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係是由太陽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圍繞它運轉的天體構成的天體係統。它包括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星際物質。
太陽係
我們的太陽係大家族
如果把太陽係比作一個家庭,太陽就是一家之主。太陽以自己巨大的質量,吸引著其他成員規規矩矩地環繞太陽運動。天文學家們把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係統,稱為太陽係。
太陽係中除太陽外,主要成員是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距離的近遠,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到1996年底為止,還發現了6000多顆小行星,它們主要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繞太陽運動。圍繞行星運動的天體叫衛星。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有一個衛星,它就是月球;火星有兩個衛星;木星有16個衛星;土星有23個衛星;天王星有15個衛星;海王星有8個衛星。此外,冥王星已經不再被認作是行星,還有許多彗星和流星體等。
人類對太陽係的認識
太陽係有如下的特點:太陽係99.8%的質量都集中在太陽上;在八大行星中,木星和土星的質量和體積最大,其他行星質量和體積都小很多;八大行星都朝同一個方向繞太陽運動,軌道都近似圓形,基本上在同一個平麵上;太陽是太陽係的中心天體,同時它又是銀河係中一顆普通的恒星;太陽係位於銀河係的邊緣附近,繞銀河係中心轉一周要2.5億年。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說”以後,人類逐漸認識了太陽係的真麵貌。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以後,人類才正確了解了太陽係內天體之間的引力關係。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太陽係演化的星雲學說”以後,人類開始思考和探索太陽係的來龍去脈。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人類進入了太空探測的新時代。
幾十年來,人類發射各種探測器,考察了太陽係的方方麵麵。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在揭示著自己的太空家園——太陽係的奧秘。
照耀我們的太陽
太陽是地球上光和熱的源泉。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依靠太陽來維持生命。在銀河係的千萬恒星中,太陽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顆恒星,但是它的家族確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孕育出生命的星係。
太陽是太陽係的中心天體,它如同大部分恒星一樣,是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太陽由熾熱的氣態物質組成,表麵的溫度約5770K(恒星的溫度通常用絕對溫度K來表示,0℃=273K,例如發藍色的恒星表麵溫度在絕對溫度3萬K以上),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K。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是八大行星體積總和的約590倍。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2萬倍,是八大行星總質量的約745倍,占整個太陽係總質量的99.8%。
如此巨大的太陽,人們在天空中看到的卻隻有圓盤大小。這與太陽和人們的距離有關係,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
太陽上是一個沸騰的世界。從化學成分上說,太陽大氣中絕大部分是氫和氦。按質量計算氫占71%,氦占27%,其他成分占2%。從結構上看,太陽中心是核物質反應區,這裏是太陽維持高溫的源泉。熱核反應中心區之外是輻射區,輻射區外是對流層,對流層外是太陽的大氣層。人們觀測到的太陽活動現象都發生在太陽大氣層。
太陽大氣層由裏向外又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層。人們看到天空中圓圓的太陽,就是太陽的光球層,太陽可見光主要是從這一層發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