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管住嘴巴,小心讓它出賣了你
古人道: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這是因為,人的話一多,廢話就多,不該說的話也說出來了,結果給自己帶來麻煩。其實,說話的技巧不在於會“說”,而在於會“聽”,一個善於傾聽他人的人,既是尊重對方,也能從對方的話裏了解真相,為自己的出言有指打下基礎。
烏龜和野鴨
以前,一隻頭腦簡單的烏龜厭倦了自己的家,它想到外麵看世界。它把自己的如意打算講給兩隻野鴨聽,野鴨表示可以想辦法使它如願以償。
“請你看看這條大道,我們順著它飛,從空中把你送到美洲;沿途你會看到許多國家、民族,學到各種風俗習慣,從中受到教益。”
烏龜接受了野鴨的意見,把事情定了下來。為了空運烏龜,野鴨準備了一種工具,就是在烏龜的嘴裏橫放了一根木棍,然後吩咐道:“咬緊啊,萬萬不能鬆口!”說罷,兩隻野鴨各架起棍子的一頭,騰空而起,把烏龜送上了天。烏龜身背厚殼,架在野鴨之間遨遊,經過的地方,人們抬頭觀景十分驚奇。
“真是神了!”大家喊道,“快看呀,龜大王飛天了。”
“龜大王?我是龜大王?該不是嘲笑我吧,我真是龜大王嗎?”
就在它開口說話之際,嘴鬆開了棍子,它從空中一個倒栽蔥摔死在那觀景的人群腳下。
生存一點通:
烏龜之所以被摔死了,是因為它不謹慎,太多嘴。可見,合上嘴巴,控製說話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在與人交往時,言多必失的例子比比皆是。言多,必放鬆警惕,順著別人誘導的方向滔滔不絕,最後暴露出不該暴露的東西。過去有句話叫“禍從口入”,今天,言多至少會泄露自己的隱私,不可不慎。
三隻篩子
從前,有一個人急急忙忙跑到一位禪師那裏,說:“我有個消息要告訴你……”
“等一等,”禪師打斷了他的話,“你要告訴我的消息,用三個篩子篩過了嗎?”
“三個篩子?哪三個篩子?”那個人不解地問。
“三個篩子,第一個叫真實。你要告訴我的消息,是真的嗎?”
“不知道,我是從街上聽來的……”
“現在你再用第二個篩子去審查。你要告訴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實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
那個人躊躇了一下,說:“不,剛好相反……”
禪師又打斷了他的話:“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我要再問,使你如此激動的消息是重要的嗎?”
“並不是很重要。”那個人很不好意地說。
禪師說:“既然你告訴我的事,既不真實,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麼就別說了吧!如此,那個消息便不會困撓你我了。”
生存一點通:
管好我們的嘴巴,不做流言的傳播者,養成不隨便傳話的習慣。無數事例說明,許多不必要的擔心和混亂,都是謠傳造成的,事後一調查,原來都是道聽途說。所以,我們在傳話時,要仔細想想,這件事是否真實,是否善意,是否重要,如果是一些無聊的閑言碎語,最好還是一笑了之。古人說: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要做智者,不做小人。
金絲猴風波
金絲猴作為野生動物,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對象,所在地也劃成自然保護區。這件事一下子在動物世界傳開了。
這天吃罷晚飯,閑著無事,雞鴨鵝鶉鴿、豬馬牛羊兔等五禽六畜們,不約而同地聚在一起,雖然個個心中憤憤不平,可都不願提起這事兒。你想,人家正走紅運,提人家幹啥,嫌人家金絲猴名氣不夠響咋的?
到底,愛吵愛叫的野鴨公忍不住了,它突然打破沉默:“哼!官場有個人,勝似有金銀。一點不假呀。”
“這話咋講?”
“那金絲猴被保護起來了,無憂無慮好逍遙,不全仗那個金兀術!”
“金兀術?” 眾禽畜不解。
“嗨!他們同性連宗唄。你想,嶽飛大戰金兀術,金兀術多出名,掃南大元帥、朝廷重將。他說句話,還不聽他的?”
大家點點頭,表示讚同。
野鵝最瞧不起野鴨子,在田裏搶食吃,野鴨子仗著它個子小靈便,呼隆呼隆一氣兒搶光了,顆粒不留,野鵝們最恨它。這時野鵝不屑地罵道:“你小子放人屁!那金兀術死多少年了?人死茶涼,他的話還管用嗎?”
“可不是嘛。”野豬嗡嗡地開口了,“我說呀,金絲候這小子被保護了,靠就靠的是它共爺爺的叔伯兄弟。”
“誰?”
“石猴孫悟空呀!咱老先人豬八戒還跟孫悟空是師兄弟呢。那孫猴子被人捧做是愛憎分明、火眼金睛的齊天大聖,多神氣呀。俗話說,愛屋及烏,人們愛孫悟空,也就愛金絲猴,所以就保護它。”
話沒說完,野兔兒突然蹦到它麵前:“你是豬嘴胡說。那孫悟空是書上瞎編的人物,根本沒這回事兒。我看啦,國家的許多會議在廬山召開,那兒風景好,人們一高興,就劃個自然保護區,金絲候也就跟著沾光啦。”
“你才是東扯葫蘆西扯瓢!金絲猴住在四川峨眉山,根本不是廬山。”有動物反駁道。
野兔兒紅著臉,搔搔長耳朵,訥訥地說:“那,反正都一樣唄。”
“哈哈哈,”一直沒開口的老野牛發話了。它沉默寡言,但滿肚子學問,大家都聽它的。“它們都說錯了,金絲猴根本沒人緣,它之所以被保護起來,無非是‘打砣子’啦——現在辦事情,誰不‘打砣子’?”
“‘打砣子’?可它哪裏有錢呢?”
“這不假呀,”老野牛說,“可它能搞‘美人計’呀。你們想,北京、天津、上海,哪個動物園沒有金絲猴?這叫變相‘打砣子’。討得了人的歡喜,也就自然被人保護起來了。”
一席說,說得大家心服口服,外帶佩服。
這時,天黑透了。禽畜們仍然憤憤不平地議論著。
突然,一隻大雁風塵仆仆地飛了過來,朝大家喊道:“好消息好消息,我剛才路過首都,得知國家正在製定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所有野生動物都將在被保護之列。”
禽畜們一聽,都高興地笑起來,紛紛說道:“我說呢!那金絲猴有什麼了不起的,幹嘛就它一人牛屁哄哄?”
但它們說著說著,個個臉上不覺得已臊紅起來了。
(金 波)
生存一點通:
遇到別人比我們強時,我們往往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慣於憑空想象和猜測,把別人的成就說成是通過外力獲取的。這種不經調查研究、憑空想象的習慣是十分有害的,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問題的症結。所以,我們遇到問題要仔細分析研究,不要當閑言碎語的傳播者。
弱 點
一位生物專家得知無常鬼正在找他索命,便利用克隆技術複製出了10個“自己”,想在無常鬼麵前以假亂真。
麵對10個一模一樣的人,無常鬼一時分辨不出哪個才是自己要找的目標,隻好放棄索魂的打算,憤然離去。
但是沒過多久,無常鬼便從閻王那裏了解到人性的弱點,想出了一個識別真假的好辦法。
無常鬼又找到那10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專家,對他們說:“你確實是個天才,能夠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複製品。但很不幸,我還是發現你的作品有一處微小的瑕疵。”
話音未落,那個真的專家暴跳起來大聲辯解道:“你顯然是胡說八道!我的技術是完美無缺的!你分明是造謠!”
“我所要的人就是你!”無常鬼一把抓住那個說話的人,把他帶走了。
生存一點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句批評或者奉承的話往往會使人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在我們的身邊,有人批評別人,是因為嫉妒對方,害怕對方超過自己;有人奉承別人,是因為為一己私利所驅使,想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然而,他們的一舉一動並不能逃過明人的眼睛,反而暴露他們的本來麵目。
說大話的貓
有一隻貓總是吹噓自己很了不起,對於自己的缺點卻百般掩飾。
本來,它捕捉老鼠的本領還不太精,經常會讓老鼠從自己的嘴邊逃掉。對這種情況,它就說:“我看它太瘦,先放走它,等以後養肥了再說。”
它到河邊捉魚,鯉魚的尾巴狠狠地劈頭蓋臉打下來,把它的臉打腫了,它卻裝出笑容說:“那是我不想捉它,捉它還不容易?我就是要用它的尾巴洗把臉。剛才到閣樓上去玩兒,我的臉弄得太髒了。”
一次,它掉進泥坑裏,渾身糊滿了汙泥。同伴們驚異地看著它,它連忙解釋道:“我最近身上長了一此跳蚤,用這辦法治它們,最靈驗不過了。”
後來,它掉進了河裏,同伴們打算救它,它說:“你們認為我遇到危險了嗎?不,我太熱了,想洗個澡……”話沒說完,它就沉沒了。
一位同伴說:“不好了,它沉下去了,我們快救它吧!”
“走吧,”另一隻貓說,“我們一片好心,到時候又要被當成驢肝肺了。一會兒它肯定會說它在表演潛水。”
可是,那隻說謊的貓再也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解了,它沉下去再也沒有上來過。
生存一點通:
一個人難免有缺點,也難免有能力不如人的地方,這其實是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有的人偏偏不正視自己的缺陷,卻千方百計地掩飾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自我吹噓,靠謊言來抬舉自己。要知道,牛皮吹得鼓繃繃,卻一捅一個窟窿,經不起檢驗,以致自食其果。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養成吹牛、說大話的習慣,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首先,承認它;其次,戰勝它。
不辯自明
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成為漢代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隻有一個葷菜,睡覺隻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隻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
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麵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隻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謄。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
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