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變天第二十八回(一)(1 / 2)

大明的軍漢,雖多是粗鄙無文,然,其身在大明,多見爾虞我詐之事,若論起勾心鬥角,這些粗漢們也是頗有些主意的。李一官能短短年餘之間,便從一個小小的水手做到如今這個位置,徐一鳴當然不會當他是蠢物。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俞谘皋取張嘉策而代之,這是大勢所趨。李一官本為浯嶼水寨一水手,是劉英半路從拉來的。他既非張嘉策的死黨心服,手下又有些能耐,是以徐一鳴自認拉攏李一官不成問題。故,李一官裝傻,徐一鳴隻當他是討價還價的把戲罷了。卻不料,徐一鳴話一出口,李一官不但拒絕,甚至幹脆就要送客了。

徐一鳴是查了李一官底細,但他僅知李一官是被蔡應世拉來的水手,後來,他憑借戰功,以及及時投靠張嘉策,爬到了今天的位置。李一官練兵勤快,看他敢駕船衝入紅毛近前放火,也算勇氣可嘉。但是,徐一鳴自道,若非他靠上了張嘉策這棵大樹,又借著劉英擴充實力的機會上位,他絕難走到今天。徐一鳴本道,李一官既能果斷投靠張嘉策,他便毫不懷疑李一官也能倒向俞谘皋。

隻可惜,徐一鳴畢竟不知道李一官真正的底細。李一官是要繼承李旦衣缽之人,豈會被徐一鳴三兩句話便掌握了?盡管李一官確實是抱著鑽營的心思,但是徐一鳴卻忽略了一處緊要。李一官投靠張嘉策,是利己不損人,這與投靠俞谘皋截然不同。

當初,李一官投靠張嘉策,是尋了個好出路。但是,當時李一官僅是個不起眼的水手,他是去是留,既不會引起王夢熊或者袁進的在意,他投效張嘉策之後,也不會對王夢熊或者袁進有何危害。而現在,李一官是劉英手下要員,他的去留,本身便有不同。俞谘皋如今擺明了要拿張嘉策開刀,這樣拉攏李一官,無非是要用他做一把殺人的刀子。

李一官背著家族的前程,投靠誰本無定數。奈何這背信棄義之事,他卻是千萬不能做的。李一官的心中,功名利祿自然回避不得,可是,一個“義”字,也是自有分量的。張嘉策固然膿包,但是對他李一官還算不錯。李一官若反噬一口,直接便會砸了自己的招牌。若然如此,李一官所有的宏圖大業,都不必想了。

李一官目標遠大,他這般苦苦掙紮,為的是有朝一日馳騁海上,做個比五峰船主更有權勢的海上王。水師這池子本也是他的一塊跳板,他怎會因小失大,壞了自己的前程?再說,即使李一官真個在水師混跡,他也決不會做背信棄義之人,難道,他對張嘉策落井下石後,還能奢望得到俞谘皋的重用不成?

在李一官這裏,徐一鳴的如意算盤必定落了個一廂情願。但是徐一鳴卻還有些想不明白,他頗有些不甘心地想要再說什麼,但李一官再也沒有給他機會。隻聽李一官道:“張爺待我不薄,請!”

李一官的話音落下,外麵林福便已經適時地打開了艙門。徐一鳴不好再說什麼,他向李一官拱一拱手,便告辭去了。