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立即行動,把態度落實到實處(1 / 2)

第六章 立即行動,把態度落實到實處

隻有立即能采取行動的人,才能夠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造就自己的成功;也隻有立即動手的人,才會將自己的主意付諸行動,才可能讓主意變為現實,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可見,行動的作用非同一般,立即行動的態度是每一個成功者不可或缺的。

行動改變一切

成功者的路有千條萬條,但是有一條路卻是每一個成才者的必經之路。這就是行動。行動勝於一切。

革命先驅李大釗曾經說過:“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事實上,每一位成才者都為自己的夢付出過艱辛的勞動。徐悲鴻的畫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他那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即出的《奔馬圖》成為現代美術史上的珍品,無疑他是成功的。錢學森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理論奠基人,被選進《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錄》。無疑,他的一生也是相當輝煌的。但是,你知道為了這份輝煌,他們付出了多少勞動嗎?徐悲鴻臨摹了三十年中外名家大作!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有輝煌的夢,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為自己的一生書寫輝煌,這是為什麼呢?當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複雜,也許很難一下說得清。但是,行動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要素,沒有行動就沒有成功,更不可能輝煌。有的人想得很多、很絢麗,卻不愛把這些想法與行動結合起來。結果,美麗的夢幻成了肥皂泡,一觸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庸才。

我們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飯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縱使你有再燦爛的夢,也需要從邁步開始。

“坐著說,何如起來行?”如果你已經發現了自己的目標,有了自己的夢,那麼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從今天開始。

汽車製造是一個需要想象的職業,隻有不斷將產品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巋然不動。

當年,福特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決心要製造出一輛與市場上普通的汽車不一樣的——V8型汽車時,他要求公司的汽車工程師在引擎上鑄造八個完整的汽缸,而工程師認為那是不可能會實現的。那些擁有一流技術的工程師對這個要求完全無法接受,異口同聲地回答道:“總裁先生,我們寧可去繞著地球走一圈,也不會去做這個根本不可能會做到的事情!”

總裁說:“不用擔心!你們放心去做!不管你們用多長時間,都必須絕對完成任務,這可是關係著公司美好未來的!先生們,我誠心地祝福你們!但是,如果你們想就此失業,我也會誠心歡送。”

看出總裁是認真的,那些工程師不禁搖了搖頭,無奈地去做那件他們認為根本無法完成的事。

過了半年,福特的要求還是沒有任何起色。那群擁有一流技術的工程師仍然固執地認為那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年底公司做統查的時候,工程師們很無奈地告訴總裁,這真的隻是一個夢想,不可能會實現。

總裁說:“你們隻要盡心地去做就可以了,我相信,我要求你們做一定能幫我開拓新的市場,而且,你們一定要做出來,否則,我就要另外請人了。”

工程師們隻好繼續研究了。

有一天,老天終於垂青了這幫可憐的工程師,讓他們找到了怎樣製造V8型汽車的訣竅,打破了當初他們認為不可能的事的預言,並且給汽車公司帶來了無限的市場空間。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公司總裁,是因為他的堅持!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智力與努力共同創造的,不同的時代,智商的作用不盡相同。在古代,主要依靠體力;而到現代,尤其是進入現代知識經濟時代後,腦力勞動成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智商在創業過程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隻有對市場行情作過充分的了解後,智商才能用到正點上。讓人們很難捉摸的商場變化,也有著一定的規律: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勢必就會造成物價上漲;物價上漲產品的數量就會增加;當產品超出一定的範圍,又會導致供過於求;造成物價下跌,企業也就不得不減少產品的生產,從而又會導致供不應求。而想把握好市場的規律,首先,要預見未來的市場趨勢,選擇正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