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完了第五十回(一)(2 / 2)

……

廈門諸事如今雖已有了成例,操辦起來井井有條,但是,這一莊莊,一件件,都是要有人來做才是。張懋默如今是南居益幕府裏首席師爺,其他的人都要瞧他的臉色行事。不過,這位置高了,擔子自然也就重了。南居益可以聽歌舞,讀,張懋默便沒有這好命了。籌措錢糧,調度軍隊,事事都是要他操心。

但累歸累,一則銀子多了,一則,這運籌帷幄也是醉人。看著萬千大軍以及福建上下,都在自己的調度之下,或進或退,又看那手下巨萬的錢財,或出或入,張懋默著實是沉醉其間。

南居益雖有些不如意之處,但是對張懋默卻是相當不錯。就目前看來,南居益的官運,應該還有進步的餘地,所以張懋默也樂得多為他做事。那邊南居益抱著《金瓶梅》陶醉,張懋默這裏,卻連紅毛的善後事都已在著手籌劃了。

張際亨回來廈門修養,其實也沒有全然歇了。俞谘皋所需的錢糧,軍械及後援諸事,張際亨總要看看,所以,他憑著與張懋默的關係,張際亨近來時常出現在張懋默的麵前。

除此之外,張際亨還要操心的,就是澎湖的善後事宜。俞谘皋此來,並非打完就走的。在動兵之前,俞谘皋便對澎湖日後的防備,有了計較。朝廷之前失策,而這番紅毛卻築城固守,俞谘皋便想到,紅毛去後,官兵也需在澎湖築銃台,駐兵常守。如此,不但可以避免紅毛卷土重來,對倭賊也是震懾!

其實,如今倭國早已由德川家統一了三島①,德川家光又對外洋事務漠不關心,天下又哪裏來的倭賊?俞谘皋所謂的倭賊,其實是李旦之流。雖然李旦這些人,正經八百都是華夏龍種,除了隊伍裏有零星幾個倭奴做馬仔的,也隻有李家居在平戶,與“倭”字沾邊。奈何自洪武朝開始,但凡提起東南海患,便以“倭”說事。如此這般,二百年積習下來,似無人願意深究其中的真偽。當年五峰船主王直,被稱為“倭”,如今的李旦之流,仍被稱為“倭”,實在也是辯無可辨。

張懋默對海事所知頗深,他自然知道,俞谘皋所說在澎湖修築銃台十分必要。這番為了應付紅毛,朝廷在福建準備了錢糧三十七萬有奇,如今隻花了三成少多,這修銃台的銀子,倒是足夠了。今,福建,南居益以及他張懋默,三者呼吸相關,既然張懋默自己的好處就在福建與南居益的身上,衙門裏又拿得出這筆銀子,他又何苦吝嗇。此事經張際亨一提,兩人再如此這般勾當一番,張懋默便將事情定了下來。

“先生!老爺請您過去。”

張懋默和張際亨正在談話,卻被門子打斷了,張懋默向張際亨抱歉拱手,道:“不巧,失陪了!”

“好!張兄且忙,我也回去,便寫書子。你我過幾日再敘。”

“慢走,不送!”

──────────────

①倭國本土有本州,九州,四國及北海道四大島。然,德川幕府統一之初,北海道之一地,除南部一隅外,大部皆不在幕府治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