,問寒問暖,並脫下自己的貂裘,披在洪先生身上。洪先生注視了他好一會兒,也許盤算了一下時機,覺得差不多了。便歎道:“真命世之主也!”接著叩頭請降, 隨即剃發易服。其實洪承疇一開始就不想死,這點範文程早就看出來了。洪承疇隻不過想要個台階下來,就像準皇帝們要個台階上去。皇太極滿足了他的麵子需求,他就順利歸降了,最後像那些準皇帝們一樣,把一切歸咎於天意。自己完全身不由己。
其實文天祥當初被俘,遇到的情況也類似。忽必烈派出了歸降的宋恭帝出麵勸降他,後來自己還親自勸降,給足了麵子。不過文天祥並沒有就坡下驢,還是慷慨赴死。
推來推去,這種遺風用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常常會讓人覺得很無聊。不過這種“委婉”風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藝術領域,也許到能造就文化上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