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很難靜下心來感悟一些關於人生的東西。人生的確需要悟一下。人為了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沒有哪個哲學家能解釋清楚,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曆和對於人生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或許我們能從佛對世人的點化之中找到一些答案。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老和尚給小沙彌一個全新的木魚,小沙彌很喜歡,就要求師父說:“師父!這木魚好漂亮,可不可以多給我一個?”
師父說:“你要那麼多木魚做什麼?”
小沙彌說:“我覺得它很好看啊。”
師父:“人的心不容易滿足,填飽肚子,又想要求山珍美味。有了房子,還要求要高樓大廈。有了千金,還要萬金。就算有一大片的土地,又能吃多少五穀?有那麼大的房子,到了晚上,又能睡多大的地方呢?”
“嗯,我懂了,東西夠用就好,做人不能太貪心。”小沙彌說。
是的,東西夠用就好,不能太貪心。可是生活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因此人們總是感到生活沉重,沒有快樂可言。所以佛說,地獄在哪裏?地獄在我們的身心裏。我們由於欲望難以滿足,而產生貪欲之渴與憎恨不滿之火,焚燒我們的身心。人的欲望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的,欲望過多,不僅會導致痛苦,而且會導致罪惡。所以要想尋求解脫之道的人,必須遠離欲望之火。
在佛的世界裏,“隨緣”和“放下”這四個字最能給世人以啟示。
佛說,萬事皆有緣,人生當隨緣。隨緣是人生拚搏的另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地承受,也絕非放棄人生應有的追求。隨緣是無為而有為,是無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種標誌,是成功者的一種素養。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為生活的密行。人生隨緣,即是“枯萎的隨它枯萎,繁榮的任它去繁榮”。隨緣,是一種做人的態度,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歲月本無疆,人生當隨緣。
佛說,放下執著心,能得大解脫。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煩惱,是因為放不下執著心。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不該有的惡念和貪欲,放下讓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種坦然,不是無奈,更不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徹悟,是一種靈性。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壓力,活得輕鬆;放下煩惱,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懶惰,活得充實;放下消極,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猶豫,活得瀟灑;放下狹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隻有該放下時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
懷一顆佛心去看人生,我們才不會迷茫,才不會在得失之間亂了方寸,人生才能從容而豐盈。本書內容通俗易懂,以佛的精神和理念為核心,選取了人生中的若幹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闡述,能讓你對很多問題釋懷;每篇文章後均有“佛禪小故事”,以加強對人生的感悟。
人生需要悟一下。悟,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保持自我並獲取幸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