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這是一首樂府歌行,以老翁的口吻敘述農村世情的變化。老翁終生都在西村辛勤勞作,到老都沒有出過村。可是他的後代們卻沒有他昔日那麼老實,現在他的晚輩們常常拖欠田租,越來越不懼怕地主。傍晚時候從衙門回來,就坐在桑樹下議論官府。這些行為,對一輩子不出村的老翁來說是不可以想象的。詩人以隱晦的筆法,以農民們的變化揭示了當時統治階級對農民之嚴重壓迫,農民們日益不滿,隨時有爆發起義的可能。全詩的語言質樸平實,反映了潛在的重大社會問題,很有杜甫現實主義的遺韻。

【注釋】

a當戶:當家,成為一家之主主持家事。

b負租:拖欠田租。

田家

明·黃淳耀

田泥深處馬蹄奔,縣帖a如雷過廢村。

見說抽丁多不懼,年荒已自鬻b兒孫。

【題解】

這首詩描寫了田家人在官府征兵時的異常反應,表現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情懷。官府征兵的文書到達破舊的農村時,農民們竟然毫不畏懼,而是願意應征。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情況。自古以來,人們都懼怕戰爭,不願入伍,因為入伍意味著死亡。如白居易筆下有為了逃避入伍而自斷手臂的可憐形象。而此處廢村中的農民卻願意入伍。其原因在於他們的生活已經貧困到了極點,連兒孫都已經賣掉了,他們不入伍,留在村莊中也是餓死。因此,不如入伍,可能還有點飯吃。全詩的語言質樸無華,風格冷峻,讀來讓人覺得沉痛無比。

【注釋】

a縣帖:縣衙發布的文書。

b鬻(yù):賣。

步步嬌·泖上新居

明·施紹莘

水際幽居疑浮島,結構多精巧。垂楊隱畫橋,轉過彎兒,竹屋風花掃。門僻是誰敲?賣魚人帶雨提到。

【題解】

施紹莘常常以散曲描寫田園風光,他的田園散曲如同範成大、楊萬裏的田園詩,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風格豪放而兼清麗。《泖上新居》散套是其田園曲的代表之作,這裏選擇其中的一首。泖上是作者的隱居之地。作品描寫了他所居之地幽美的風光,敘述了他隱逸期間悠然自得的生活。作品的語言俚俗直白,給人清新、自然的閱讀感受。

江村(二首選一)

清·黃宗羲

其一

江水繞孤村,芳菲在何處?

春從啼鳥來,啼是春歸去。

【題解】

這首詩描寫江邊小村莊春天到來的景色。黃宗羲抓住鳥的啼叫來表現春天的到來和春天的離去,語言簡潔自然,如同口語,卻是天籟。

【名句】

春從啼鳥來,啼是春歸去。

田園雜詩(十七首選七)

清·錢澄之

素昔慕躬耕,所樂山澤居。

憂患驅我遠,常恐此誌虛。

十年一言歸,舊宅以焚如。

嗟我昆與弟,茅茨倚廢墟。

徘徊靡所棲,還結田中廬。

結廬雖不廣,床席容有餘。

床上何所有,一二古人書。

熒熒陂上麥,青青畦間蔬。

日入開我卷,日出把我鋤a。

仲春遘b時雨,既雨旋亦晴。

百草吐生意,眾鳥喧新聲。

紛紛群動出,各各有其營。

孰是形骸具,而懷安居情。

秉耒赴田皋,叱牛出柴荊。

耒耜非素習,用力多不精。

老農憫我拙,解軛為我耕。

教以駕馭法,使我牛肯行。

置酒謝老農,願言俟秋成。

今晨放大牛,水田調生犢。

稚子原上呼,有客訪茅屋。

田烏噪正喧,招手去何速。

念此為誰歟,有馬又有仆。

舍耕還入門,乃是平生熟。

田潦濕我衣,泥塗霑我足。

且為解襏襫c,易我揖讓服。

故人持不聽,訝我未免俗。

呼兒出草堂,敕廚炊脫粟。

我去送牛來,今夜留客宿。

鄰舍有老叟,念我終歲勞。

日中挈壺榼,餉我於南皋。

釋耒就草坐,斟出盡濁醪。

老叟自喜飲,三杯興亦豪。

縱談三國事,大罵孫與曹。

呂蒙猶切齒,恨不揮以刀。

惜哉諸葛亮,六出計猶高。

身殞功不就,言之氣鬱陶。

嗟此易代憤,叟勿太牢騷。

屋上春鳩鳴,田家穀始播。

時雨催我還,倚鍤簷前坐。

牧童去未歸,雨聲聽漸大。

時雨豈不嘉,所慮老牛餓。

自往喚牧童,牽牛入蘭臥。

我牛既以來,我鍤行須荷。

田疇及時治,況複雨初過。

亦知冒雨寒,為農焉敢惰。

春天不久晴,衣垢及時澣d。

身上何所著,敝襦及骭e短。

家人念我寒,一杯為斟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