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美國應用物理學家邁克·哈特在其著作《曆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寫道:“在卷帙浩繁的中國書海當中,有一卷薄而又薄的書可能在國外擁有最多的譯者和讀者,這本書名叫《道德經》(《老子 》),是解釋道教哲學的主要典籍。”

“在西方,《道德經》遠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實上,該書至少出版過四十種不同的英文譯本,除了《聖經》之外遠遠多於任何其他書籍的版本。”

老子的《道德經》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論道,下篇論德,創造性地提出了“無為”施治的理論,是一部傑出的領導學著作。正如著名學者顧準先生所說:《道德經》絕不是一個“在野的聖人”探索自然奧秘或者怎樣表達至善的哲學,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哲學、統治哲學。

《漢書·藝文誌諸子略》也稱老子思想為“君人南麵之術”,即“帝王術”,自漢初首次把老子思想用於政治指導思想以來,曆經兩千多年,老子思想一直受到曆代政治領袖的重視,先後共有四位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親自為它作注。

到了近代,在西學東漸的同時,《道德經》也漸漸流傳到西方國家。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而且每年都有一兩種新譯本問世。

《道德經》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哲學著作,也是優秀的藝術作品,其文字凝練、簡潔而富有詩的美感,而且濃縮了大量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箴言,因此,《紐約時報》將老子列為全球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由於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西方管理學家開始關注中國道家,尤其是老子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則。美國管理學家約翰·海德就在他所著的《領導之道——新時代的領導戰略》一書中,引用了不少《老子》的警句箴言。他十分推崇老子“清靜無為”的思想,在書中還從管理學的角度對這種思想作出了自己全新的詮釋。

《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修身處世的古老“東方聖經”,是第一部用詩化語言闡述中國哲學的巨著。文章雖僅僅五千餘字,但它的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老子的思想體係包含著豐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時至今日仍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非同一般的深遠影響。其“無為”思想不僅是道學的核心內容,也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能體現管理內容的智慧結晶。

本書從中國本土化的管理出發,試圖就“無為”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有機結合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探索“無為”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上的運用,以使“無為”這個傳統管理思想的瑰寶能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放射出新的光芒。希望本書能帶給你更多和更深刻的啟示,幫助你順乎天道、人道、商道,永葆基業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