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1]第一章 規劃人生:將命運攥在自己手中(1 / 3)

[BT1]第一章 規劃人生:將命運攥在自己手中

沒有方向的船永遠都不會行駛到彼岸,沒有方向的人生永遠也不會成功!

做好人生規劃,找準人生方向,成功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BT2]人生因夢想而偉大

行為指針:

人生的偉大並不在於你在做什麼,而在於你想做什麼。

2008年3月24日,國際足聯花費巨資讚助拍攝的體育勵誌題材影片《一球成名》在中國公映。皇家馬德裏三位當家球星貝克漢姆、齊達內和勞爾集體參與了本片的演出。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和夢想的影片,影片的片頭字幕是這樣的:“人因為夢想而偉大。”這部影片給了很多在庸碌生活中的人們很多感動,它承載著很多人內心時不時蠢蠢欲動的英雄夢想。

《一球成名》主要講述的是出生在洛杉磯的墨西哥男孩桑蒂亞戈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足球運動員。在自己的努力和球探的發掘下,終於為自己贏得了一份簽約英超著名俱樂部紐卡斯爾聯隊的合同,從此要麵對完全不同的歐洲聯賽舞台。

人生就是一次義無反顧的冒險,有了夢想之後,愛拚才會贏。桑蒂亞戈就是這類典型的成功人士,矢誌不渝堅持兒時的足球夢想,即使試訓狼狽不堪也不改初衷,最終一戰成名。

《一球成名》講的是足球故事,但真正讓人為之激動、呐喊並為之流淚的不僅僅是足球,還有我們心中曾有的那個夢想。

人因夢想而偉大,這句話最早是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說的,她是一位被眾多影迷深深熱愛著的四十年代好萊塢的“第一夫人”,多次獲得奧斯卡獎。

英格麗·褒曼18歲那年,她的夢想是在戲劇界成名。但是,她的監護人奧圖叔叔卻要她當一名售貨員或者什麼人的秘書。為此兩人爭執不下,奧圖叔叔答應給她一次參加皇家戲劇學校考試的機會。如果考不上的話就必須服從他的安排。

為了能考上皇家戲劇學校,英格麗·褒曼還頗費了一番心思。一方麵,她為自己精心準備了一個小品,表演一個快樂的農家少女,逗弄一個農村小夥子。她比他還膽大,她跳過小溪向他走去,手叉著腰,朝著他哈哈大笑。她反複認真地排練這個小品。另一方麵,在考試的前幾天,她給皇家劇院寄去一個棕色的信封,如果失敗了,棕色信封就退回來,如果通過了,就給她寄來一個白色信封,告訴她下次考試的日期。

考試的時候,英格麗·褒曼跑兩步在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歡樂地大笑,接著說出第一句台詞。這時,她很快地瞥了評判員一眼,驚奇地發現評判員們正在聊天,相互大聲談論著,並且比劃著。見此情景,英格麗·褒曼非常失望,連台詞也忘掉了。她還聽到裁判團主席對她說:“停止吧!謝謝你……小姐,下一個,下一個請開始。”

英格麗·褒曼聽到這話後徹底失望了,她好像什麼人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在舞台上待了三十秒就匆匆下台。她感到自己的夢想破滅了,甚至想到了自殺。

第二天,有人給她送去了白信封。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她真的拿到了被錄取的白信封。

多年後,已成為明星的英格麗·褒曼碰見了那位評判員。閑聊之際,便問道:“請告訴我,為什麼在初試時你們對我那麼不好,就因為你們那麼不喜歡我,我曾經想去自殺。”

“不喜歡你?”那位評判員瞪大眼睛望著她,“親愛的姑娘,你真是瘋了!就在你從舞台側翼跳出來,一來到舞台上的那個瞬間,而且站在那兒向著我們笑,我們就轉身彼此互相說著:“好了,她被選中了,看看她是多麼自信!看看她的台風!我們不需要再浪費一秒鍾了,還有十幾個人要測試呐!叫下一個吧!”

丘吉爾說:“人的偉大不在於你在做什麼,而在於你想做什麼。”如果你期望自己成為什麼樣子,你就會很容易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總是期望那些更高更好更偉大的夢想,並且為之付出艱辛的努力,這種夢想就很容易變成現實。

夢想永遠在前方,當你追求自己的夢想時,你會獲得發展與成長。夢想在前方召喚你,促使你迎向挑戰,引導你更上一層樓。如果你所選擇的目標馬上就可以做到,那麼它或許是一種機會,但絕對不是你夢想。你的夢想中必須含有某種能激勵自我拓展、自我要求的要素,而這些要素也會幫助你不斷地成長、改變、進步。

一個真正的夢想必定充滿挑戰性,正因為它具有挑戰性,又是你自己所選擇的,所以你一定會積極地想完成它。你的夢想就是你的使命,不僅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激勵你的原動力。

人生的夢想會使你逃脫安逸的環境、迎接挑戰。如果你一直安於現狀,終會感到失望及不滿。你沒有成長,不追求挑戰,怎麼會真的感到滿足呢?在你的內心深處,一定在呐喊著:我需要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這種希望自己進步的渴求一定在你心中。

一個有夢想勇敢前進的人,既使他目前未達到目標,或成就不大,但是他一定對自己的人生非常滿意,因為他的人生人方向、有情感、有成長。這使他覺得滿足而有收獲,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意義。

[BT2]誌向決定人生高度

一個人的誌向決定了他個人的發展方向,

他會沿著誌向指定的方向做出自己的努力。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要有誌向,誌向決定著一個人努力和判斷的方向,誌向的大小決定人生的高度。

戰國末期,李斯從一介布衣崛起為大秦決定性人物,助秦王間六國、削重臣、奪軍權、震宗室,何其輝煌。但改變了李斯一生,改變了中國曆史進程的,卻是一件偶然的小事,或者說應該是李斯不甘平庸的誌向。

李斯青年時曾為郡中小吏,主管鄉文書事宜。常常在廁所中見到老鼠辛辛苦苦地覓食,但得到的仍是汙穢不堪的可憐的一點點食物,饑寒交迫,且又常受人和狗的驚擾,惶惶不可終日。再看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人囤積的好糧穀,住的是“高屋大廈”,而且沒有人和狗的幹擾,飽食終日,無憂無慮。於是李斯感歎說:“一個人有無出息就像這老鼠,在於能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優越的環境。”李斯由此覺悟,這對他的一生取向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後來,他投到當時大儒家荀卿名下,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他看到楚王胸無大誌,不足與為謀;又看到六國相繼日漸衰弱,無從建立號令天下之奇功。隻有秦國,經曆了秦孝公以來的六世,特別是秦昭王以後,已經奠定了雄踞於七國之首、可對諸侯國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的政治、軍事、經濟基礎,可望代替已名存實亡的周室而一統天下。

於是李斯對荀卿說:“秦王想吞並諸侯,一統天下,成就帝王大業,這是智謀之士奔走效力、建功成名的大好時機。處於卑賤的地位而不思有所作為、改變這種境遇的人,與禽獸無異。人的恥辱莫大於卑賤,悲哀莫甚於窮困。我將西行入秦,去為秦王出謀劃策,建功立業。”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世,太子子楚繼位,就是秦莊襄王。呂不韋當上了丞相,被封為文信侯。秦王政繼位時年齡小,大權握在太後趙姬與丞相呂不韋手中。李斯投到呂不韋門下,一直勤勉謹慎,殫精竭慮,終於受到呂的青睞,被任為郎,從此參與政事。

後來,李斯有機會與秦王會麵,得到秦王的支持。他軟硬兼施,遠交近攻,以武力為後盾,用金錢開路、執“連橫”計勸誘六國中止同別國的“合縱”。不消幾年,戰果累累,李斯也借此被秦王稱為“客卿”,進到了秦國領導集團的核心。

一個人的誌向決定了他個人的發展方向,他會沿著誌向指定的方向做出自己的努力。誌向是成功的向導,是生命奇跡的源泉,誌向遠大的人更容易成功。

當年,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年輕的劉邦和項羽見到後,分別發出了“大丈夫生當如此”和“彼可取而代之”的慨歎,劉項二人後來果然成就了楚漢霸業。

秦末,陳勝在田間歇息的時候悵然歎息“苟富貴,無相忘”。此話遭到了同伴的譏笑,陳勝卻說:“燕雀怎麼會懂得鴻雁的誌向呢。”後來,陳勝成為抗擊秦二世暴政農民起義領袖。

年輕的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時,曾自比於管仲、樂毅,後來出山輔助劉氏,最終實現了三分天下匡複漢室的理想。

時勢造英雄固然不假,但英雄年青時肯定有超越常人的宏偉誌向。偉大的目標造就偉大的人物,誌向渺小的人注定會走平庸的人生之路。胸無大誌,焉能鑄造輝煌的人生?

人要有誌向,不能庸庸碌碌,渾渾噩噩,讓青春年華在瑣屑而繁忙的生活中漸漸逝去,讓意誌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悄悄消磨。我們要告別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BT2]誌向是成功的前提

方向找對了,成功是早晚的事;

方向錯了,走的再快也是南轅北轍。

有人問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楊振寧回答:“方向正確。我很幸運,因為我的方向是正確的。”的確,人隻有掌握正確的方向,才能創造成功的人生。

人生是一場競技,不僅要付出努力,更要方向正確。堅強和毅力固然可敬,但隻有在正確的方向下才會發揮作用,選錯了人生方,就會與成功背道而馳。

20世紀40年代,有一個年輕人,先後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術學校學習畫畫。二戰結束後,他靠賣畫為生。一天,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畫被人誤認為是畢加索的作品而出高價買走。這件事情給了他啟發,於是他開始全麵地模仿畢加索,出售假畫。

20年後,他決定不再仿冒畢加索,於是來到西班牙的一個小島定居。他拿起畫筆,畫了一些風景和肖像畫,每幅都署上了自己的真名。這些畫過於感傷,主題也不明確,根本得不到人們的認可。

不久,當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後的假畫製造者,考慮到他是一個流亡者,沒有將他驅逐出境,而是判了他兩個月的監禁。這個人就是埃爾米爾·霍裏,世界上最著名的假畫製造者。

毋庸置疑,埃爾米爾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但是由於沒有找準自己的方向,終於陷進泥淖之中,不能自拔。雖然他也曾一時暴富,但他終日惶惶不安,並終究難逃敗露的結局。最為可惜的是,在長時間模仿他人的過程中,他漸漸迷失了自己,再也畫不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了。

可見,一個人如果走上了錯誤的路,等待他的將是失敗和痛苦。他在黯自神傷的時候,又是何等痛苦與悔恨,但是木已成舟,無法挽回。

人生除了積極地追求,勇於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還要注意拚搏的方向。方向找對了,成功是早晚的事;方向錯了,走的再快也是南轅北轍。當一個人把努力用在錯誤的方向上時,其失敗就已經命中注定。

《南轅北轍》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方向錯了,有利條件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理論上講那個南轅北轍的人最後也能到達目的地,但是他所花費的時間、金錢是多少呢?做人做事也是一樣,方向弄錯了成功的幾率就會很小,即使成功也會浪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一粒種子的方向是衝出土壤尋找陽光;一條根的方向是伸向土層汲取更多的水分。人生同樣如此,正確的方向會引領我們踏入成功之門,錯誤的方向則讓我們誤入歧途,甚至遺恨終生。

對人生而言,努力很重要,但選擇好努力的方向更重要。很多人不能成功,原因在於方向的錯誤。許多人埋頭苦幹,卻不知所為何來,到頭來發現成功的階梯搭錯了方向,卻為時已晚。

有人把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同時放進一個瓶子裏。蜜蜂不停地咬,希望咬破這個瓶子飛出去。三天後,它死在瓶子裏。蒼蠅在瓶子裏轉了幾圈後,發現四周都很堅固,就飛到瓶口處,意外地發現那裏有一個出口,就飛出去了。

很多人終身勞碌,一無所獲,隻因找錯了方向,把精力用錯了地方!生活之路彎路多,找對方向才是發揮自己勇敢精神的正確歸宿。所以,我們努力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方向是否正確。

曆史上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美好的願望:製造一種不需要動力的機器,它可以源源不斷的對外界做功,這樣可以無中生有的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來。在科學曆史上從沒有過永動機成功過。能量守恒定律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任何一部機器,隻能使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而不能無中生有的製造能量。因此,根本不能製造永動機。那些追求永動機的人們,願望是好的,也不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隻是他們做事情違背客觀規律,所以失敗了。

所以,有的人失敗了,不是沒有能力,而是選擇錯了方向,定錯了目標。成功者的秘訣是:隨時檢查自己的選擇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調整目標,輕鬆地走向成功。

牛頓早年就是永動機的追隨者,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失敗之後,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對永動機的研究,在力學研究中投入了更大的精力。最終,許多永動機的研究者默默而終,而牛頓卻因擺脫了無謂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麵脫穎而出。

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要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方向。每次正確無誤地抉擇將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你就能達到人生的預期目標,抵達人生的輝煌。

方向的選擇往往隨時間而改變,因為夢想和目標都需要時間慢慢培養。如果你能讓夢想自由發展,給它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它再你心中沉澱。這樣,你的選擇會更加正確。

[BT2]有目標就是有方向

人生最可怕的敵人,

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業,但成功隻屬於少數人。為什麼很多人沒有成功呢?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這種弱點使他們被永遠地拒絕在成功的大門外。

古羅馬哲學家小塞涅卡說:“有些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顆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一個人隻有先有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哈佛大學曾經對應屆畢業生做了一個調查報告,他們詢問在應屆畢業生中有多少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結果隻有3%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並且寫在了日記本上,他們把這些人列為第一組。另外有13%的人在腦子裏有人生目標但沒有寫在紙上,他們把這些人列為第二組。其餘84%的人都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他們的想法是完成畢業典禮後先去度假放鬆一下,這些人被列為第三組。

10年後,哈佛大學又把當初的畢業生全部召回來做一次新的調查,結果發現:第二組的人,即那些有人生目標但沒有寫在紙上的畢業生,他們每個人的年收入平均是那些84%沒有人生目標畢業生的兩倍;第一組的人,即那些3%的把明確人生目標寫在日記本上的人,他們的年收入是第二組和第三組人的收入相加後的十倍。也就是說,如果那97%的人加起來一年掙一千萬美元,那麼這3%的人加起來的年收入是一個億。

這個調查很清楚的表明,確定明確人生目標並寫在紙上的重要性。那些97%的畢業生看到這個結果後都大為吃驚,他們很後悔當初沒能花點時間來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很清楚的寫在筆記本上。

這個調查揭示了什麼?成功的秘密就是設定明確的人生目標。這會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功能,使一個人的成功超過平常人十倍,百倍。請你多看一些成功人物的傳記和人生故事,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可以悟出一個道理:成功者的成功,首先是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好像一條船在海裏漂蕩。因為沒有它的目標港,那麼不管這條船漂了多久,有多少經曆風浪的經驗,它始終不會到達目的地。一個人不論有多麼聰明,有多高的學曆,人生閱曆多麼豐富,隻要缺乏人生目標,他一生肯定難成大事。

想成功,就必須確定人生目標,然後努力去做。沒有明確的目標是人生一大悲哀和痛苦。人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生活這條船往哪裏去,可能要浪費你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時光。等你離開這個世界時才醒悟出這個道理,那就太晚了。

目標是人生的起點,推動你向著人生的最高點前進;目標是一盞明燈,照亮你的生命;目標是一方羅盤,給你導引人生的航向。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一個人無論現在多大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的那一天開始的,以前的日子是在繞圈子。

很多人感歎:“如果能夠重新再來一次,我將做……”,“如果我再年輕幾年,就能做更多的事……”因為當初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錯過了許多人生的樂趣,生命裏有了很多的遺憾。

設定目標是成功的開始。無論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你都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並且堅持著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你的生活總是充滿了憧憬和希望,能夠時刻以一種樂觀向上的姿勢迎接挑戰,就算跌倒也會很快找到爬起的支點,一步一步地向成功邁進。

隻要你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整個世界都給你讓路。

[BT2]鎖定人生目標

林肯總結自己一生的經曆得出這樣的結論:自然界裏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最終能取得的成就不會超過他的信念。

隻要立定誌向,就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達成人生的目標。

為了實現理想,不妨每天試著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然後努力去做,認真地去實現。最終你會發現,原來你前進的步伐很快,理想也即將要實現。

有一位很有名的演說家曾經講過一個他小時侯的故事:有一次,他和兩個小朋友在一個廢棄的軌道上行走,一個身材普通,而另一個是胖子。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在比賽誰走得快時,那個胖男孩竟把他倆甩出老遠。

這下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向那位胖男孩請教。那位胖男孩指出,他因為肥胖看不到自己的腳,而是選擇道軌上一個較遠的目標,並朝目標走。接近目標時,他又選擇了另外一個目標……如此下去,他始終朝著新目標前進。

人生猶如走路,在行進中你的目標是什麼呢?

有一塊石頭在深山裏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個夢想:有一天能夠像鳥兒一樣飛翔。當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訴同伴時,立刻招來同伴們的嘲笑:“瞧瞧,什麼叫心比天高,這就是啊!”“真是異想天開!”……這塊石頭不去理會同伴們的閑言碎語,仍然懷抱理想等待時機。

有一天一個叫莊子的人路過這裏,它知道這個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夢想告訴了他,莊子說:“我可以幫你實現,但你必須先長成一座大山,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石頭說:“我不怕。”

於是石頭拚命地吸取天地靈氣,承接雨露惠澤,不知經過多少年,受了多少風雨的洗禮,它終於長成了一座大山。於是,莊子招來大鵬以翅膀擊山,一時間天搖地動,一聲巨響後,山炸開了,無數塊石頭飛向天空,就在飛的一刹那,石頭會心地笑了。

在山體迸裂的那一瞬間,石頭實現了它的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石頭每天的目標就是吸取更多的天地靈氣,承接更多的雨露惠澤。隨著小石頭每天認真的實現目標,當它長成大山的那一天,飛翔的理想終於實現了。

從這則故事中我們不難體會到,目標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它是理想實現的前提,也是實現理想的動力。

[BT2]目標要切實可行

沒有方向的船,永遠沒有彼岸。人生

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所作為,要想如願以償,首先確定方向。成功從選定方向開始,是方向指引我們踏出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諺語說:沒有方向的船,永遠沒有彼岸。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明確方向才能預約成功。

1926年,英國皇家學院院士肯萊文發現,一個大沙漠中有一個叫比塞爾的小村莊,它緊靠一片綠洲,從這裏走出沙漠隻要三天時間,可是奇怪的是,這裏卻沒有一個人走出沙漠。

肯萊文問那裏的人,為什麼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來他們嚐試過多次,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每次都是轉回到原地來。肯萊文當然不信,他雇了一個叫阿古特兒的當地人,讓他帶路,走了一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

他由此弄清了他們走不出去的原因:他們不認識北鬥星,在茫茫大漠裏沒法準確地判斷方向,所以他們走的路線實際上不是直線而是一條弧線。肯萊文告訴阿古特兒,你白天休息,晚上朝著那顆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後來,阿古特兒成了那裏第一個走出是沙漠的人。

在人生途中,也有這樣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是因為沒有選定方向。人要改變命運,取得成功,除了需要一種勇於追求的頑強精神,還應該選定人生的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出發時的激情,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人生就有了意義;有了方向,就給了自己無窮的鬥誌,成功離我們不會太遠。

人生如果不確定好理想的坐標,就不會有明確的奮鬥方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生活就是追逐夢的過程。人要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從而沿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居裏夫人從年輕時迷醉於青春愛情,到去巴黎追求學問,到為祖國而獻身科學;周恩來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為中華崛起而鬥爭,到為中華崛起而工作;比爾·蓋茨知道自己放棄大學的學業創建微軟是最佳選擇。他們的目標清晰堅定,人生的步子穩健有力,他們的人生是成功的,有意義的。

我們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不是我們的命運沒有別人好,而是我們的人生目標是否明確和堅定。成功從選定目標開始,隻要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一切都會變得得心應手。

楊瀾大學畢業後,從央視《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起步。她最初的目標是做一個一流的電視製作人,同時兼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在央視工作期間,她成為一名受人歡迎的主持人。

楊瀾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1994年,她激流勇退,離開央視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攻讀碩士,為自己充電。1998年,她加盟鳳凰衛視,開創名人訪談類節目《楊瀾工作室》,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持人。2000年,她創辦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曆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2004年,她創辦女性訪談節目《天下女人》,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持人。從主持人到製片人,楊瀾的選擇都是圍繞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她成功了,成為人們認可的優秀主持人和一流的電視製作人。

一個人在成功之前,最佳的準備就是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方向。今天,在你生命的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你是否應該認真的深靜下來想:你為什麼活著?你的方向在哪裏?你的定位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確確實實在一直影響著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