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向此來認為,作家隻要把作品寫出來就夠了,沒有必要去搗鼓序言、後記這些玩意兒,作品的好與孬讓大家去判斷,自己在這裏“說三道四”完全是畫蛇添足,好比母雞下了蛋扯著嗓門叫一樣,感覺很滑稽。但是,根據慣例,似乎不說兩句,這部書就不完整似的。再者說,在這部書出版之際,我還是感到有話可說的。當然,都是一些題外話,與作品本身無關,讀者完全可以跳過去直接閱讀正文。
我開始文學創作有些年頭了,因為自己交友不廣,又沒其他愛好,隻有看些書,寫一些文字聊以自慰。又因自己在一家企業上班,還要照顧妻兒老小,可自配的時間就非常有限。所以,我選擇了小小說。這種文體比較好駕馭,不用多深的功力,無需過多的時間,而且,發表的陣地也很多。因此,我也漸漸喜歡上了這種文體。在我最初創作的時候,寫的多是一些諷刺類、幽默類的文章,主要是揭露社會的陰暗麵。後來,經人指點,我悟到自己的創作進入了一個誤區。社會陰暗麵隻是很小的一部分,不占主流,而文學還有一個教化人的功能,那就是要寫主旋律的東西,弘揚真善美。於是,我有意識轉變風格,這幾年寫的題材都是關於人性、人生方麵的東西,一些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東西,偶爾也會去抨擊一下“假惡醜”,發泄一下心中的憤懣。
還是那句話,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現在,我每年發表小小說在一百篇以上,刊物由原來的地市刊物到全國大刊,如《山花》《北京文學》《飛天》《小說界》《天津文學》等,至今已經發表近千篇,有一百多篇被《小說選刊》、《讀者》、《青年博覽》、《意林》、《青年文摘》等刊物轉載,連同本書,已出版八部,後四部屬非自費出書,且有薄酬。獲獎數十次,多次獲全國大獎,如《手機》《心鎖》連獲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一等獎;《康鄉長的忙》在中國廉政小小說大獎賽中榮獲二等獎;《唐三彩》獲廣西廉政小說征文一等獎;《方丈全明》獲吳承恩文學藝術獎二等獎;《規矩》獲第四屆廣西小小說大獎賽一等獎;小小說集《不滅的燈》獲2009年冰心兒童圖書獎等。應敦煌影視中心(原蘭州電影製片廠)之邀,我把《手機》《賣羊》等多篇小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最後由敦煌影視中心拍攝完成,並先後在甘肅電視台播放……寫小小說使我走進了中國小小說50強,贏得了“中國小小說名家”的榮譽。
在文化閱讀市場普遍浮躁的當今,北京齊盛清揚圖書有限公司又一次為我提供結集出版的機會。在此,我要真誠地表示感謝,謝謝張海軍先生!好人一生平安!
今後,我一定更加關注社會,關注弱勢群體,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唯有此,才能對得起一直支持、關心我的領導、朋友和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