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找準人生方向
成功從選定方向開始
沒有方向的船,永遠沒有彼岸。人生
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所作為,要想如願以償,首先確定方向。成功從選定方向開始,是方向指引我們踏出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俗話說:沒有方向的船,永遠沒有彼岸。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明確方向才能預約成功。
1926年,英國皇家學院院士肯萊文發現,一個大沙漠中有一個叫比塞爾的小村莊,它緊靠一片綠洲,從這裏走出沙漠隻要三天的時間,
但奇怪的是,這裏卻從沒有一個人走出沙漠。
肯萊文問那裏的人,為什麼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來他們嚐試過多次,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每次都是轉回到原地。肯萊文當然不信,他雇了一個叫阿古特兒的當地人,讓他帶路,走了一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
他由此弄清了他們走不出去的原因:他們不認識北鬥星,在茫茫大漠裏無法準確地判斷方向,所以他們走的路線實際上不是直線而是一條弧線。肯萊文告訴阿古特兒,你白天休息,晚上朝著那顆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後來,阿古特兒成了那裏第一個走出是沙漠的人。
在人生途中,也有這樣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是因為沒有選定方向。人要改變命運,取得成功,除了需要一種勇於追求的頑強精神,還應該選定人生的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出發時的激情,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人生就有了意義;有了方向,就給了自己無窮的鬥誌,成功離我們不會太遠。
人生如果不確定好理想的坐標,就不會有明確的奮鬥方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生活就是追逐夢的過程。人要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從而沿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居裏夫人從年輕時迷醉於青春愛情,到去巴黎追求學問,到為祖國而獻身科學;周恩來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為中華崛起而鬥爭,到為中華崛起而工作;比爾·蓋茨知道自己放棄大學的學業創建微軟是最佳選擇。他們的目標清晰堅定,人生的步子穩健有力,他們的人生是成功的,有意義的。
我們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不是我們的命運沒有別人好,而是我們的人生目標是否明確和堅定。成功從選定目標開始,隻要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一切都會變得得心應手。
楊瀾大學畢業後,從央視《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起步。她最初的目標是做一名一流的電視製作人,同時兼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在央視工作期間,她成為一名受人歡迎的主持人。
楊瀾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1994年,她激流勇退,離開央視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攻讀碩士,為自己充電。1998年,她加盟鳳凰衛視,開創名人訪談類節目《楊瀾工作室》,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持人。2000年,她創辦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曆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2004年,她創辦女性訪談節目《天下女人》,並擔任製片人和主持人。從主持人到製片人,楊瀾的選擇都是圍繞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她成功了,成為人們認可的優秀主持人和一流的電視製作人。
一個人在成功之前,最佳的準備就是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方向。今天,在你生命的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你是否應該認真地靜下來想過:你為什麼活著?你的方向在哪裏?你的定位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確確實實在一直影響著我們前進。
方向決定結果,沒有方向就沒有成功。平凡如我輩,芸芸眾生,應該有一個人生方向。人生擁有了方向,我們會感到充實和富足,歲月更加溫馨,生活的畫卷絢麗繽紛,我們活出的便是清風朗月的美麗,我們的成長道路就會一片光明。
誌向決定發展方向
人要有誌向,不能庸庸碌碌,渾渾噩噩,讓青春年華在瑣屑而繁忙的生活中漸漸逝去,讓意誌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悄悄消磨。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要有誌向,誌向決定著一個人努力和判斷的方向,誌向的大小決定人生的高度。
戰國末期,李斯從一介布衣崛起為秦國決定性人物,助秦王間六國、削重臣、奪軍權、震宗室,何其輝煌。但改變李斯一生,改變中國曆史進程的,卻是一件偶然的小事,或者說應該是李斯不甘平庸的誌向。
李斯年輕時曾為郡中小吏,主管鄉文書事宜。常常在廁所中見到老鼠辛辛苦苦地覓食,但得到的仍是汙穢不堪的可憐的一點點食物,饑寒交迫,且又常受人和狗的驚擾,惶惶不可終日。再看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人囤積的好糧穀,住的是“高屋大廈”,而且沒有人和狗的幹擾,飽食終日,無憂無慮。於是李斯感歎說:“一個人有無出息就像這老鼠,在於能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優越的環境。”李斯由此覺悟,這對他的一生取向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後來,他投到當時大儒家荀卿名下,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他看到楚王胸無大誌,不足與為謀;又看到六國相繼日漸衰弱,無從建立號令天下之奇功。隻有秦國,經曆了秦孝公以來的六世,特別是秦昭王以後,已經奠定了雄踞於七國之首、可對諸侯國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的政治、軍事、經濟基礎,可望代替已名存實亡的周室而一統天下。
於是李斯對荀卿說:“秦王想吞並諸侯,一統天下,成就帝王大業,這是智謀之士奔走效力、建功成名的大好時機。處於卑賤的地位而不思有所作為、改變這種境遇的人,與禽獸無異。人的恥辱莫大於卑賤,悲哀莫甚於窮困。我將西行入秦,去為秦王出謀劃策,建功立業。”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世,太子子楚繼位,就是秦莊襄王。呂不韋當上了丞相,被封為文信侯。公元前247年,莊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時年13歲。秦王政繼位時年齡小,大權握在太後趙姬與丞相呂不韋手中。李斯投到呂不韋門下,一直勤勉謹慎,殫精竭慮,終於受到呂的青睞,被任為郎,從此參與政事。
後來,李斯有機會與秦王會麵,得到秦王的重用。他軟硬兼施、遠交近攻,以武力為後盾,用金錢開路、執“連橫”計勸誘六國中止同別國的“合縱”。不消幾年,戰果累累,李斯也借此被秦王稱為“客卿”,進到了秦國領導集團的核心。
一個人的誌向決定了他個人的發展方向,他會沿著誌向指定的方向做出自己的努力。誌向是成功的向導,是生命奇跡的源泉,誌向遠大的人才可能成功。
當年,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年輕的劉邦和項羽見到後,分別發出了“大丈夫生當如此”和“彼可取而代之”的慨歎,劉項二人後來果然成就了楚漢霸業。
秦末,陳勝在田間歇息的時候悵然歎息“苟富貴,無相忘”。此話遭到了同伴的譏笑,陳勝卻說:“燕雀怎麼會懂得鴻雁的誌向呢?”後來,陳勝成為抗擊秦二世暴政的農民起義領袖。
時勢造英雄固然不假,但英雄年青時肯定有超越常人的宏偉誌向。偉大的目標造就偉大的人物,誌向渺小的人注定會走平庸的人生之路。胸無大誌,焉能鑄造輝煌的人生?
人要有誌向,不能庸庸碌碌,渾渾噩噩,讓青春年華在瑣屑而繁忙的生活中漸漸逝去,讓意誌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悄悄消磨。我們要告別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找對方向做對事
方向找對了,成功是早晚的事;
方向錯了,走的再快也是南轅北轍。
有人問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楊振寧回答:“方向正確。”的確,人隻有掌握正確的方向,才能創造成功的人生。
人生是一場競技,不僅要付出努力,更要方向正確。堅強和毅力固然可敬,但隻有在正確的方向下才會發揮作用,選錯了人生方,就會與成功背道而馳。
20世紀40年代,有一個年輕人,先後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術學校學習畫畫。二戰結束後,他靠賣畫為生。一天,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畫被人誤認為是畢加索的作品而出高價買走。這件事給了他啟發,於是他開始全麵地模仿畢加索,出售假畫。
20年後,他決定不再仿冒畢加索,於是來到西班牙的一個小島定居。他拿起畫筆,畫了一些風景和肖像畫,每幅都署上了自己的真名。這些畫過於感傷,主題也不明確,根本得不到人們的認可。
不久,當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後的假畫製造者,考慮到他是一個流亡者,沒有將他驅逐出境,判了他兩個月監禁。這個人就是埃爾米爾·霍裏,世界上最著名的假畫製造者。
毋庸置疑,埃爾米爾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但是由於沒有找準自己的方向,終於陷進泥淖之中,不能自拔。雖然他也曾一時暴富,但他終日惶惶不安,並終究難逃敗露的結局。最為可惜的是,在長時間模仿他人的過程中,他漸漸迷失了自己,再也畫不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了。
可見,一個人如果走上了錯誤的路,等待他的將是失敗和痛苦。他在黯自神傷的時候,又是何等痛苦與悔恨,但是木已成舟,無法挽回。
人生除了積極地追求,勇於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還要注意拚搏的方向。方向找對了,成功是早晚的事;方向錯了,走的再快也是南轅北轍。當一個人把努力用在錯誤的方向上時,其失敗就已經命中注定。
《南轅北轍》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方向錯了,有利條件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理論上講那個南轅北轍的人最後也能到達目的地,但是他所花費的時間、金錢是多少呢?做人做事也是一樣,方向弄錯了成功的幾率就會很小,即使成功也會浪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一粒種子的方向是衝出土壤尋找陽光;一條根的方向是伸向土層汲取更多的水分。人生同樣如此,正確的方向會引領我們踏入成功之門,錯誤的方向則讓我們誤入歧途,甚至遺恨終生。
對人生而言,努力很重要,但選擇好努力的方向更重要。很多人不能成功,原因在於方向的錯誤。許多人埋頭苦幹,卻不知所為何來,到頭來發現成功的階梯搭錯了方向,卻為時已晚。
有人把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同時放進一個瓶子裏。蜜蜂不停地咬,希望咬破這個瓶子飛出去。三天後,它死在了瓶子裏。蒼蠅在瓶子裏轉了幾圈後,發現四周都很堅固,就飛到瓶口處,意外地發現那裏有一個出口,就飛出去了。
很多人終身勞碌,一無所獲,隻因找錯了方向,把精力用錯了地方!生活之路彎曲多,找對方向才是發揮自己勇敢精神的正確歸宿。所以,我們努力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方向是否正確。
曆史上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美好的願望:製造一種不需要動力的機器,它可以源源不斷地對外界作功,這樣可以無中生有的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來。在科學曆史上從沒有過永動機成功過。能量守恒定律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任何一部機器,隻能使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而不能無中生有地製造能量。因此,根本不能製造永動機。那些追求永動機的人們,願望是好的,也不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隻是他們做事情違背客觀規律,所以失敗了。
所以,有的人失敗了,不是沒有能力,而是選擇錯了方向,定錯了目標。成功者的秘訣是:隨時檢查自己的選擇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調整目標,輕鬆地走向成功。
牛頓早年就是永動機的追隨者,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失敗之後,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對永動機的研究,在力學研究中投入了更大的精力。最終,許多永動機的研究者默默而終,而牛頓卻因擺脫了無謂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麵脫穎而出。
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要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方向。每次正確無誤地抉擇將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你就能達到人生的預期目標,抵達人生的輝煌。
方向的選擇往往隨時間而改變,因為夢想和目標都需要時間慢慢培養。如果你能讓夢想自由發展,給它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它在你心中沉澱。這樣,你的選擇會更加正確。
人生需要設計
人性中有一種渴望高飛、自由體驗生命與傾向,我們可以通過人生規劃來引導這份力量,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很多人認為,個人努力很重要,結果就要看運氣了。其實,盲目地“個人努力”,正是中國人當前的通病。人生是可以設計的,成功人生更需要規劃。
威廉·喬治是美國利敦微波公司的總裁,這家公司所取得的經濟效益令同行們刮目相看。建立像利敦這樣的大公司並力爭獲得輝煌業績,是喬治學生時代的夢想,而他在30歲那年就實現了這一夢想。
喬治在大學時就注重自己的人生設計。喬治的計劃是這樣的:先在大學攻讀技術與管理專業,畢業進入政府機構鍛煉人際交往能力,然後加盟小公司尋找實踐機會,最後成為大企業的高級主管。這一設計為喬治今後事業的成功劃出了預定軌跡。 當他進入政府機構並晉升為美國海軍總司令特別助理時,他毅然辭去這個讓人羨慕的職務去一家小公司供職。他這樣做,正是為了完成自己計劃的第三步任務。由於喬治本人的努力,他終於實現了自己設計的目標,坐上了利敦微波公司的頭把交椅。
人生設計,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眾多成功者的經驗證明,人生是需要設計的,人生是可以設計的,有無人生設計對於一生事業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極為重要。沒有人生規劃的人,一般來說是難以成就大業的。
外國人就業麵試時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你能描繪一下三年(或五年)以後你的事業上的情景嗎?”而中國人卻想,世事無常,誰能料到今後三年或是五年的事情呢。其實,“人生設計”的理念要求的是在人生的每一分鍾裏,都要有堅定的,像水晶一樣清晰的奮鬥目標。這個目標並不需要一生不變,是可以根據情況不斷調整的。我們可以規劃人生預知自己的未來,適當調整自己的人生軌道,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如意人生。 人生定位是人生發展規劃的第一步。人生定位是確認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標,即確認你自己應當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形會有不同的定位。
人生發展策略規劃則是人生發展規劃的第二步。人生策略規劃是人們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或途徑取得成功。諸葛亮先是長期躬耕壟畝,然後是結交至友,借助師友和自我宣傳推廣自己,以便聲播天下,擇良主而侍。這就是諸葛亮的人生發展策略。 分解人生發展階段、製定各階段目標措施則是人生發展規劃的第三步。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必須製定詳細的年度奮鬥計劃。在不同的時期,需要實現的階段性目標不同,實現目標的措施也不同。目標越清晰越好,對目標的界定越明確越好。 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規劃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線,有了航線,我們就不會偏離目標,更不會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順利和快速地駛向成功的彼岸。有了規劃,還要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地實施人生規劃,方能真正創造出如你所願的美好人生。
人性中有一種渴望高飛、自由體驗生命的傾向,我們可以通過人生規劃來引導這份力量,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讓你的成功從人生設計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