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堂會(1)(3 / 3)

趙匡胤滅了孟昶,將他們一家老小遷到汴梁,並在汴河旁邊為孟昶建了府邸,供他們一家居住,可是為了得到花蕊夫人,趙匡胤卻在七天後毒死了孟昶。

太祖得到孟昶的死訊,也裝模做樣地輟朝五日,素服發表,並賻贈布帛千匹,葬費盡由官給,追封孟昶為楚王。

孟昶死後,他的母親並不哭泣,但舉酒酹地,說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苟活在人間,不忍就死,現在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於是絕食數天而死。孟昶葬在洛陽,他的家屬仍留汴京,少不得入宮謝恩。

太祖見花蕊夫人全身縞素,愈顯得明眸皓齒,玉骨珊珊,便乘此機會,把她留在宮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這時候,身不由己,隻得宛轉從命,飲酒中間,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詩,在蜀中時,曾作宮詞百首,要她即席吟詩,以顯才華,花蕊夫人吟道: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三千宮女皆花貌,共鬥嬋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讖言。

吟罷,說道這詞是當日離開蜀國,途經葭萌關時寫的,寫在驛站的牆壁上。還說:“當年在成都宮內,蜀主孟昶親譜‘萬裏朝天曲’,令我按拍而歌,以為是萬裏來朝的佳讖,因此百官競執長鞭,自馬至地,婦人竟戴高冠,皆呼為‘朝天’。及李豔娘入宮,好梳高髻,宮人皆學她以邀寵幸,也喚作‘朝天髻’,那知道卻是萬裏崎嶇,前往汴京,來見你宋主,萬裏朝天的讖言,卻是降宋的應驗,豈不可歎麼?”宋太祖趙匡胤聽罷長久不語,連飲三杯,說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啟朱唇:

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宋太祖本也是個英雄人物:當年千裏送京娘,當年以一條棍棒打遍十八座軍州。此時有感於花蕊夫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竟更加深了對花蕊夫人的愛慕之心。飲了幾杯酒後的花蕊夫人,紅雲上頰,更覺嫵媚動人,太祖攜著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寢宮,不久封花蕊夫人為貴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裏,飲酒聽曲。

這日退朝略早,徑向花蕊夫人那裏而來,步入宮內,見花蕊夫人正在那裏懸著畫像,點上香燭,叩頭禮拜。太祖不知她供的是什麼畫像,即向那畫像細看去,隻見一個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間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一般,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隻好問花蕊夫人。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來,被他瞧見自己秘事,心下本就驚慌,見太祖問起,連忙鎮定心神,慢慢回答道:“這就是俗傳的張仙像,虔誠供奉可得子嗣。”太祖聽如此說,笑道:“妃子如此虔誠,朕料張仙必定要送子嗣來的。但張仙雖掌管送生的事,究竟是個神靈,宜在靜室中,香花寶櫃供養,若供在寢宮裏麵,未免褻讀仙靈,反幹罪戾。”夫人聽了太祖的話,連忙拜謝。實際上花蕊夫人所供的並不是張仙,而是蜀主孟昶。她本與孟昶相處十分恩愛,自從孟昶被毒死,她被太祖威逼人宮,因為貪生怕死,勉承雨露,雖承太祖寵冠六宮,心裏總拋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她的像,背著人,私自禮拜,不料被太祖撞見,隻得謊稱是張仙。

可憐那些宮裏的妃嬪,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宮中照樣畫一幅,供奉起來,希望生個皇子,從此富貴。不久,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也一定會十分感念花蕊夫人了。

花蕊夫人後來因為建議趙匡胤立趙德昭為太子,所以她介於宋廷權力之爭,觸犯了太祖弟弟光義的利益,在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亂中一箭射死。

由於鑒於花蕊夫人特殊的身份,呂哲才用‘那個人’來稱呼她的,趙世俊拿自己所知的和呂哲口中的所訴的一一印證,心中也豁然開郎,像孟玄寶這樣的降王降臣的後代的命運,莫說是個白癡,就算是個正常的人,寄居在仇敵的屋簷下,定然會受盡侮辱和欺淩,飽嚐人間的冷暖。

趙世俊來自後世一千年後,他心中對人的態度都是平等的,所以見到這麼多人,欺侮一個傻子,他就有點義憤填膺了,當下他就一聲暴喝:“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