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千差萬別的各國商務禮儀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講究禮儀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交往和外事活動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公務和商務領域更是如此。在外事活動中,每個人都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嚴。所以,在對外交往中對外方人員應以“禮”相待,處處體現“禮儀之邦”的風範和氣節。
涉外工作人員的注意事項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和文明傳統的禮儀之邦,很久以來就十分關注和重視禮儀禮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增多,禮儀問題越來越受各界人士的重視。因此,作為涉外人員更應該增強禮儀觀念、提高禮儀素養。
涉外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
涉外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的形象,給外賓留下良好的印象。涉外工作人員的儀容、服飾要整潔,頭發、胡須、指甲、鼻毛等都要加以修整;穿西裝應係領帶,襯衫應塞在褲腰內,袖口不要卷起,內衣褲、襯衣不要露出來。著裝應注意場合,參加正式活動一般應穿深色服裝,參加喪葬吊唁活動一般應穿黑色服裝。進入室內應脫大衣以及其他相應飾物,並存放於衣帽間。在公開場所不能穿背心、拖鞋。
涉外工作人員的言行舉止
涉外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國家的形象,因此,對涉外人員的舉止言行的要求十分嚴格。涉外人員的坐姿要端正,不要蹺二郎腿或搖晃雙腿,也不要靠在椅背或沙發背上伸直雙腿,更不可把腳或腿搭在椅子上,女士坐時不可叉開雙腿,站立時不要倚靠牆或柱;在外賓麵前,不要修指甲、剔牙齒、掏鼻孔、揩鼻涕、伸懶腰等,打噴嚏、打嗬欠就用手巾捂住嘴、鼻,朝向另一側,避免發出聲音;在外賓麵前講話應文雅,不可爭吵或爭論,不可大聲呼喊、喧嘩或大笑。
在公共場所應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清潔,不隨地吐痰、不吸煙、不亂扔雜物。參加活動前,不吃蔥、蒜等帶刺激味道的食物。不私自收受外賓禮品,更不可向外賓暗示及索要禮品。服務要熱情周到。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應主動、及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彙報。談話要實事求是,不要允諾或答應沒有把握的事,但已經答應的事應說到做到。要注意內外有別,嚴守國家機密。參加外事活動要嚴守時間,不能遲到早退,有特殊事情應事先請假。
涉外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
接待外賓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嚴格要求自己,嚴謹對待。在工作中嚴格遵照上級和政策辦事,不摻入個人的興趣和感情。盡可能避免發表不必要的個人意見。做事要積極主動,謹言慎行,對工作要有計劃地進行,對對方可能提出的問題,要事先作必要的請示。要嚴守國家機密,不在外賓麵前談內部問題。除非因為工作關係,否則文件資料、工作日記本等不得隨身攜帶。未經上級批準,不得自行接受外賓的饋贈,但如果外賓堅持贈送小紀念品時,可先收下,並立即報告上級組織,並把禮品提交組織處理。另外,工作人員要及時、準確地向上級彙報外賓工作情況和生活要求以及對每種活動與事件的反應。若對外賓反應擱置不理,隱匿不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
涉外駕駛人員的禮儀
駕駛人員在每次參加涉外活動前,都要對車輛進行檢修,以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並事先弄清行駛路線,必要時可事先熟悉路線,仔細觀察路上情況,有所準備,以免誤時誤事。招待外賓時,駕駛人員應熱情、主動,以優質的服務禮貌待客。外賓準備乘車時,駕駛員應將車門打開,並用手示意,防止客人頭部碰撞車門上端的車篷。待外賓坐好後再關車門,注意防止夾客人的手足;如果接待外國代表團,在主賓車上的人員上齊後,前衛車即可開始緩行,以免主賓車等候過久,防止後麵的車輛掉隊。車輛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駕駛人員在未結束當天活動前,不得離車,以確保安全。
禮儀一點通:
如何安排禮賓的次序
1)按身份與職位的高低排列。由於各國的國家體製不同,部門之間的職位高低不盡一致,所以,首先要熟悉各國的規定,然後按相應的級別和官銜進行安排。
2)按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有時在國家間舉行的多邊活動中,采用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禮賓次序的方法。
3)按字母順序排列。多邊活動中的禮賓次序有時按參加國國名字母順序排列,一般以按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數情況也有按其他語種的字母順序排列。
外賓的迎送與接待
涉外禮儀是人們在國際交往中形成的一種行為規範。它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文明、文化和社會風尚。迎送是最常見的社交禮節,這不僅是整個社交活動的開始和結束,而且是對不同身份的外賓表示相應尊重的重要方式。
迎賓的準備
對外國來訪的客人,通常要視其身份、訪問的性質和目的、國際慣例以及兩國關係等因素,安排相應級別的領導人前往機場、車站、碼頭迎送。各國對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的正式訪問,往往都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對軍方首腦來訪也舉行一定的歡迎儀式,如安排檢閱三軍儀仗隊等。對其他人員的來訪一般不舉行歡迎儀式。但對應邀來訪的任何代表團,無論官方的或民間的,在他們抵離時,都要安排有關人員前往機場迎送。
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國賓來訪,自入境之時起,其安全保衛的責任,就落在東道國肩上。保護計劃包括警察護送、現場控製、近身保衛、食物品嚐、交通安全以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技術和預防性措施。禮賓部門在考慮日程和活動現場的安排時,也應將安全因素考慮在內。
迎接外賓的禮儀
迎送人員如職位較高時,應在機場安排休息室。如果客人首次來訪,雙方又不認識,可事先聯係好或做一特定標識牌,方便對方辨認。行李票的交接、行李的運輸要有專人負責。團長和重要外賓的行李要先取,及時派人專送,方便客人更衣。
迎賓時,客人初次到訪,一般較為拘謹,主人應主動與客人寒暄。所以,當客人下機後,迎接人員要主動迎上前去表示歡迎,由禮賓官或迎接人員首先將中方前來歡迎的主要領導介紹給來賓,其他領導可簡明扼要地介紹。主要翻譯必須時刻緊隨中方主要領導和主賓。禮賓官或迎接人員在介紹其他中方領導時要始終照顧好主賓,不要因忙於介紹別人而冷落了主賓。如遇外賓主動與我方人員擁抱時,可做相應表示,不要退卻或勉強擁抱。主要領導人與客人握手之後可以獻花。
在乘車時,應先請客人從右側上車,陪同主人再從左側上車。待外賓與陪同人員全部上車後,再驅車去賓館。在途中,陪同人員應擇機將沿途所見的歡迎標語、人文景觀等對外宣傳的事物向外賓介紹。重要外賓和大型團體來訪,應安排專人、專車提取行李並及時送到客人房間。外賓抵達住處後,不宜馬上安排活動,應稍事休息,給對方留下更衣時間。
接待外賓的禮儀
在外賓抵達以前,就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弄清楚來訪外賓或代表團的總人數,是否包括主賓和其他人員的配偶,來訪人員的職務、性別、禮賓次序等情況,這些都可請對方事先提供。重要國賓來訪,其隨訪人員中,有正式隨行人員和工作人員之分,而正式隨行人員中有的還是政府的高級官員。此外,有的國家領導人來訪,隨行的還有企業家、記者以及專機的機組人員等。這些都應在事先了解清楚,以便由有關單位做好相應的接待準備。
外賓來訪期間的住房、坐車、生活起居,要盡量使其舒適、方便、安全,飲食應當可口。住地應當選擇在環境優美安靜的地段,以便使來賓在繁忙緊張的活動之後得到適當的歇息。國事訪問一般以住國賓館、高級飯店為多,這些地方設備好,服務周到有經驗。也有的國家為了講究禮儀規格而安排來賓住在王宮、別墅等地方。元首住地應升來訪國的國旗或元首旗。秘書、譯員、近身警衛和服務人員等應住在靠近主賓的房間。對代表團中的高級官員亦應妥善安排。除非不得已的情況,單身漢亦應安排單獨房間,而不要安排單身漢兩人合住。住房可由東道主安排分配後,再征求客人意見;也可將房間位置圖提前交給對方,請對方自行安排。
常年有外賓居住的高級賓館、飯店,都應把搞好生活接待、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作為其孜孜不倦的奮鬥目標,不但要配備先進的生活設備,而且要有優質的服務。
禮儀一點通:
乘車安排和注意事項
介紹結束後,速引導客人上車。如安排主人陪車,則請客人從車的右側門上車,中方主人從車的左側門上車。有時客人上車後先坐到了當地主人的座位上,一般不必請客人挪動座位。國賓車隊和大型代表團的車隊要事先編號;國賓車隊的主車要掛兩國國旗。多國使節代表團同團時,可以輪流乘坐一號車,輪流當團長。
涉外儀式中的禮儀
在涉外交往中,有關國家的政府、組織或企業單位之間的重要內容就是中外雙方舉行的各種儀式。因此,掌握儀式中的禮儀是十分必要的。
涉外開幕儀式
1.確定人員
開幕式通常由主辦單位的負責人主持。隆重的涉外開幕式除雙方有關人員參加外,還可邀請各國駐當地的使節、外國記者出席。如果是高規格的開幕式,東道國的國家領導人往往出席。出席儀式者對題詞應事先有準備。
2.場地及布置
開幕式一般選在寬敞的場地舉行,室內室外均可。會場正麵要懸掛開幕式的橫幅,隆重的開幕式需懸掛有關各方的國旗。會場周圍可插上彩旗。常常要準備好三個話筒,供主持人、致辭人和翻譯使用。準備好剪彩用的彩帶。有些開幕式現場還應備有簽名簿,請領導人和來賓題詞或簽名留念。
3.宣布開始及開始後的相應禮儀
雙方出席開幕式的人員入場後,賓主麵向外分左右兩邊排開。主持人宣布大會開始,首先請開幕式主辦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代表團團長致辭。若是雙方合作,一般請一方負責人致開幕詞,請另一方致賀詞。致辭後即開始由代表團中身份最高的官員剪彩。若是雙方合作,則可各推舉一位負責人同時剪彩。剪彩結束後,主人可陪同賓客參觀。有時還舉行執行會。
涉外簽字儀式
1.確定人員
簽字人由締約各方根據文件的性質和重要性協商確定。可由國家領導人出麵,也可由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出麵,但各方簽字人的身份應該大致相當。按慣例,參加簽字儀式的,應是雙方參加會談的全體人員;如一方要求讓某些未參加會談的人員出席,另一方應予以同意,但雙方人數最好大體相等。
2.儀式準備
舉行簽字儀式之前,要準備好文本。文本的定稿、翻譯、印刷、校對、裝訂、蓋印等,均要確保無誤。同時還要準備好簽字時用的國旗、文具。確定助簽人員,事先與對方就有關細節問題洽談。
3.現場的布置
簽字的現場布置各國不盡相同。有的國家在簽字廳內設置兩張方桌為簽字桌,雙方簽字人各坐一桌,雙方的小國旗分別懸掛在各自的簽字桌上,參加儀式的人員坐在簽字桌的對麵;也有的安排一張長方桌為簽字桌,簽字人分坐左右,國旗分別懸掛在簽字人身後,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分坐簽字桌前方兩旁。
我國的做法是在簽字廳內設一長桌,桌麵覆以深綠色的台呢為簽字桌。桌後放兩把椅子,為雙方簽字人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擺放本國保存的文本,文本前麵放有簽字文具。桌子中間擺一旗架,懸掛雙方國旗。雙方參加儀式的其他人員,按身份順序排列於各自簽字人員的座位之後,雙方助簽人員分別站在各自簽字人員的外側。
4.儀式開始後的禮儀
簽字儀式開始,雙方人員進入簽字廳。簽字人員首先入座,其他人員按賓主身份順序就位。助簽人員分別站立在各自簽字人的外側,協助翻譯文本,指明簽字處。簽字人在本國保存的文本上簽字後,由助簽人員傳遞文本,再在對方保存的文本上簽字。簽畢,雙方簽字人交換文本,並互相握手。此時,可上香檳酒,賓主雙方共同舉杯慶賀。多邊簽字儀式與雙邊簽字儀式大體相似。若隻有三四個國家,一般隻相應地多配備簽字人員座位、簽字文具、國旗等物。如果簽字國家眾多,通常隻設一個座位,由文本保存國代表先簽字,然後由各國代表按禮賓次序輪流在文本上簽字。
涉外謁墓儀式
在涉外喪葬禮儀中,謁墓、獻花圈是對被訪國人民友好親善的表示,也是對已故領導人或先烈的敬意。因此,一般地說,隻要被訪國安排,都要前往。在決定謁墓之前,應先了解該國的政治曆史背景。
謁墓的整個過程充滿莊嚴肅穆的氣氛,現場安排有儀仗隊和軍樂隊,並派高級官員陪同。參加儀式的人員應穿著深色或素色服裝,有的要求著禮服,謁墓時應脫帽。軍人若不脫帽應行舉手禮。儀式開始時,樂隊奏樂,東道國禮兵或謁拜者隨行人員,抬著花圈走在前麵。謁墓(碑)人由陪同人員陪同,隨行於後。衛土分列兩旁,持槍致敬。當禮兵將花圈放於碑前時,謁墓人往往要上前扶一扶,整理一下花圈上的飄帶。而後稍退幾步,肅立默哀。默哀畢,繞陵墓(紀念碑)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