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次創業的提出
第一章 二次創業的提出
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許多企業經過多次改革,最終還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同樣麵臨著需要實行二次創業發展戰略。目前,二次創業戰略基本上已得到中關村和全國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普遍接受。
“一次創業”的企業大多著眼於企業的發展,探索企業的發展機製,提出企業的發展戰略。進入“二次創業”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繼續發展的基礎,取得了一定的經營經驗,積累了一定規模的資產,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隨著中國市場性質的變化、知識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興起,企業的“二次創業”必然增加新的內容。
二次創業不等於是差的企業重新建立一個企業或公司,或者是開辦企業,而是在現有企業的較好的發展基礎上,通過對企業產權製度、治理結構、管理方法、發展戰略等方麵的改造,獲得一個具有全新性質的企業。第二次創業成功的企業較過去的企業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種質的飛躍。
“二次創業”的提出,標誌著我國企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標誌著企業家對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的普遍覺悟和對企業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強化。
二次創業是我國企業在目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所必須采取的新的戰略;是在原來企業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把企業做大和做強。
二次創業並不是對原有企業發展的否定,而是在原有的發展基礎上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力。二次創業是原有企業發展模式的終結,是新的企業發展模式的開始。從中國企業發來看,二次創業是中國企業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國內經濟轉向國際經濟的必然,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發展大格局的開始。通過二次創業將全麵提高企業家素質,造就職業經理人員。
二次創業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通。
二次創業的目標
企業的一次創業,著眼於企業的創立和生存;二次創業則著眼於企業的發展,探索企業的發展機製和發展戰略。進入二次創業時期,企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營經驗,積累了一定規模的資產,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但由於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形成,企業麵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
二次創業戰略的提出,是企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根本標誌和轉折點。二次創業的“六化”戰略(資本股份化、技術創新化、管理現代化、融資多元化、產業規模化、經營國際化)是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從“六化”戰略組成要素來看,技術創新化是核心,資本股份化和管理現代化是基礎,融資多元化是手段,產業規模化和經營國際化是目標;從實現“六化”戰略的機製來看,資本股份化、技術創新化、管理現代化是企業的內部發展戰略,融資多元化、產業規模化、經營國際化是企業的外部發展戰略,資本股份化和管理現代化是技術創新化的企業的最基本的保證,融資多元化、產業規模化和經營國際化是實現技術創新的重要外部條件,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並進一步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績效;從係統論來看,資本股份化、技術創新化和管理現代化構成了二次創業係統的三個最為基本的要素,它們是企業二次創業的發展基礎,沒有這一棊礎,就不可能實現二次創業的目標。
之所以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二次創業的核心,其原因在於:第一次創業時期,企業的技術創新水平低,創新能力弱。如果第二次創業的企業還依靠資本的投資和勞動力的增加來擴大規模,那麼,這一情況顯然不適用於處於過剩經濟時期的中國經濟,這隻能使企業走入死胡同;如果二次創業的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創新特點和優勢,那麼你憑什麼利用國內或國外的風險投資基金?國外的公司又憑什麼相信企業的合作或能力?在當代知識經濟這一大背景下,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的技術創新能力標誌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法寶。
資本股份化和管理現代化不過是在企業中為技術創新的實現創造了一個小的內部環境。沒有這一基礎,技術創新就無法保障,就不能激勵和保護創新者的技術創新。融資多元化是實現技術創新化、產業規模化和經營國際化的保障,它是一種手段。產業規模化和經營國際化是企業二次創業的目標。
總而言之,企業經過二次創業要達到這樣一種較為理想的狀態:
具有現代企業製度和合理的治理結構。在技術創新上,開發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技產品,並實現科技成果的商業化、產業化和國際化。大型企業應建立自己的研究開發中心,並與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多種聯係,以彌補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本的不足。有實力的跨國公司要在發達國家設立研究開發中心,利用發達國家的人力資本開發最新的科技產品,使自己企業的研究開發處於國際前沿。
在二次創業的企業中,要經過5~10年的發展,通過資本運營手段,形成一些知名的跨國公司,這些企業不僅占領國內的大部分市場,還應當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占領市場,其中有一定數量的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中國造”成為質量品牌的象征。通過商品的輸出,伺時輸出中國的文化和精神,為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在目標設置中,要根據自身企業的條件而確定具體目標,如有的是占領更大的市場,有的企業是進軍海外,有的企業是在海外設立研究開發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