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流水小橋山寺,竹籬茅舍人家。

滄浪池上

明·文徵明

楊柳陰陰十畝塘,昔人a曾此詠滄浪。

春風依舊吹芳杜b,陳跡無多半夕陽。

積雨經時荒渚斷,跳魚一聚晚波涼c。

渺然詩思江湖近,便欲相攜上野航d。

【題解】

這首七律描寫滄浪亭十畝春塘。在詩人筆下,並未描繪春日豔麗的風光,展現的是夕陽下積雨滿溢的荒地,想象在這池中如同置身早已荒廢的水渚,魚跳出水麵落到岸上,不須捕撈,可以在涼爽的晚風中與一二知交一聚。詩人憧憬與摯友攜手乘一隻小舟漂泊江湖,表現的是詩人欲擺脫世俗的隱逸之意。

【注釋】

a昔人:指蘇舜欽。他有傳世的散文《滄浪亭記》和五言律詩《滄浪亭》。

b芳杜:盛開的芬芳的棠梨花。

c荒渚:荒廢的水中小洲。跳魚:池中魚多,傍晚時有魚躍出池麵或落於岸上。

d江湖:暗喻隱逸。野航:無主的船。航:指船。

春日雜詠

明·高珩

青山如黛a遠村東,嫩綠長溪柳絮風b。

鳥雀不知郊野c好,穿花翻戀小庭中d。

【題解】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郊野的美好景色。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郊外的春景,後兩句借景寫情,抒發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表現了對美好事物追求的願望。

【注釋】

a黛:古時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的顏料,這裏形容遠處青山呈現出黛綠般的顏色。

b嫩綠:淺綠色。柳絮:柳樹種子上麵有白色的絨毛,隨風飄散,像飄飛的棉絮,稱為柳絮。

c郊野:城市外麵的地方,泛指村鎮一帶地區。

d穿花: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庭:小小的庭院。

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a(二首選一)

明·紀昀

其二

濃似春雲淡似煙,參差b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c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題解】

這首詩描繪了富春江沿途山明水秀的動人景色。斜陽下,一隻篷船行駛在富春江中,兩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詩人。他不禁推開船篷,想使兩岸景色盡收眼底。富春江山水最鮮明的特點是一片青翠碧綠:兩岸山巒林木茂密,江中綠水漣漪,使作者感到這一片翠色正在緊緊地追隨著他,甚至似乎湧上了船頭。最後兩句詩清新而活潑,寫出了富春江山水的靈動美。

【注釋】

a富春:此處指富春江,是浙江錢塘江的一部分。嚴陵山:此處指富春山。同題二首,這是其二。

b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

c推篷:拉開船篷。

臨江仙·寒柳

清·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a。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b。湔裙夢斷c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題解】

這首詞既詠經受冰雪摧殘的寒柳,也詠一位遭到不幸的人。通篇句句寫柳,又句句寫人,物與人融為一體,委婉含蓄,意境幽遠,確是一首成功之作。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餘最愛《臨江仙》:‘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注釋】

a關:這裏是關切、關懷之意。

b最是:特別是。繁絲:指柳絲的繁茂。這兩句中的柳絲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c湔裙夢斷:意思是涉水相會的夢斷了。湔:濺灑。李商隱在《柳枝詞序》中說: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後將涉水濺裙來會。此詞詠柳,故用此典故。

臨江仙

清·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a,東風卷得均勻b。蜂團蝶陣c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d?

萬縷千絲e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f。韶華休笑本無根g:好風憑借力h,送我上青雲。

【題解】

這首詞是《紅樓夢》中薛寶釵所作。作者讓薛寶釵作歡愉之詞,來翻其所作情調纏綿悲戚的案,看上去隻是寫詩詞吟詠上互相爭勝,實際上這是作者借以刻畫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種藝術手段。“金玉良緣”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薛寶釵和賈寶玉在對待封建禮教、仕途經濟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賈寶玉忘懷死去的知己而傾心於她。所以,薛寶釵最終仍被賈寶玉所棄,詞中的“本無根”也就是這個意思。作者讓寶釵故作樂觀語,實際隱含著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