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第九篇.TIF〗(1 / 3)

〖XC第九篇.TIF〗

〖LM〗〖BW(S(Z-48mm,-5mm,-3)〗〖XCS.TIF〗〖BW)〗

〖BW(D(Y-48mm,-5mm,-3)〗〖XCD9.TIF〗〖BW)〗

〖BW(S(X4mm,,)〗〖JZ〗〖XCYM.TIF〗〖BW)〗

〖BW(D(X4mm,,)〗〖JZ〗〖XCYM.TIF〗〖BW)〗

〓〓股市風雲

股市,現代人熟悉的字眼,每天徘徊於牛市熊市的股民碌碌不絕,幾經風雨集財富於一身或富貴夢終化黃粱一場

〖BT3〗〖ML〗(一)不做短線買賣

美國一位投資奇才巴菲特常常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幾年,甚至十

幾年。他似乎有點石成金的魔力。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行

動。1965年,巴菲特購入該公司的股票時,每股隻值12美元,此後股價一路攀升,到20世紀

90年代為每股8500美元,26年升值708倍多,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每股價格最高的股票。由此可

見,巴菲特確定在投資股票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巴菲特從小就開始了投資活動。11歲時他買了3股城市股務公司的股票,不久股份上升,他

急於拋出,隻賺了5美元,但後來該股票價格狂升,巴菲特後悔不迭。由此他得出教訓。如

果對某種股票有信心,就要堅持到底,不管買後是升還是跌,最終一定會賺到大錢。所以巴

菲特後來買進股票,都非得保持十年八載不可。按照這種投資哲學操作,巴菲特中學還沒有

畢業,就已賺到了不少錢,在內布拉斯加州買了一片40畝的大農場。20世紀70年代,當傳播業、廣告業處於低潮時,巴菲特又大舉購進了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

公司等多家新聞媒介的股票,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複蘇,傳播業和廣告業十分繁榮

,這些股票投資又使他賺了大錢。當有人問他成功的奧秘何在時,巴菲特說,他信奉“不熟悉不放”的原則。他說:“有很多

人向你廉價出讓美國鋼鐵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時,你最好別接手。雖然這些公司都是

很好的公司,但如果涉及太多科技,而你又根本不了解,就最好不要沾手。所以,收購公司

股票有兩個條件:第一、它必須是高素質的公司;第二、你對該公司的來龍去脈必須十分清

楚。”

〖BT3〗〖ML〗(二)眼觀長線

老陳原是國稅局幹部,現因病提前領了小“紅本”,留在家裏看

起了股市陰陽線,由於沒有專業的知識,讓國稅局的老幹部賠了個底朝天,整天叫苦不迭,

就是在股市操盤上悟不出個真經來。每年到底,投資人都算計著自己資金卡的年線是拉陰線還是拉陽線,算計著自己在全年的股

市操作中盈麵是否跑贏大市。這種操作理念是非常重要的。1999年的市場著實給投資人帶來了大機會。1999年,上證指數拉出陽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1999年年開盤指數1144點,最高上影線摸至1756點,下影線操至1042點,年收盤不管收到何

處,收在1144點之上這是肯定的。也就是說,曆史再度證實這樣一個規律,每年年初買的股

票有一年之中總有一段盈利機會,隻不過是盈麵大小而已。1999年年初買的股票哪怕是放到

年底,盡管盈利抹去許多,但總是盈利的。這個盈麵幅度比目前的1.8%的銀行存款年投資

回報率要高出許多。假定1999年上證指數收到1450點,那麼從理論上講,1999年股市大盤給投資者創造了26.74

%的盈利幅度。當然,這個已有的盈利是指真金白銀到手,而不是套在股票上的紙上富貴。

這個盈利幅度超過26.74%,那你就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如果盈麵基本與這個26.74%的水

準相當,那你也就應該心平氣和。至於一年下來,盈盈虧虧,到年底沒賺著什麼錢,那你就

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操作策略和心態了。大盤拉出陰線,個人賬戶上的資金走陰的人大有人在,到年底“今年反而虧了”的聲音多了

起來,在1999年,個人資金年底比年初抹去一半的也大有人在。極端的例子是那個基金湘證

,上市之日買進之人,哪怕買在240元最低價,由於無錢去拿擴大65倍的低成本籌碼,

眼看著這個除權除掉老命。在牛市中還大幅虧損,主要的失誤在於一腳踏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至於那些喜歡炒上市新股之人,套在頂樓“天花板”上而被抽去樓板,那在1999年的股海

搏殺中也不鮮見。1999年行情的結束,也就是20世紀的結束。如果我們回首看20世紀90年代初指數從100點起

步,幾次高低折騰,市場的底部不斷從300點升到500點,從500點升到700點,又到1000點的

強支撐,中國股市正在走一個上升通道。在這個上升通道中,市場提供了許許多多的機會。

我們再展望下一個世紀,中國股市的容量正在不斷擴大,股市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作

用正在日益顯現。如果我們的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就會對市場看得更清楚,就不會為一時的

得失而煩惱。

〖BT3〗〖ML〗(三)股票探戈

中國股市中的一些老股民都知道,八年前,買好股票能拿回家一

大疊花花綠綠紙頭,正麵寫有公司名稱、發行日期、編號、股東姓名等事項,公司董事長的

私章還蓋在上麵:背麵則列有空格供轉讓方和受讓方簽章之用。那時,當股東的感覺真好,

晚上有事沒事拿出這疊花紙頭數數也高興。這是一種財富的象征,油然滋生一種當股東老板

的滋味。中國股市,在短短八年多的時間內實現了跨世紀的飛躍,最現代化的電腦係統使一

係列複雜問題簡化了,簡單到股票成了一種概念、一個符號,人們在博取差價津津樂道之時

,股東的觀念逐漸淡化。那麼,買什麼股票呢?一、買股票要認董事長買股票就是要買董事長的能力、人格和信譽。在上海股市中,發生過這樣的事例:有一家公

司發行B股,境外評估機構在資產評估時,將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的知名度、能力作為無形資

產,認為這起碼值1000萬元,這使投資人信心大增。而另一家企業的董事長在電視中說了一

句:“公司沒有風險,股民買賣的風險應該自己承擔。”此話一出,公司形象一下子掉價了

許多。股票不能用於投票,就用腳來投票——滑腳開溜,公司股價開始一蹶不振。說到底,

買股票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要認董事長。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發展的淵源各不相同,企業的風格也各不相同。而這些不同特點在相

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了這些公司老總的風險。所以,在買股票之前研究一下公司董事長的個人

經曆、文化程度、經營業績、管理風格、個人興趣愛好,應該說是有益處的。二、買股票要買未來,買公司的成長性股諺雲:“股市沒有昨天,隻有今天和明天。”任何一個公司的業績隻說明它的過去,投資

人生不是為它的過去而投資,而應為它的未來而投資。有些公司既有過去卓著的成績,又有

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這些朝陽產業理應為投資人所看好,如通訊類企業、地產類企業就屬

於這類企業。而有些企業目前雖名不見經傳,業績也平平,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或穩定的

行業特征,未來這些企業可能爆發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這些企業往往會在未來給投資人

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另外,那些藏龍臥虎的鄉鎮企業股也不可小視。由於這些企業機製靈

活,加上處於經濟發達地區,未來的增長潛力較大。三、買股票要買股性活躍的股票在股市操作中,大家都有一種感覺,股票如同人的性格,有的溫和,有的火爆。

在股市中搏擊,掌握好股性極為重要。有些公司業績好,但股性卻未必好。而有的股票業績

不好,但股性卻相當好。買股票要選擇股性活躍的個股,差價比較容易做。那些業績也好股

性也不錯的個股,就更應當做首先目標,即使套牢,解套也快,至於那些業績、股性俱差的

個股,高位套牢的恐怕到上證指數3000點也未必能解套,這種股票還是不碰為好。

〖BT3〗〖ML〗(四)金融投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除了滿足個人生活需要外,家

庭的剩餘資金要尋找出路,假如有100萬元的閑置資產,在投資時組合得好的話,每年能產

生20%以上的利潤。這比拿這些錢辦一家公司要省力得多,既不要辦營業執照,又自動繳稅

,也省得與各方麵的人打交道,僅憑個人的智力就能開展“經營活動”。所以說,一個好的

投資計劃就等於開了一個公司,資金的統籌均由一個人全權掌握,這是一種智力型的“頭腦

公司”,那麼,究竟利用哪種投資渠道,才能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就中國目前市場背景而言,個人金融投資理財最方便的還是兩個渠道——國債和股票。如果

在這兩個投資領域中合理組合,就可能使你獲利匪淺。股票投資盡管可能使你快速致富,但也能使你在短短的時間內從大戶變成散戶。天天坐在電

腦麵前的人,跑進跑出,輸輸贏贏,一年一結賬未必能獲利。股市中有許多機會。但真正的

大機會一年往往隻有幾次,台灣有位著名的市場分析專家曾說過:“做股票最容易,一年做

三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股市並非天天有機會。債券投資具有安全性好、保值性強且流通方便的特點,比較受工薪階層投資人的歡迎。但債

券投資也有一定的風險,主要還是表現在易受利率波動因素影響以及通貨膨脹等經濟因素的

影響。債券投資雖然不如股票投資那樣刺激且驚心動魄,但畢竟是一種安全的資金避風港。

在當今的許多投資者中,似乎炒股票的人不買國債,而買國債的人不炒股票。兩條投資渠道

的人要麼天天將資金在股市中翻來覆去,似乎錢放在那裏是一種浪費似的。要麼不如將錢空

放在證券公司裏,天天收取活期利息。實際上,這兩種行為都有缺陷。上海有一位投資者在國債和股票的兩者組合投資上做得較為成功,用他的話來說,“兩隻眼

睛一隻盯在國債上,一隻瞄在股票上”。

中等著慢慢生息。而又將精力放在研究股市上,將其餘10%的資金來回做點小差價,以找市

場感覺。一旦市場有重大行情,如買新股、控股題材出現、個股超跌,馬上迅速拋出手中債

券,將資金撲向股市做一段行情,快進快出後,抽回資金又將其“捂”入國債之中。這樣的

操作,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差,即使在“熊”市中,也能跑贏大市。

〖BT3〗〖ML〗(五)K線尋金1999年,開盤鑼聲響起,上海股市以1144點開盤,奠定了1999年

開K線的起點。而後,市場一路下移,不斷尋底。從年K線上而言,實際上在形成一根下影線。

每年股市走勢都能形成一根年K線。以上海股市為例,1998年開盤1200點,最高1420點,最

低1043年點,收盤1146點,從年K線來講,就是一根陰線,實體為54點,它的上影線有220點

,下影線有103點。一年指數上下波幅377點。在這收斂的上下影線之間,凝聚著股民們一年

的酸甜苦辣。一年市場的驚濤駭浪,最終在技術圖表上純粹是一根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年K

線。這根K線圖將股市曆史凝固在了技術圖表上。那麼,一年之中在股市中頑強抗戰的投機

者,輸贏多少呢?從以上事例中可得出一些結論,即每年在全年波動中合理地確定一個買點是至關重要的。

從大局觀而言,應該從年K線的空間之中去抓市場機會。每年年初,市場大部分個股處於跌勢。在跌勢中,人們對底部的議論就會多起來。其實,任

何一個底部隻有事後才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身在底部是不可能認識底部的。“不識廬山真

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從以往的實踐看,市場輿論總會不斷尋底,到500點時看400點,

到300點時看200點。隻有到走出底部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底部就在眼前。因此,與其

喋喋不休地議論底在哪裏,以期抄到大底,倒不如合理地確定買點,一路做下去。1999年年

初開盤1144點,以此作為買入基準,在下行過程中一路增加持倉量,那麼一年中隻要有一兩

次波段的機會,做30%收益的行情應該說問題不大。以年K線為基準,買在下影線中,在上影

線頂端派發,應該成為一種投資理念和策略。在年K線中不太可能是一根光頭光腳陰線,從

年前跌到年底。在做中級行情中,確立這種理念顯得更為重要。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持股

持幣結構合理確定買入準點,而不必過多理會市場中各種帶有情緒性的利多利空的傳信。

至於機構和基金組織,資金量大,不宜進出,特別是在縮量跌勢中不宜撈進大量低價位籌碼

。大資金隻有在一路套下去的跌勢中,逐漸完成健全。隻有這樣,才能在日後的市場中獲利

。因此,這個操作觀念和思路對大資金的運作是完全適合的。以年開盤為基準一路買下去的操作理念,在以往任何一年的股市操作中被證明是正確的。可

以預料,對未來幾年的股市操作依然有用。要確信這樣的理念,每年股市都有幾次大的機會

。隻要抓住一兩次足矣,不必為蠅頭小利而煩惱。

〖BT3〗〖ML〗(六)該退則退〖JP2〗最近,股票界出了件稀奇事兒,叫板員老張向中國證監會叫板了

,不過驚訝歸驚訝,滬深股市每年都有回檔行情。回檔行情既可以是大牛市中的一段合理調

整,也可以是個股的小幅調整。而老張就是不情願讓它把該陽的回檔,心中一直不快。〖JP〗

股價上揚,漲得越快越能引入買盤。而股價一旦回檔,且回檔幅度越深,則越使人感到悲觀

。市場評論似乎也是漲時都說好,跌時都說糟。這市場後知後覺的人太多,而先知先覺的人

太少。其實,股市操作中大可不必如此急躁。世界上無一股市永遠上漲,也無一股市天天下

跌。任何一國股市總體說總是向上的。可以說下跌有底,而上漲卻無頂。所以,在股市中後

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必為每日每時的小行情而煩神,要麼不做,要做便做一段中期或長期

行情。天天在市場中追漲殺跌的短線客,實際上也在為國家、市場、券商做貢獻,如每天做100萬

元的成交額,向國家上繳稅收4000元,那麼股民絕對是個納稅守法戶,無一天偷稅漏稅。除

此之外,還要向券商繳納3500元傭金及少量過戶費。如果天天盯著屏幕,追漲殺跌,15元買

入的股票,一看苗頭不對,15元拋出,還慶幸自己僅損失了點手續費,但這樣的操作一年來

個65次,就可將個人資金卡上的數字全部抹得一幹二淨,“自動畢業”,淘汰出局。如果買

了割、割了買,那就損失更大,“提前畢業”。難怪在一個大熊市中股民損失的那麼大,可

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股市操作中,有兩大類型的操作手法:一是以持幣為核心,另一種以持股為核心。前一種

類型對錢幣感興趣,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持幣,有行情就入市撈一把,“為賣而買”,不久

留市場。後一種操作則是對股票一往情深,一年365天,天天持股,拋出股票是為了在更低

價買入更多的股票。前者以賺鈔票為主,後者則以賺股票為主,孰優孰劣,因人而異。

〖BT3〗〖ML〗(七)關注漲跌停板上海的老股民都知道,1999年年底上海交所成立之時,當時實施的5%

漲跌停板製度。由於嚴重供求失衡,天天靠拋1股股票來“吊”價位。為製止這種技術行為

,後來就發明了流量控製法,即一定要成交到多少股票才能上一個5%的台階。後來,這種方

法也不行,隻得將漲跌幅度限製到3%、1%、0.5%。老股民對此都記憶猶新。但畢竟時過境

遷,這種方法搬到現在來用已經過時了。滬深股市從1996年年底開始實施10%上下幅度的漲跌停板製度。在這種交易製度下,投資人在

操作理念和操作方法上如何去適應漲跌停板,是一項很現實的問題。目前,滬深兩地上市公司的公司數已超過900多家,全國股民開戶數已逾4000多萬。在這種

市場背景中,實行漲跌停板製度,與以往實行的這種完全為了解決當時的現實問題而實行的

特定限度完全是兩碼事。在當前漲跌停板製度下操作股票,應注意如下幾點:1透支做股票的人危險性極大在我國證券市場上,透支信用交易一直為法律所不允許,但事實上許多人對此置若罔聞。盡

管在多年市場中透支可以賺得缽滿盆溢,但最後一套,三個跌停板下來,可以將這些人徹底

打穿。特別是在跌停板之時,拋盤隻能按“時間優先”的原則成交,持股人想拋也拋不掉,

無法止損。可以這樣說,實行漲跌停板製度對那些違法炒股者是個“殺手鐧”。2漲跌幅比例並不等同從數學的角度看漲跌停板問題,十分簡單。三個漲停板與三個跌停板安全是兩碼事。如10元

的股票跌三個停板,其價格為7.29元。而7.29元的股票漲三個停板卻不是10元,而是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