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起,約赴晉祠遊覽。承牟筱謙假馬兩匹,又雇驢車一,放置被服,又備休坐,六時出發,與仰先均乘馬,又附兵一人。出迎澤門,行二裏許,即過汾河。風甚緊,淺水已冰,河闊約七八丈,架橋編以粟杆,別有趣致。經十五裏,名南屯,有小村,立有國民學校,因入參觀。今日星期,學生有數人亦來自修,坑(炕)上小桌盤坐,此間堂〔坐〕皆如是。又行,加鞭稍速,餘左足解帶,因勒住,不知右足偏重而馬逸,為之墜地。幸塵土,不受傷,惟眼鏡破損,易得騎術經驗。仍乘即行,路更不平。十一時始到晉祠,自出城約五十裏。晉祠者,即成王桐葉封地,故有唐叔祠,中供邑薑,名為聖母。泥塑壁畫均甚古。又有周柏唐槐。太原為唐太宗起義之地,有一碑,惜不得拓。後為懸甕山。《太原誌》雲:懸甕之山,晉水出焉。此山西之所以稱晉。亭有一額,曰:“晉陽第一泉”,清流激湍,在山西向不多得也。住持僅土僧數人。拾級登讀書台,即傅青主讀書之所。有土坑(炕)數室,即以招待遊客。據雲〔山〕西人亦常來此取泉煮茶,味頗清,較之城內管水,固大不同也。先後乘驢車到十餘人。晉祠產米,該處有稻田。未幾,出粥一大鍋,嚐之果佳。天氣頗冷,竟無雪花。同在殿前攝影數張。又至關帝祠、奉聖寺等處遊覽。寺內有一塔,名曰舍利生,塔七層,高亦不過十餘丈。餘登其巔。附設一國民學校,並稱義務學校,不知何意?有學生十餘人,高聲朗讀修身教科書目錄,同人不禁失笑。天已晚,拾石為紀念。是晚宿於晉祠。
二十日 晴。
晨起,清泉盥洗。同人勸餘不可騎馬,因乘驢車歸,別有風味。較前年在北京坐過反安妥。蓋灰沙與輪有軟性作用。十二時回旅館。知今日為孔子生日,市街均懸旗,下午亦休會,即去洗澡。午食後,倦臥,興即出,購眼鏡一副。適寧波人在此新開大明眼鏡公司。仍即返旅館,略預備演說稿。即晚,夏仲彝在傅公祠宴客,特提早,電催即去。七時,同至督署,即開會。今日講演共四人:陳筱莊、鄧芝園、餘與仰先。擬演題為《願犧牲就是新思想》。十時始散會。
二十一日 晴。
上午開審查會。甲組各案已竣。十時,在文瀛湖邊攝影。閻省長亦與其列。今日是喜日,見山西迎娶風俗,花轎前後有紅轎二。詢悉前者為新郎,後者為男宅之女,且伴且迎。新娘來時,轎中又帶乘坤宅小童。
即午,山西各官長在傅公祠又有公宴。記其職名如下:
財政廳長李善元(複初)
旅長馬開崧(子喬)
旅長趙戴文(次隆)
參謀長李敏(勉之)
旅長商震(啟予)
旅長孔繁霨(芸生)
政務廳長楊兆泰(階三)
地方審判廳長葉金揚(荏欽)
教育廳長虞銘新(和欽)
冀寧道尹徐之棨(戟門)
高等檢察廳長鹿學良(遂儕)
警察廳長南桂馨(佩蘭)
高等審判廳長徐維震(旭瀛)
地方審判廳長王慎賢(亦海)
陽曲縣知事趙鴻翔
下午,一時半開大會至五時。即晚,虞和欽又招宴於德盛園,係山西本色,初試暖坑(炕),有發菜豆腐,別有風味,仿佛如北京廣利居之江豆腐。同座,餘與仰先外僅沈信卿、莊百俞二人。天氣已冷,有著羔皮袍者。衣將不足,擬後日返南矣!
二十二日 晴。
上午略購山西名物。即午,牟筱謙即在晉客香招宴。二時,餘先至教育會開會。議論多時,改革師範教育案卒被延廢,作為下屆提案方針;實無形之打消,為聯合會無創造精神之證。五時返旅館整行李,明日歸去。晚上,牟筱謙又約至承慶園聽戲,亦多一領略男女合演,與天津相仿佛。
二十三日 晴。
五更即起,整理一切。七時半,乘正太車離山西省城。虞和欽、夏仲彝、馮振邦、張蘭亭、牟筱謙、李伯仁均來站送行,脫帽作別。九時至榆次,再停一日,參觀山西省〔垣〕外教育及社會狀況。先由冀寧道徐戟門及教育廳,知照榆次縣知事俞家驥(字涵青,亦浙人),即有人來迎。乘騾車進城相見。談山西行政,得聞所未聞者。六政中禁煙反肇害,日本人特製金丹暢銷於山西,竟每戶〔無〕不食,小民更甚。又據俞知事雲:閻錫山與趙戴文皆基督教徒。早點後,俞知事同往高等小學參觀,並集學生,要餘施訓話,因略演說“學生之本務”。榆次為宋文潞公舊宰之地,與晉之荀公某同有紀念泥塑。相傳當時有鳳來集,故有鐵製一鳳,特建以亭,後人又有思鳳樓之築。回署午膳後,又同出,至城隍廟等處;及城外新開渠道,深可數丈,得小造像不少,藏在小學校。山西開渠之工程,籌之已久,今始實行,水利一政,其特著也。餘過一小古董鋪,購一小彩鬥為紀念。是晚,宿於榆次縣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