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渴望幸福吉祥,往往又缺乏幸福感,這是為什麼呢?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心理學教授尼科·弗裏達日前提出“幸福不對稱論”。他認為,即便引起愉快感覺的環境一直存在,這種感覺也很容易消散。然而,消極的情緒卻會伴隨著環境而持續存在。換句話說,人類很容易適應快樂,卻永遠不能習慣悲哀。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困難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人認為:曆經艱難險阻有助於最終獲得幸福和吉祥。正如俗話所說:“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苦盡甘來的那一刻,很多人會激動不已。在困難麵前,人的大腦會進入一個蓄勢待發的停滯階段。可以說,有時,後退是為了進步。雖然會經曆痛苦,但直麵困難的人最終要比逃避的人更加幸福吉祥,隻有經曆過艱難險阻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吉祥。
2008年是戊子鼠年,是新一輪十二生肖周期的起始之年。生肖文化在中國是源遠流長而又根深蒂固的。作為一種民間的習俗,生肖文化反映的是人們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一種傳統、風俗、習慣,表現了我國古代人類祈福平安、依天生息的原始心理,反映了他們樸素的感情與美好的願望。以個人的眼光來評析,很多傳統的習俗內容已經缺失了存在的條件。因此,我們應以科學理智的態度去認識與鑒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能全盤按受,一味選信。我們探討與研究的目的,隻是為了便讀者對生肖文化有全麵與深入的了解。
本書作者巨天中先生,是國際周易聯合會執行會長、當代著名國學學者,長期從事《周易》和生肖文化的研究工作。多年來,他對生肖各個年份的民俗文化現象,以及傳統習俗進行了精心整理和研究。巨天中先生根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學說和傳統的生肖理論,從曆史文化與民俗文化角度,對各個生肖年份的人生運勢,作出了精心預測,這種預測在廣大讀者中引起了濃厚的興趣。
本書中的相關論述,乃一家之言,是巨天中先生數十年研究易學和民俗文化智慧的積累。在本書中,諸多實用的案例可以豐富讀者的視野,讓大家對國學民俗文化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全麵的了解。
巨天中
2007年10月寫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