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代社會是一個重視溝通的社會,溝通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語言,而良好的溝通就離不開口才。在一個開放型的社會,口才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高科技的發展,一個人的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表達能力。擁有了良好的口才,就是增添了自己的力。
所謂口才就是用語言打動別人,感染別人。如何把複雜的內容用簡單的語言說清楚,如何通過語言取信於對方,並讓對方心服口服,這都依賴於口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處在歐洲反法西斯的最前線,由於戰爭的影響英國的經濟受到極大的限製,黃金幾乎枯竭,根本無力按照“現購自運”的原則從美國手中獲取軍事裝備。作為英國的重要盟友,美國總統羅斯福深知英國被打垮的危害性,一旦英國被擊潰,則整個歐洲局勢都會發生巨大變化,到時候美國再要打敗納粹,就會增加不可想象的難度。因此,羅斯福必須說服議員們,讓他們同意自己的提案,援助英國。
1940年12月17日,羅斯福總統進行了一次演說。在簡要介紹了《租借法》以後,羅斯福總統說:“假如我的鄰居家失火,在數百英尺外,我擁有一條澆花的水管,要是趕緊借給鄰居拿去接上水龍頭,就可能幫他滅火,以免火勢蔓延到我家。但是,在借出前要不要跟他討價還價?‘喂,朋友,這條管子得花15元,你得照價付錢的’。此時,十分火急,鄰居哪有時間去取錢?我想,隻要他滅火之後原物奉還,還是不要他15元為好。如果滅火後水管還好好的,他會連聲道謝;如果他把東西弄壞了,他得照賠不誤,我也不會吃虧的。”
羅斯福總統的話淺顯易懂,富有感染力,立刻得到了議員們的獲準,並通過了《租借法》,使援助英國成為現實,大量的美國物資湧入英國,為戰勝納粹提供了物質支持。事實上,一項事業的成敗,除了客觀原因外,個人的口才非常重要。羅斯福總統正是以他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促成了美國對英國的援助,他的個人力也影響了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統帥斯大林,受到他們的一致好評。
一個人的力是多方麵的,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有些是先天就具有的,有些是後天養成的。口才是一種顯性的力,他並非天生就帶來,而是通過後天的努力而練成的,因此一個人如果想提升自己的力,則提高口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書從社交口才、職場交流、談判語言、商道交際、戀愛與婚姻、演講能力的培養、好口才應注意的事項等諸多方麵予以剖析,給讀者實用的指導和策略性的應用。全書還插入了百餘幅生動的插圖,以提高讀者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