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瓜類保健食療方
第一節 南瓜
別名倭瓜、番瓜、麥瓜、飯瓜。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實,一年生蔓生草本。莖長達數米,節處生根,粗壯,有棱溝。瓠果,扁球形、壺形、圓柱形等,表麵有縱溝和隆起,光滑或有瘤狀突起。似橘瓣狀,呈橙黃至橙紅色不等。原產於亞洲南部,現分布全世界。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果實作蔬菜;種子含油可食用,種子和瓜蒂可入藥。
一、南瓜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南瓜含蛋白質0.6克,脂肪0.1克,維生素0.04克,碳水化合物5.7克,礦物質0.04克,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二、南瓜的保健功效
《本草綱目》言其“補中益氣”。南瓜有“降糖降脂佳品”之譽,患有糖尿病者,常取本品佐餐,不僅可以果腹,而且還可以降糖降脂,可謂一舉數得。能防止礦物質在體內積聚形成結石,並能維護眼鞏膜的堅韌度,有效地保護眼睛。所以,常吃炒熟的南瓜子可預防膽結石、防止近視。
中醫學認為,南瓜性味甘、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脾虛氣弱、營養不良、肺癰、水火燙傷。國內外醫學專家、學者研究實驗表明,食南瓜,還有治療前列腺肥大(南瓜子可治前列腺肥大)、防治動脈硬化與胃黏膜潰瘍、治糖尿病、化結石等作用。
三、南瓜的食療方例
1.支氣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配方】鮮南瓜500克,紅棗20粒,黃糖適量。
【做法】加水煮湯。
【服法】服食,每日2次。
2.腹脹腹痛、惡心嘔吐
【配方】南瓜500克,牛肉300克,植物油適量。
【做法】牛肉燉至七成熟切條;南瓜去皮、瓤,洗淨切條。同炒至熟即可。
【服法】佐餐。
3.肺癰、下肢潰瘍
【配方】老南瓜100克,大米50克,精鹽適量。
【做法】南瓜去皮,洗淨切細;大米淘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沸時放入南瓜,至粥熟時,入精鹽調味。
【服法】服食。每日1次。
4.中暑煩渴、心悸、胸悶
【配方】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南瓜去皮、去瓤,洗淨後切塊;先取綠豆煮至開花,下南瓜,煮至爛熟後精鹽調味。
【服法】服食。
5.降糖降脂
【配方】南瓜、仙人掌各2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南瓜洗淨去皮,切丁,仙人掌去皮後切丁,用旺火將清水適量燒沸後,放入仙人掌和南瓜煮湯,待熟後用適量精鹽和味精調味。
【服法】飲湯食南瓜和仙人掌。早、晚各1次,連食1個月。
6.健脾養肝明目
【配方】南瓜、豬肝各25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南瓜去皮、瓤,洗淨切塊;豬肝洗淨切片;同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至瓜爛肉熟,加入作料調勻即成。
【服法】飲食。
7.減肥
【配方】南瓜50克,赤豆30克,大米100克。
【做法】赤豆浸泡一夜去泥沙,大米淘洗幹淨,南瓜去皮切薄片;同放鍋內加水800毫升,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煮35分鍾即可。
【服法】每日1次,早餐或晚餐食用。
四、食用禁忌
南瓜性偏雍滯,氣滯中滿者,慎食;不與羊肉同食;患有腳氣、黃疸者忌食。
第二節 苦瓜
苦瓜為葫蘆科,別名涼瓜。苦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實。原產於東印度熱帶地區。日本、東南亞栽培曆史悠久。我國早有栽培,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湖南、四川等地區栽培較普遍。苦瓜不僅是夏季佳蔬,又是一味良藥。
一、苦瓜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0.9克,脂肪0.2克,維生素0.08克,碳水化合物3.5克,礦物質0.38克,及多種微量元素。
二、苦瓜的保健功效
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疑為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清代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說:“苦瓜清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可醬可醃。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即是說瓜熟色赤,苦味減,寒性降低,滋養作用顯出,與未熟時相對而言,以清為補之。其實吃苦瓜以色青未黃熟時才好吃,更取其清熱消暑功效。
在醫藥上有增進食欲、明目、助消化、清涼解毒、利尿和治療糖尿病等療效。
三、苦瓜的食療方例
1.感冒發熱、身痛口苦
【配方】苦瓜幹15克,連須蔥白10克,生薑6克。
【做法】水煎。
【服法】飲服。
2.胃疼
【配方】苦瓜。
【做法】燒成炭研末。
【服法】每次1克,開水送服,1天3次。
3.中暑發熱、口渴
【配方】苦瓜1根,綠茶適量。
【做法】將苦瓜上端切開,挖去瓤,裝入綠茶,把瓜掛於通風處陰幹;將陰幹的苦瓜洗淨,連同茶切碎,混勻。
【服法】每次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衝沏飲用。
4.肝火上炎、目赤疼痛
【配方】鮮苦瓜500克。
【做法】先將苦瓜洗淨切片,入鍋中加水250毫升,煮10分鍾左右,瓜熟即可。
【服法】食瓜飲汁。
5.耳脹痛、舌紅苔黃、小便短赤
【配方】苦瓜3根,白糖60克。
【做法】先將苦瓜洗淨,搗爛如泥,加入白糖拌勻,2小時後將汁擠出。
【服法】一次性涼飲。
6.濕熱腹瀉
【配方】苦瓜1根。
【做法】去瓤,切碎,搗爛,絞汁。
【服法】每次用半杯,沸水衝服。
四、食用禁忌
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瀉腹痛。孕婦不宜。
第三節 冬瓜
冬瓜,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狀如枕,又叫枕瓜,生產於夏季。原產我國南部及印度,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供應季節為夏秋季。果呈圓,扁圓或長圓形,大小因果種不同,小的重數千克,大的數十千克。果肉厚,白色,疏鬆多汁,味淡,嫩瓜或老瓜均可食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一、冬瓜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鮮冬瓜中含有蛋白質0.4克,脂肪0.20克,碳水化合物2.6克,礦物質0.08克,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二、冬瓜的保健功效
《神農本草經》記載:冬瓜性微寒,味甘淡無毒,入肺、大小腸、膀胱三經。能清肺熱化痰、清熱除煩止渴,甘淡滲痢,去濕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腫之功效。其他中醫典籍諸如《別錄》、《開寶本草》、《本草綱目》中都有關於冬瓜藥用的記載,在民間通常用來治療肺熱咳嗽、水腫脹滿、暑熱煩悶、瀉痢、痔瘡、哮喘、糖尿病、腎炎浮腫、魚蟹中毒。
中醫學認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對需進食低鈉鹽食物的腎髒病、高血壓、浮腫病患者大有益處,其中元素硒還具有抗癌等多種功能;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等功效。
三、冬瓜的食療方例
1.慢性腎炎
【配方】冬瓜1000克,鯉魚1條(約重300克)。
【做法】不加鹽,煮湯。
【服法】每日1劑,常食用。
2.脾氣不運、四肢疲倦
【配方】冬瓜1000克,鴨肉500克,芡實30克,苡仁30克。
【做法】先煮芡實、苡仁,後下鴨肉,最後下冬瓜煮至熟。
【服法】日食適量。
3.暑天感冒
【配方】鮮冬瓜1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冬瓜去皮瓤切碎,加入花生油炒,再加適量薑絲、豆豉略炒,和粳米同煮粥食用。
【服法】每日服2次。
4.肝硬化腹水
【配方】冬瓜1000克。
【做法】打碎煮爛,紗布過濾去渣取汁。
【服法】每次60毫升,每日3次飲服。
5.肝陽上亢、頭痛眼花
【配方】冬瓜500克,鯇魚頭250克。
【做法】先用油煎魚頭至金黃色,放入冬瓜,加清水適量,文火燉4小時,加精鹽調味。
【服法】食用佐膳。每日2次。
6.痰黃稠
【配方】鮮冬瓜500克,鮮荷葉1張。
【做法】加適量水燉湯,加精鹽調味。
【服法】飲湯吃冬瓜,每日2次。
7.高血壓、心髒病
【配方】冬瓜250克,銀耳30克。
【做法】先將冬瓜去皮、瓤,切成片狀;銀耳水泡發,洗淨;鍋放火上加油燒熱,把冬瓜倒入煸炒片刻,加湯、精鹽,燒至冬瓜將熟時,加入銀耳、味精、黃酒調勻即成。
【服法】食用。
8.肺熱咳嗽
【配方】冬瓜60克,大米30克。
【做法】先將冬瓜去瓤連皮洗淨,切成小塊狀,大米淘洗幹淨,同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先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煮,至瓜爛米熟粥稠即可。
【服法】食用。
9.肥胖
【配方】冬瓜50克。
【做法】先將冬瓜去瓤,連皮洗淨,切成薄片,入鍋加水200毫升,煮約10分鍾。
【服法】去冬瓜取湯汁代茶飲服。
10.養顏、瘦身、消暑
【配方】冬瓜400克,鹹肉或火腿100克,太子參30克,金銀花10克,味精、蔥花各適量。
【做法】鹹肉或火腿切片,冬瓜洗淨切成薄片。太子參、金銀花放在一起,用水煎煮至太子參軟爛,金銀花取出棄去,藥汁澄清備用,鹹肉或火腿、冬瓜加水煮熟,放入太子參、味精和蔥花,並對入少量澄清的藥汁,燒滾即成。
【服法】飲食。
11.喘咳、哮喘
【配方】嫩冬瓜(未脫花蒂)1個,冰糖適量。
【做法】於一頭切一蓋子,填入冰糖適量,再以蓋子封固,放蒸籠蒸熟。
【服法】取汁液。分2次飲。
12.小便不利
【配方】冬瓜500克。
【做法】切厚片,煮湯。
【服法】食用。可略加芝麻同精鹽調味。
四、食用禁忌
久病與陽虛肢冷者忌食;脾胃氣虛,腹瀉便溏,胃寒疼痛者忌食;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和寒性痛經者忌食。
第四節 黃瓜
黃瓜為葫蘆科植物黃瓜屬黃瓜的果實,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莖細長,有縱棱,被短剛毛,是漢朝張壽出使西域時常回來的。黃瓜根係分布淺,再生能力較弱。莖蔓性,有分枝。葉掌狀,大而薄,葉緣有細鋸齒。花通常為單性,雌雄同株。花瓜屬喜溫作物。
一、黃瓜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黃瓜含有蛋白質0.80克,脂肪0.20克,碳水化合物2.90克,維生素0.01克,礦物質0.15克,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二、黃瓜的保健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
中醫學認為,黃瓜味甘,性涼,有清熱、利尿、解毒作用,可治療發熱時心煩口渴,咽喉腫痛,水火燙傷以及眼睛紅腫等疾病。有延年益壽、抗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抗腫瘤、治療慢性肝炎;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搗汁塗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的功效;對肝髒病人,特別是對酒精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可防酒精中毒;糖尿病人以黃瓜代替澱粉類食物充饑,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此外,黃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以及降低膽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強身健體。
三、黃瓜的食療方例
1.清熱開胃、煩渴、口膩、脘痞
【配方】黃瓜500克,精鹽、白糖、白醋各適量。
【做法】先將黃瓜去子洗淨,切成薄片,用精鹽醃漬30分鍾;用冷開水洗去黃瓜的部分鹹味,水控幹後,加精鹽、糖、醋醃1小時即成。
【服法】食用。
2.黃疸
【配方】黃瓜皮。
【做法】水煎。
【服法】飲用,每日3次。
3.婦女更年期腎虛煩熱
【配方】黃瓜150克,紫菜15克,海米適量。
【做法】先將黃瓜洗淨切成菱形片狀,紫菜、海米亦洗淨;鍋內加入清湯,燒沸後,投入黃瓜、海米、精鹽、醬油,煮沸後撇浮沫,下入紫菜,淋上香油,撒入味精,調勻即成。
【服法】食用,每日2次。
4.四肢浮腫
【配方】老黃瓜皮30克。
【做法】水煎。
【服法】飲用,每日數次。
5.肥胖症、高血壓、咽喉腫痛
【配方】嫩黃瓜5條,山楂30克,白糖50克。
【做法】先將黃瓜去皮心及兩頭,洗淨切成條狀;山楂洗淨,入鍋中加水200毫升,煮約15分鍾,取汁液100毫升;黃瓜條入鍋中加水煮熟,撈出;山楂汁中放入白糖,在文火上慢熬,待糖溶化,投入已控幹水的黃瓜條拌勻即成。
【服法】食用,每日數次。
6.風熱眼疾、小便短赤
【配方】黃瓜、大米各50克,新鮮蒲公英30克。
【做法】先將黃瓜洗淨切片,蒲公英洗淨切碎;大米淘洗先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如常法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黃瓜、蒲公英,再煮片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