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們的前人為後代創造了眾多寶貴的文化財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典籍,它們基本囊括了中華文化的內涵,被稱之為“國學”。其中《千字文》就是這些文化典籍中的一例。
《千字文》的編者是梁朝人周興嗣。傳說梁武帝為了教諸王書法,命令周興嗣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綴成一篇文章;而且每個字一張紙,決不能重複。周興嗣用了一夜時間將其編完,累得滿頭白發。不過,《千字文》問世一千多年來已證明,這部書籍既是一部優秀的兒童啟蒙讀物,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了曆代人們的重視和喜愛。而在古代的眾多啟蒙讀物中,它又是是一部承上啟下的著作。那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使它在眾多兒童讀物中光彩奪目、別具一格。這樣的結果,應該是編著者當初怎麼也無法料到的吧。
《千字文》全文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天地開辟等自然情況以及人文概貌;第二部分著重講述為人處世的標準和原則;第三部分講述與統治有關的政治曆史方麵的知識;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修身養性方麵的生活。為了傳播這部經典讀物,普及國學知識,作者精心編撰了《千字文普及版》。本書圍繞著每一個句段的思想內容,經過注釋、點評,再用相關故事延伸其內涵,並用“知識鏈接”進一步擴大其知識麵;全文行文新穎,通俗易懂,融知識性及可讀性為一體,希望青少年讀者都能從中提高修養,獲得有益的知識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